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产融合作试点成效突出获肯定
近三年来,成都累计开展对接活动超过400场,参与对接企业超过万家,实际融资金额超过2200亿元。
处在投资建设期的中小企业贷款难,怎么办?不缺资本但却难找到最合适的项目,怎么办?近年来,不少在蓉企业和投资机构负责人欣喜地发现,不少类似的问题都得以解决或得到解答。记者昨日从市经信局获悉,日前在京召开的全国产融合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通报表扬了成都市“科票通”的创新实践,以及成都在全国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成效评估测评中的突出表现。
“我市于2016年12月入选全国37个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之一。三年来我们积极推进主动作为,持续强化金融产业的支撑作用,营造产业与金融良性互动、互利共赢的生态环境,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近三年来,我市累计开展对接活动超过400场,参与对接企业超过万家,实际融资金额超过2200亿元。
成都为何在全国37个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中表现突出?“开展产融合作试点,对政府来说,可以强化政策引导作用,通过整合资源,引导产业资源与金融资源高效对接。”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成都已先后出台了超过20项政策、措施和意见,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同时,成都还设立了财政资金蓄水池,为中小微企业、科技型企业增信,补偿金融机构向白名单内企业贷款后发生的损失;设立政府引导基金,为产业招引配套多样化资本运作环境及产业政策支持,为本地优质企业培育发展嫁接外部领先技术及资源供给等。
开展产融合作对金融机构而言,能够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制定针对性强的差别化信贷政策和融资政策,实现对企业的精准支持。根据中基协备案数据,截至2019年9月,我市成立基金管理机构370家,基金655只,基金规模超过1300亿元。
对企业来说,可以将融资需求通过信息共享渠道及时传递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获得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相关政策性信贷产品服务累计为7500余家企业提供债权融资超507亿元,为32000余家企业提供投融资增值服务, 助推80余家企业改制上市。截至今年9月,我市已有境内上市企业79家,募集资金1836.01亿元,新三板挂牌企业201家,区域股权市场挂牌企业2014家,境外上市企业24家,企业债券融资合计496.8亿元,优质主体企业债券核准规模居全国前列、西部第一。
本报记者 程怡欣
- 标签: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