吸尿救人医生:高空有急智,人间秀恩爱
有张红这样的医生,是广州的福气。
万米高空,因病无法排尿的老人随时可能膀胱爆裂,危及生命。情急之下,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医生张红口含导管,吸了37分钟,吸出了老人膀胱中约800毫升的尿液,老人最终转危为安。这段吸尿救人的视频被上传至网络后,网友争相转发,中外多家媒体跟进报道。“吸尿救人医生”张红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老张红了。
采访那天,跟着他在医院里走了一圈,一路上尽是各种打招呼的人,有医生,有患者,还有来医院开展检查、学习交流的人……拉着他就握手,并且自豪地向旁边的人介绍:“这个是张红啊,就是在飞机上吸尿救人的那位英雄!”
此时,老张总是双手作揖,不好意思地说:“过奖了过奖了。”太太则是在旁边一脸笑容,瞧着老张的眼神都是喜悦的。
此番场景,不禁让人想起日前张红讲到“吸尿救人”对他的影响时提到的:“太太不亲我了!”对比之下,方觉得那不过是笑谈。
“要问吸尿救人这件事对我的生活有没有影响,还真有,那就是我更注意形象了!”张红告诉记者。
“以前不太注意形象,随便穿,反正每天一到医院就得套上白大褂。现在不行啦,每天出门太太都要认真帮我打理,因为不管是在路上,还是各种会议、聚会上,大家动不动就拉着我拍照,那必须得注意形象啊!”
还有,病人也更多了,大家都来找这位医者仁心的“大帅”,即便不是他亲自做手术,能给个意见也让人安心。
“患友非常多,对我都非常好,都来帮衬我。”张红感激地说。但随之而来的是,张红回家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他跟同事待在一起的时间比跟我多得多。”太太说。
问起张红夫妇今年春节打算在哪儿过?“那必须是广州啊,做医生30年,只有一年不在广州。要值班啊,不敢走太远,即便是春节,也得天天回科室查房。”
“我跟他结婚快30年了,春节他只跟我回去过一次梅州。出去玩就更甭想了,总计划着几家人春节一起出去走走,但没有一次实现过。”
“我是很有意见的。”太太说。
“注意素质。”那边,老张赶紧说。
太太笑了:“有意见也没用,心疼还来不及。他每天早上8点准时到医院,晚上什么时候回来就不知道了,就是回来了也随时可能被叫回去。”“病人不会请假,所以医生也不能请假。”老张认真地说。
要拍夫妻两人的合照,“段子张”再次上线:“你还不赶紧往我怀里扑过来?”“有外人呢,你能不能正经点?”太太红了脸。“他就是这样,没皮没脸的,在家就是想发火,都发不起来,他总是有各种话让你熄火。”在场的记者猝不及防地吃了一把狗粮。
这就是医生老张。平凡憨厚,默默无闻,但关键时刻,身边有他就能救你一命。有这样的人在,就是广州人的平安之福。
爱广州
生活,在宵夜的烟火里,
在花市的热闹里
“你在北方的寒夜里大雪纷飞,我在南方的艳阳里四季如春”。作为一个在广州生活了40年的“新广州人”,张红直感慨:“广州的气候实在太好了!”
1979年,15岁的张红跟着父母来到暨南大学,“刚到广州时不会讲粤语,但从没觉得有什么不便,广州人的宽容、随和让人如沐春风,像这里的天气一样。”
这是温暖的广州。
那会儿过年总要跟着父母去逛花市,“花市很简陋,就是一个简易的大棚,花的种类也不多,但母亲很喜欢花,每次都要买一大束花,回家插瓶,满屋都是春色。”
盛开的鲜花消弭了一年的辛劳,也丰富了新年的希望。对广州人来说,花市里的年味总在记忆中历久弥香。
提起花市,“印象最深的是儿子2岁时。”太太黄东红说。后来张家添丁添口,张红夫妻俩带着父母儿子一起去逛花市,那是唯一一次一家五口整整齐齐去逛花市,儿子骑在老张的脖子上,笑得那么开心,到现在23年过去了,那个场景还在黄东红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如今花市的规模和品种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是年年都去逛花市,就是全家人再难凑到一起
- 标签: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