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宿舍 我们各自孤独 却互不连接
就读于某师范大学的大一男生左毅,在入学两个月后的一天下午钻进了学校的竹林里,开始对着一棵竹子诉说最近的一些烦心事。在进去的那一刻,他觉得自己非常傻,居然和没有生命的东西讲话。但是进竹林已经被别人看到了,立刻退出去太丢人,他决定待一段时间再离开。左毅说:“我太孤独了,但又不知道如何与他人连接,只能和竹子说话。”
中文系的大二女生郭玉婷,察觉到宿舍里一直存在着某种微妙的空气。6个女生彼此之间客客气气,互相叫着“亲爱的”,聊着每天食堂的饭菜,吐槽老师留的奇葩作业,但自己真要遇上什么事,却总是憋在心里。郭玉婷觉得,6个人就像一座座孤岛,各有各的孤独,却被某种水流阻断了连接。
孤独,已逐渐变成众多大学生的日常心理状态。作为群居动物,人在感受到孤独时,往往会本能地寻求外界的连接,企图摆脱自己所在的孤独宇宙。但总有一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拒绝与身边人连接,尤其是和自己距离最近的室友。孤独正在成为个人专享,在同一空间下,我们各自孤独,却互不连接。
“三观不合型孤独”:我只想复制一个自己,去和自己做朋友
就读于传播学专业的大一女生徐芸刚入学便遇到了传说中“不经历就不算读过大学”的难题之一——室友关系。宿舍4个人彼此性格不同,徐芸性格外向甚至有些“话痨”,其他室友则内向安静,每当徐芸企图挑起某个有趣的话题时,室友们很少能搭腔,她便只能尴尬地闭嘴。徐芸是个饭圈女孩,有时候想跟室友聊聊偶像,可室友们对追星嗤之以鼻,言语间总是透出某种“恨铁不成钢”的态度,“我不傻,能察觉到她们不认同。”
渐渐地,徐芸慢慢脱离了宿舍的小团体,习惯了一个人去食堂吃饭、一个人上课、一个人兼职赚钱去看爱豆的演唱会,偶尔和同班女生出去逛街。“当我走在校园里,看着周围三三两两的人,那种被孤独淹没的感觉简直要让我窒息。”徐芸发现,遇到一个知心朋友真的很难。世界观、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因素都会将“灵魂知己”变成一个极小概率发生的事件,无人陪伴的孤独感如影随形。
在互联网公司工作一年的周蓓回忆起大学生活,发现孤单只影、独自来去的情形在校园里尤其普遍。“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课表、不一样的时间安排、不一样的兴趣和未来规划,几乎没有什么事情是能一直和别人一起做的。大学,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没有一个人会总是能去想到你”。
周蓓说,自己曾经有一个这样的设想:“我想copy一个跟我完全一模一样的人做朋友。这样的话,我们所做的事情,对彼此来说是一个特别合适的状态。我不用去思考,也不用去尝试就找到一个最舒服、最好的方式去跟他接触,不用去尝试改变他,他也不用改变我,我们就能心灵相通。”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健康辅导员黄利老师认为,这一类孤独感更多是源于高要求和不迁就,“这类人只有在找到非常契合自己、什么事情都很聊得来的同伴时才愿意敞开自己”。但实际上,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粒沙,人与人之间再亲密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心灵相通。学会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适当放宽自己的标准,才是产生连接和减少孤独感的关键。
“距离过近型孤独”:过近的距离带来连接的沟壑
在大学宿舍里,由于空间较小,长时间近距离的接触往往容易引发更多矛盾,当矛盾得不到妥善解决时,各种问题便随之产生,孤独却不连接便是其中一种。
西南大学大四学生熊子琪发现,自己在大三才在宿舍里感受到孤独。熊子琪的宿舍一共6个人,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刚入学时大家相处得都很愉快,但在后来的交往中,熊子琪的心态渐渐不一样了。转折点在去年的11月,由于实习的缘故,舍友们睡觉的时间越来越晚,注意养生的熊子琪不得不一起实践着不规律的作息。晚上被迫晚睡,白天的效率便越来越差。熊子琪和室友沟通过这个问题,但没有什么根本改变,也只能相互妥协。
