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三大国际地区设计周 成都创意设计周“朋友圈”再扩容
在成都创意设计周,发现世界的想象力。
11月8日,第六届成都创意设计周在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今年,这场成都本土创意设计盛会的朋友圈又扩大了。不但加入世界设计周联盟,还与柏林设计周、赫尔辛基设计周、香港设计总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通过打造成都创意设计与国际交流的平台,拓展强化国际文创交流合作的链条。
创意是城市发展的必备因素,我们在成都,看见了太多这样的可能性。”世界设计周联盟主席、芬兰赫尔辛基设计周创始人、总监科里·科可曼说。
牵手三大国际地区设计周
牵手柏林设计周、赫尔辛基设计周、香港设计总会,对成都创意设计周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将有机带动文创和工业创新设计在成都的产业升级,提升‘成都创造’的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据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几大创意周的合作内容将涵盖加强城市在创意设计领域的交流;推动在产业、园区、人才等各方面的相互合作;建立非政府组织层面的创意、创新平台;为市内优秀设计人才提供交流互动机会,为创意设计领域的项目合作搭建平台等。
在科里·科可曼看来,未来,将更多探索两座城市之间的合作可能性,例如成立中芬创新中心的落地项目,以及将四川优秀本土文创产品推向国际化。
另一方面,兼任世界设计周联盟主席的他表示,成都加入联盟后,将和其他会员更紧密连接,“我们鼓励举办峰会或者论坛,构建起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以此来看本地成果能否应对世界挑战,大家也都能够从中获益。”
科里·科可曼看好成都的创意设计产业发展,能够满足加入世界设计周联盟的要求,本身就是对成都创意设计周实力的肯定。同时,这个具有极大包容性的联盟,也希望能把世界各地的活动囊括其中,成为全球交流的平台。
深耕设计产业的社会价值
事实上,放眼全国,整个中国设计产业正飞速发展。对此,iF总裁拉尔夫·维格曼连连表达自己的惊叹。不约而同地,拉尔夫·维格曼和科里·科可曼均谈到,从本土文化中找到平衡,既保留传统的特色,又走向国际,这是中国设计师的一大特点。
“没有本土文化就没有创意设计,设计师的灵感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成长环境和文化特性,这是要保持的。”在科里·科可曼看来,中国的设计师做到了没有盲目模仿欧洲,且在全球都很受欢迎。
另一方面,柏林设计周联合创始人兼概念经理与项目经理亚里士德拉·克莱特关注到设计产业的社会价值。“一个设计能够经历市场的考验,服务于现实,这些都是判断标准和流程。”她谈到了柏林这个有着蓬勃文创产业的城市,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最主要的经验就是在面对新兴挑战时的开放态度,“城市给了年轻人更多机会和空间,为他们设立了各种项目,帮助他们的成长。”
此次,亚里士德拉·克莱特关注到柏林创意设计周和成都创意设计周的交流空间。尽管是第一次到成都,但她坦言,感受到了这座城市在设计和展览行业的巨大空间,并希望未来双方可以互派人才交流。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杜江茜 杨金祝 柴枫桔
- 标签: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