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影视资讯  电视

阿来新作《云中记》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8-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阿来作品《云中记》

  四川新闻网成都8月16日讯(记者 陈淋 摄影报道)这是一个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消失的藏族村落。它有一个诗意的名字——云中村。震后,在政府的帮助下,云中村整体搬迁到了一处平原。村中的祭师阿巴内心却难以安宁,他总是怀念着那些死去的人,于是他返回村落,用自己的方式焚香起舞,安抚亡灵……

  这是作家阿来酝酿了10年完成的地震题材长篇小说《云中记》。8月16日下午,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和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阿来《云中记》作品研讨会在四川省社科院举行。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侯志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向宝云,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明泉,作家罗伟章、蒋蓝、卢一萍,评论家苏宁、陈思广、艾莲、白浩等专家学者围绕阿来新作《云中记》展开深入讨论。

  《云中记》是阿来藏区乡村三部曲中最写实的一部,十年沉淀,一朝终成文字。谈及这部新作,四川省作协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说,他写得慎重,写得虔诚,这是一部并没有刻意准备素材,却又酝酿积累了十年的小说。“我要用颂诗的方式来书写一个殒灭的故事,我要让这些文字放射出人性温暖的光芒。”阿来说到,《云中记》的构思从汶川地震发生后就开始,但直到汶川地震十周年那一天,他再也无法抵挡内心的呼唤,生平第一次放下手头正在写作的小说,开始创作这一部《云中记》。据悉,阿来每天固定写三四千字,只用了5个月就把《云中记》写完了。他通过这部作品集中塑造了苯教非遗传人阿巴这一人物形象。“如果我们要书写灾难,书写死亡,人一旦死亡了,我们总有种宗教性的执念,死亡对死亡的人本身没有意义,死亡应该对幸存的人有种洗礼性的东西,不光是悲痛,我们将悲痛交给时间去遗忘。这个就是我们对死亡的理解。”阿来说道。

阿来《云中记》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上,作家、评论家们从思想价值到艺术特色等多个方面发表了对作品的独到见解。评论家苏宁表示,《云中记》是阿来藏区乡村三部曲,即《尘埃落定》《机村记事》《云中记》几部长篇中最少民间故事、传奇,写得最实的一部。但读时仍能感受到荡击心底的那么一种力,一种气。这是一种神性,拯救苍生的神性力量。对小说神秘性的体会同样触动了评论家李立,他从云中村的创作中,感受到作者阿来是在带领读者发现神秘,探寻未知。他认为阿来把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无闭合的结合起来,这是作者神秘性的关键。学者陈思广认为,阿来的长篇力作《云中记》是一部放射出人性温暖的光芒的颂歌,一部以生命、人性与神祗的名义尊重并敬畏生命与魂灵的人性史诗,小说所塑造的主人公祭师阿巴,是当代小说创作中独一无二的人物塑造,令人过目难忘,堪称典型。

  几位作家也从自己的角度表达了对《云中记》的看法。罗伟章认为,在阅读感受上,《云中记》与《尘埃落定》形成遥远而美妙的呼应。小说的辽阔和深刻性在于,它借一场万众关切的地震,书写世道沧桑和文明演进。尽管这是一部立足灾难的小说,全篇却低徊着生命的诗意。它把一个关于灾难的故事,写成一部生命的颂词,是非常独特的文本。卢一萍剖析了小说的象征意义,他认为“云中村”本身有一层最浅显的象征意义——那就是它在地震后重新回到了洪荒时代。阿巴无疑是我们每个人,他让我们思考,当自身成为一个孤独的星球,我们如何面对死与生,生与死。蒋蓝谈到,汶川大地震之后,经过了时光考验、值得时代铭记的文学作品,应有阿来的《云中记》。《云中记》不但是阿来的自我救赎,也是汉语文学对于这一巨大创伤的珍贵书写。阿来借阿巴祭师这样一个人物反思我们的乡村建设,反思文明。

  李明泉从《云中记》的书写风格中,提出“神性写实主义"概念。他认为,阿来通过祭师阿巴与地震亡灵的对话,深刻表现人与大地、人与鬼魂、人与村庄、人与内心世界的多重关系,描写了灵魂与死亡的独特艺术存在方式,以祭师视角观察和体悟地震灾难给人们带来的情感震憾,云中村的悲痛与最终消失,给人以强烈的存在冲击:顺应自然是人们好好活着的终极选择。李明泉谈到,该如何看待震后消失的村庄和曾经拥有的一切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讲,阿来《云中记》表达了人类如何看待灾难的生命方式和美学态度,把灾难书写推向了灵魂寄托和生命哲学的境界。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