“我觉得这样和我想要的生活相差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焦虑。我突然开始怀念起以前的生活,想念家人,想念我的家乡,情绪越来越低落,偷偷掉眼泪。”
因为不想让他人发现自己处于情绪低迷状态,熊子琪依旧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与室友谈笑风生,把情绪压在心里,“在这段时间里,孤独感占据了我的心。身边没有可以坦诚交心的人,让我觉得特别痛苦。”
英语系的杜月则表示,宁肯孤独,也不愿意和宿舍其他同学“连接”,是由于过于熟悉,彼此把各自的缺点都放大了,而双方都不肯妥协,关系闹僵,自然心理沟通更少。
杜月和其他专业的3位同学同住,混合寝室总是有更多的矛盾,比如作息,比如值日倒垃圾的时间。“上铺同学因为个子高,身材丰满,每次起床、睡觉,总会把下铺的我惊醒。我曾耐心地和同学沟通这个问题,但她理直气壮地表示,自己就是没办法避免震动,甚至有点责怪我说她体型大。我不愿把关系闹僵,只能忍着,但自然也不会和她有更深入交流”。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健康辅导员黄利老师分析,宿舍是一个很小的空间,需要配合和彼此磨合的部分比较多,“这种情况下比较容易起冲突,就觉得自己不太想和舍友交流过多,原本的连接也会因为忍耐度和宽容度的降低而减少。”黄利老师认为,当前90后00后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我”的意见很重要。
“老一辈没有那么强烈的自我意识,集体意识更强烈,很多时候会放下自我的那一部分,更愿意去协同他人。太强调自我和自身边界的人,会觉得自己不能受侵犯,需要自己说了算。”因此,人们更倾向于避免因生活中琐碎发生冲突,只在共同关注和感兴趣的领域产生连接,否则,宿舍的人就会在第一时间被排除于沟通的名单之中。
“被动型孤独”:别人不连接我,我就不主动连接别人
还有一类人,明明感到孤独并渴望连接,却由于自身的被动型,无法主动迈出沟通的那一步,而不得不沉浸于寂寞的深潭中。
会计专业的张超承认,自己就是这种人。“如果别人打开话题,我很能顺着他聊;但如果对方不打开话题,那么就只有无尽的沉默蔓延在我俩之间。”在之前和舍友相处的经历中,张超发现,当他打开话题时,舍友的回应一点都不热情,只是在敷衍地回应,这种频频受挫的经历让他越发觉得自己不重要,也不配打开话题。
心理学家Parmar曾指出,自我意识高的人,常常在人际关系中产生羞耻和尴尬的感受。“主动”带来的不确定和不安全感,会让他们时刻处于煎熬之中——“是我说错了什么话吗?”“我现在看起来一定很蠢”“人家根本不想理我吧”“我为什么要主动丢脸”,因此,他们在人前更不容易放开,显得拘谨而被动,不愿意连接。
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专业的陈宜琳也有类似的感受。内向的她对自己很不自信,当遇到什么麻烦时,总是习惯默默地憋在心里, “如果说给室友们听,她们一定觉得我很矫情,遇到这么小的事都解决不了。”但时间长了,陈宜琳越来越感到孤独和无力。
人是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能融入某个集体,从而获得归属感的满足,与此同时,每个人在进行社交的过程中,也会担心自己不被接纳,这是一种本能反应。常常感到孤独的人,由于经常处于自我意识偏高的状态,这会加剧他们的社交焦虑,主动回避社交。
当然,还存在对孤独感甘之如饴的人,连接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是必须的。孤独对于这部分人而言是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宿舍里每个人都会需要一定的独立空间,适当的连接和孤独感,或许正是安放自我的方式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健康辅导员黄利老师说:“人本性中就有联系别人的渴望,但人又是生而孤独的。当人们意识到自己孤独时,在渴望和别人连接的同时,也会逐渐接纳,我们可以孤独。”或许,未来的年轻人会有更多元的外界联系,更强的自我意识,也会有更强的承受孤独的能力。如何平衡连接和孤独之间的关系,则要看个人的选择。(余冰玥)
- 标签: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