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食品安全热点十:食品欺诈“怎么破”?检测手段急需发展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3日讯(记者 韩肖 王城)1月3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经济网协办的“2019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京召开。针对“食品造假”问题频发,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真实性与溯源分会理事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吴永宁认为,食品真实性有效检测手段急需发展,技术问题有待突破。
“食品造假”频发引发关注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架构日趋完善,食品安全问题显著减少,但以欺诈、非法添加为代表的食品造假问题凸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2019年食品安全领域十大典型案例显示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变化,即传统食品污染造成的危害事件比例减少,而食品造假(欺诈、非法添加)事件的比例有所增加,食品真实性问题需引起关注。中国经济网舆情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1月1日至12月20日共监测到相关纸媒报道2.0万余条,新闻网站文章9.0万余篇,移动端文章数4.1万余篇,微信公众号文章13.1万余篇,微博原发、转发12.3万余条,博客480篇,论坛发帖4117条。从舆情话题趋势图可以看出,2019年全年关于食品真实性的舆情热度一直在较高的水平波动。315前后关于食品造假、食品非法添加、食品欺诈等舆情的讨论热度达到峰值。从时间地域声量排行图可以看出,北京、上海、山东、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区相关舆情热度较高。
食品欺诈并非中国独有
为何食品真实性问题备受关注?吴永宁认为,食品真实性是食品三大重要属性之一,保障食品真实性可遏止“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乱象。
然而,食品欺诈历来有之,“挂羊头卖狗肉”,并不是中国独有;欧洲的“马肉风波”、澳洲的“假蜂蜜”、英国的“牛奶掺水”、德国的“假有机鸡蛋”、美国的“鱼肉造假”等也被一一揭露。世界卫生组织在2014年已提出预警:食品欺诈和食品造假等现象已蔓延全球,需要世界各国联合起来探讨食品真实性的“共建共治共享”。
吴永宁提到,食品真实性有效检测手段急需发展,技术问题有待突破。目前,食品真实性,如种类、加工工艺、年份声称、产地声称、新鲜度、掺兑物检测等,大多数方法还都没有形成标准。
吴永宁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监管法律法规的顶层设计,加快食品真实性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加强食品真实性科普宣传。
- 标签: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