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影视资讯  电影

《再见语言》:老顽童的3D游戏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2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网易娱乐5月22日报道(钰清/文)2014年的戛纳,戈达尔最终还是没有来。尽管在4月份的新闻发布会上,戛纳组委会主席带着兴奋神情告诉媒体,戈达尔承诺出席。但这个电影老顽童最后还是食言了。

  从早期新浪潮的电影直到今日,这个法国电影顽童都在不断探索“电影”定义的边缘与极限何在。电影语言在他的手里没有范式和定形,把玩起来潇洒不羁,带着法国人专有的怀疑批判精神与对符号意义的一丝不苟。戈达尔的电影不只是电影,而是一种宽广的艺术形式,它与诗歌、散文、戏剧相融合,他用电影来写诗,用电影写杂文,用电影诉说历史。戈达尔的目光从未因年纪的衰老而钝化,始终保持着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力。他应该从来不在乎别人是否看得懂他的电影,因为与观众的口碑相比,他的电影游戏本身才是最有价值的存在。而人类社会的讽刺性便在于,就是这样一位无所顾忌、专注做自己的导演,最后才赢得了所有人的注目与尊敬。

  在笔者看来,《再见语言》是一部从头到尾只为说“不”的电影。或者,是一部“什么都不是”的电影。作为法国人的戈达尔,倒是把法兰西民族热衷于“否定思维”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戈达尔的电影生命力在于,他从来不会落后于时代,也不会陷入一般法国人柔弱的怀旧情绪。他从新浪潮的巅峰走来,只带上那时候的精神,没有眷恋地把光芒抛在了身后。或许他从来不在乎“光芒”。从这一点上,大师始终是值得景仰的。

  戈达尔并不是第一次在电影里玩弄3D。在上一部《3X3D》里,他像孩子一样把玩着新时代的电影带给他的乐趣;而在《再见语言》中,他终于露出了“戈达尔”的本色,他要用3D解构与否认3D。事实上,他否认了一切:口头语言,文字语言,电影语言,情绪语言,所有的所指与能指。他让电影变成了一团混沌,而混沌才是万物最本真与初始的样子。电影中,他认真而毫无顾忌地让3D与2D相互混杂,让对白肆无忌惮地前言不搭后语,让观众看见粗糙的风景与粗糙的视觉:有人怀疑是不是3D眼镜有问题,有人绞尽脑汁地思考这些表达背后的含义。然而,他只是在电影中仿佛宣誓般地说道:“我在那儿只为了说‘不’,以及死亡。”这话听来让人感伤。

  如果你用看好莱坞电影的态度去看戈达尔,你只能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但戈达尔已经不再通过电影本身来表达什么,他的表达是“制作电影”的行为本身。如果掌声要献给《再见语言》,不如直接献给戈达尔拍摄了《再见语言》这件事情。大师玩儿的不再是电影,是行为艺术。如果带着学究式的状态去琢磨影片中援引片段的来源,或者煞有介事地讨论不同符号蕴含的深意,大概都会陷入戈达尔不怀好意的技术陷阱。但若带着东方人的禅意思考,戈达尔的这部新作却是完美匹配了他的年纪与人生经历。

  大师不过用3D技术在迟暮之年玩了一场游戏。这场游戏意在否定游戏的规则和游戏本身,并且告诉那些对游戏一无所知却装模作样的人们:游戏其实毫无价值,它不过是“游戏”而已。那么何必分析,何必评论?1小时10分钟的电影结束后,卢米埃尔两千人大厅响起了长时间雷鸣般的掌声,身边的法国人交头接耳慨叹着电影中“狗”的符号意义。但对待顽童戈达尔何须如此严肃,看完了电影,什么都别去较真,好好继续过自己的生活吧,电影不过是电影而已。别上了戈达尔的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