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表情包网站为什么要办一场 18 秒的电影节?
Giphy,人称「表情包界的 Google」,最近打起了电影的主意。它发起了 Giphy Film Fest,一个针对时长不能超过 18 秒的微电影(microfilm)举办的电影节。
如果以为随便截个 GIF 就能参加并胜出比赛,那就太小看 Giphy 的野心了。
据官网介绍,本次参赛的所有作品的内容都必须为原创。如果是带背景乐的,也必须为原创音乐或获授权使用。竞赛一共设置了 5 个竞赛单元,它们分别是:叙事(Narrative)、静态动画(Stop-Motion)、动画(Animated)、实验性作品(Experimental)和其它(Wild Card / Other)类别。
此外,Giphy 还邀请了纽约现代美术馆首席电影策展人 Rajendra Roy、Spotify 全球创意总监 Alex Bodman 等专业人员组成评审团,选出能将一万美元头抱回家的作品。
《Variety》认为,Giphy 显然是想通过这个「专业级」比赛推广「GIF 可作为一种新型叙事媒介」这一概念。但问题是,这种极短的内容,真的能承载起叙事重任吗?
而当 GIF 流行起来后,以原有影视作品为基础的 GIF 也成为其中一种最受欢迎的内容(与此同时,这些内容也惹来了不少关于版权的争议)。
在 18 秒或 6 秒内,你可以完整地呈现一部恐怖片、浪漫喜剧,又或是情景剧。最初的电影都是微电影,它们甚至连声音都没有。
Giphy 发言人 Tifny Vazquez 在接受 Quartz 采访时说道。此外,他还指出,近年来其中一款最火的互联网产品是几年前的 Vine,一款让用户分享只有六秒长视频的软件。
这款诞生于 2012 年,在正式推出前就被 Twitter 以 3000 万美元收购了的产品,随后成为国民级娱乐应用。不过,因为一直没能盈利,在诞生四年后被关闭了。
如果一般人都能在 6 秒内讲好一个故事,娱乐大众,那专业电影人没理由不能在同样的时间内打造吸引人、具有娱乐性,或是具有深度的艺术作品。
Vazquez 说道。在他看来,这样短的内容形式,还能为没时间或经费制作长电影的创作者带来新的机会,而且,如今已经有很多人在实验这种媒介的叙事潜力。
布鲁克林设计师 Kyle Sauer 就推出了一个「gif 漫画书」,名为《Grandma BB》,描绘了一位「耿直又可爱」的老奶奶在纽约市的冒险之旅。
而开普敦的插画师 Kobie Nieuwoudt 则喜欢用 GIF 讲述更「戳心」的故事。譬如,当主人在失去宠物后的心伤;又或者,女孩在和喜欢的人聊天时经历的心理。
当我们聊起 GIF,都会觉得这是一样近几年来才兴起的玩意。然而,GIF 今年其实已经 31 岁了。
1987 年,程序员 Steve Wilhite完成了第一版 GIF 规范,这可比 Tim Berners-Lee 公布万维网计划还早了两年。那时候,Wilhite 的目标是想做一种体积小、抢眼并在各系统通用的图形格式。GIF 随后成为了众多网站喜欢使用的元素。
后来,随着 Flash、H5 等「更精致」图形形式的普及,GIF 就慢慢退出了舞台。
在 2012 年左右,GIF 重新进入了流行文化主流。那一年,《词典》将「GIF」评为了「年度词语」。自那时候开始,它好像就没离开过我们了。
我们正处于一个被内容淹没的时代。将东西做成短形式,然后再吸收它们,这就是我们现在生活的方式。
Vazquez 说道。而且,Giphy 也不是唯一一家相信几秒视频就能创造魔法的公司。Google 在 2016 年也推出了全新广告形式「Bumper Ad」,每条时长仅为 6 秒。
但对于 Giphy 来说,这次电影节,除了要树立公司在原创超短内容上的权威性外,还有一个重要信息:GIF 可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我们是在这个领域里不容忽视的内容生产者和分发者。
我们考虑收入不是数以百万或者亿(美元)计,而是几十亿计。如何才能达到创造数十亿美元收入的地步?这个东西必须是性的。
Giphy CEO Alex Chung 在一次采访中说道。在他看来,Giphy 很特别,在 Giphy 上的商业广告看来并不像广告,这是它和其它平台最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