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首播背后的故事
距离第一期《天气预报》节目出现在电视荧屏上,已经过去了38年。一首《渔舟唱晚》,藏着多少人的回忆;一档《天气预报》,寄托着多少人的牵挂。这一切的背后又蕴含了多少气象工作者的酸甜苦辣。
1979年,国家气象中心(时为气象中心)的领导王世平在随团考察日本气象事业发展时,偶然看到了当地电视上播放的天气预报节目。又能看又能听的天气预报,让王世平一行感到又新奇又兴奋。当时,天气预报在国内电视节目中还是一片空白。
“国外能搞,我们也能搞,而且要做得更好!”从日本回来后,在电视上播天气预报的想法便在他们心中扎下根。
气象部门既然要制作电视天气预报,就离不开。于是,王世平等人就找到。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也正在琢磨制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两家的想法一拍即合。
然而,合作制作天气预报节目并不容易。节目将采取哪种形式?由哪方负责制作?由谁来主持?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1979年至1980年,经过中央气象台与新闻中心长达一年多的商议、准备,《天气预报》节目终于定样。节目由主持人出镜播报,时间确定为每天《新闻联播》节目后,时长约为2分钟,若有重大灾害性天气可适当延长;节目中的图表和文字由中央气象台提供,负责进一步加工。
离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可节目主持人迟迟没有着落。的节目主持人对气象知识不甚了解,中央气象台的预报员又没有主持经验。这可给大伙儿出了难题。
此消息一出,气象部门各单位热闹非凡,纷纷介绍、推荐合适的人选,很快就有了二三十人的大名单。
经过重重考核,韩建钢和李援脱颖而出。韩建钢是中央气象台业务,气象知识扎实,人也长得。李援是中央气象台绘图室工作人员,主要负责预报图形的绘制,讲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在那个生活条件艰苦的年代,大家的日子过得紧巴。为了让韩、李二人撑起《天气预报》的门面,中国气象局领导特批一笔经费用于购置出镜的工作服。
千呼万唤始出来。我国历史上第一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在1980年7月7日与观众见面了。那天出镜的是韩建钢,他穿着整齐,端坐在演播室里,面对着摄像机镜头和话筒,有条不紊地播报着全国的天气预报。就像一位资深主持人一样,韩建钢出色地完成了首播任务。
由于气象数据的实时性特征,每天17时,编导根据中央气象台提供的最新预据,开始马不停蹄地写稿,并将专业语言转换成电视语言。而这个过程仅有半个小时。
当韩建钢、李援拿着编导写好的文字稿上车赶往时,纸面的墨水经常没有干透。在上他们也一刻不放松,争分夺秒熟悉稿子,到了就直奔演播室化妆。待《新闻联播》一结束,他们便马上接棒播报《天气预报》。
当时的演播背景是一块灰色褶幕,摄像设备是老式一英寸机,播报的内容主要是全国天气形势、少数大城市天气预报以及特殊天气警报等。
这一节目虽然收到众多好评,但也面临不少反对之声。反对者认为《新闻联播》要传递的信息量大、时间紧,再从其中抽出宝贵的几分钟用来天气预报不合适。
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支持《天气预报》继续的群众占调查人数的80%以上。这给了气象部门和很大的信心和鼓励——《天气预报》节目不仅要保留,而且要办得更好。
如今,《天气预报》节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与合作制作,到由气象部门制作;从最初的手工制作、骑车送带,到现在的数字化制作、光缆传输;从最初的一间只有1平方米的播音间,到现在近4万平方米的演播大楼;从中央一频道每天2分钟的时长,发展到建立覆盖全国的多频道、多频次、多类型、多的气象影视服务格局……
岁月流转,《天气预报》变了,变得更贴心也更与时俱进;《天气预报》也没变,的初心依然热忱。
- 标签: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稿子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