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街道公园路社区:挖掘打造睦邻文化 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
12月18日,由龙泉街道公园路社区主办,一场以弘扬睦邻文化,凝聚社区志愿者向心力为宗旨的“你好·邻居”首届邻里节暨社区睦邻品牌发布会活动成功举行。发布会上,龙泉驿区文明办为社区8支志愿者队伍授旗,同时宣布,2020年每月10日为“红星服务日”,让社区志愿者们有组织、有依靠、有干劲,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各项活动,真正发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精神,建立志愿者服务新常态。
社区邻里节
增强居民凝聚力
近年来,公园路社区不仅志愿者人数倍增,“志愿者群体”更是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示范引领,不断用行动诠释“党建强引领 睦邻促融合”的精神内涵,形成“人人都是志愿者,处处都是志愿红”的浓厚氛围。为深入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总结提炼社区经验。
记者了解到,此次举行的“社区邻里节”系列活动,围绕“睦邻歌”“睦邻乐”“睦邻颂”“睦邻情”“睦邻聚”“睦邻暖”“睦邻转转圈”七个方面活动内容,通过志愿者引领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使社区居民加深彼此印象,促进社区居民树立相互关怀、互助友爱的文明新风尚,加深邻里情感,建立和谐、和睦社区,进而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活动现场,由志愿者开展的社区跳蚤市场、社区趣味运动会、社区公益“绿跑”、社区组织歌舞联欢、社区朗诵比赛等10余项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加,同时设置了糖画、糖葫芦、爆米花、麻圆等摊位,供居民免费品鉴美食。党员志愿者队伍还在活动区开展补鞋、织补、小家电维修、磨刀等便民服务,极大地调动了居民参与积极性,营造出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浓烈活动氛围。
党建引领社区文化品牌建设
打造“睦邻”系列服务
本次邻里节活动是成都龙泉街道公园路社区长期致力于社区睦邻文化打造的一个缩影。“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形成推动社区文化品牌建设有力抓手,是新时代的要求。”公园路社区书记李洪梅介绍,公园路社区党委于2017年与辖区各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成立了党建联盟,并通过“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机制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社区通过党建引领,把握正确方向;通过居委协调,运用社区资源,提供软硬件支持。通过一场场由居民主导的自治活动,一次次居民对社区事务的民主协商决策,培养居民的主人翁意识。社区党委还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媒体推送等方式,拓宽民意收集渠道,全面摸清小区居民情况,鼓励有技能、有特长、有兴趣爱好的能人站出来、聚起来、动起来,有效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提升他们的参与度。
为加快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切实提升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水平,社区党委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不断深化统筹联盟单位人、财、物等资源,有效协调、落实结对项目10余个,以“睦邻社区”为目标,向广大群众提供“睦邻课堂”“睦邻悦堂”“睦邻学堂”“睦邻食堂”等“睦邻”品牌系列服务,达到了资源共享、需求共担、思想共谋、环境共治的目的,使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更有品质、更有温度。
特色“睦邻”品牌简介
睦邻课堂
社区体内“微循环”
社区党委为落实“三送三访三促”大走访活动中收集的群众意见建议,针对集中反映的开设适龄儿童公益类课程进行需求摸底,整合辖区多家教育机构资源,创办了“睦邻课堂”。目前,结合5-12岁不同儿童的需求,开设有乐高、英语、画画、书法等18门公益课程,授课已达2000课时。社区党委以“睦邻课堂”的实施切入,将参加公益课堂的儿童家长也调动起来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参与到小区“微更新”等公益服务项目中,并把“睦邻课堂”的部分收益赠予社区“微基金”,用于开展社区公益事业。“睦邻课堂”的开设,孩子们收获了知识、受到了教育;家长们增强了社会责任意识,于细微之处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也壮大了“微基金”,为开展更多的公益事业提供了资金保障。
睦邻悦堂
“妈妈帮”的共享共治
社区党委把多才多艺的小区年轻妈妈组织起来,成立了“睦邻悦堂”。通过“睦邻悦堂”这个交流平台,让年轻妈妈们有了“组织”,找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目前,组织成立有“妈妈帮”团队,年轻妈妈们发挥自己的特长,进行了长钢小区和锦上城空间设计架空层改造、设计了“妈妈帮”LOGO等,为社区共享共治增加了新的元素,注入了新鲜活力。
睦邻食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社区为解决辖区60岁以上老人就餐难的问题,成立了“睦邻食堂”,注重老人饭菜的荤素搭配、健康营养。食堂每餐饭定价为12元-16元,60周岁以上的老人均可享受到每餐4元的补贴。同时“睦邻食堂”推出“8号爱心免费餐”,每月8号社区志愿者会为辖区空巢老人、困难家庭提供免费的送餐服务,为辖区老人营造了安稳舒适的晚年生活,使他们得到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本报记者 杜文婷
- 标签: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