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娱乐新闻  国际

艺术节“带货能力”强,文旅融合更有魅力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1-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市民张翔宇书桌上的台历,过去31天密密麻麻地写着行程和备注,最多一天连轴赶四场演出和展览。对上海的文艺爱好者来说,这一个月是幸福的。

  昨天闭幕的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历时31天,舞台演出共计42台中外剧目,其中7台全球首演,6台亚洲首演,8台上海原创,平均出票率和上座率近九成;艺术天空系列演出涵盖全市16个区的3个户外和近30个室内场地,献演48台111场精彩节目,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顶级演出;65个国家和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1.5万余艺术工作者汇聚上海,举办各类活动350多项,线上线下惠及观众560多万人次;44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450余家机构参与交易会,推介演出26台,创投项目14项,交易双方达成510个意向……

  台历翻过新一页,记事栏里一片空白,这让张翔宇感到有些失落。艺术节之后,上海的文化生活和文化市场,又会在这空白处留下怎样的痕迹?

  不少红色题材都是“上海出品”

  今年艺术节将杂技剧《战上海》定为开幕剧。消息一出,有人不理解:“红色”作品国际性够不够?年轻人会喜欢吗?

  演出时,总编导李春燕悄悄观察观众的反应:英雄脚踩绳梯惊险攀爬,有观众忍不住惊呼;革命伴侣空中相拥,有人情不自禁落泪……以一部“红色”作品拉开艺术节帷幕绝非偶然。本届艺术节适逢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家国梦想、英雄情怀在人们心中激荡,文艺作品无疑是承载这份激情的最佳载体。红色,为今年艺术节留下最鲜艳的一笔。

  《沂蒙山》谢幕之时,观众秦晴发现自己竟然能跟着主演们哼出唱段。作曲家栾凯特意将人们熟悉的山东民间音乐《沂蒙山小调》融入全剧音乐,还加入戏曲板腔体,观众耳熟能详又耳目一新。“创作者必须明确,是在向当代中国的观众讲述中国历史故事,必须具有中国人的辨识度,必须关注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沂蒙山》总导演黄定山说,无论什么样的题材,都要“有筋骨、有血肉、有温度”。

  好故事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却会在地里长出来。《三湾,那一夜》全剧组赴江西永新实地考察,一遍遍打磨作品。放弃时下流行的多媒体特效,剧组在舞台搭起柴堆、农具、门楼和土坯房,用最朴实的方式把观众带回那一夜。导演殷弘毅说:“这部剧讲的是一群年轻人的故事,我们回归戏剧本体,让现在的年轻人看看当年那群年轻人的初心。”

  众多红色题材艺术作品中,“上海出品”格外引人注目。《永不消逝的电波》以舞姿挥洒革命激情,《战上海》用惊险动作再现革命艰苦,《一号机密》用沪语唱出惊心动魄……“红色基因”犹如编入上海城市灵魂的密码。

  一座伟大的城市总能给予创作无限灵感。交响曲《潮》以写实的潮水声开篇,在江边汽笛和外滩钟声中徐徐拉开一幅上海的城市画卷。“写实的浪潮是交响曲的音色,写意的浪潮是我作为年轻人对家国的情感倾诉。”创作者龚天鹏说,“‘中国上海’四个字就是作品的核心。这是以年轻人的视角看待新时代的中国。”

  演艺大世界“有点百老汇意思”

  艺术节期间,出入地铁大世界站,演出、展览海报扑面而来,张翔宇隐约觉得环人民广场的演艺大世界“有点百老汇的意思”。

  开门迎接世界顶级演出和展览,必须有与之匹配的国际水准服务保障能力。拥有两百多年历史、被誉为“歌剧航母”的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首次集结最全阵容,带着《假扮园丁的姑娘》《魔笛》两部作品来沪举行亚洲首演,光舞美道具就带了22个40尺集装箱,是一般演出的10倍。为提高效率,两部歌剧交替排练,这意味着舞台要随时拆装换景。“‘一台两剧’对剧场的硬件条件和管理运营有很高的要求。”斯卡拉歌剧院艺术总监亚历山大·佩雷拉盛赞上海的专业,“我要为上音歌剧院竖大拇指!”

  从大世界到上海大剧院,从上音歌剧院到草坪音乐广场,从外滩百年建筑到文化广场,演艺大世界形态丰富的演出场地资源,标志着上海的城市内涵、品质和特色。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眼中,演艺大世界每一寸空间都诉说着中国和上海的演艺故事,每一块砖都记录着上海迈向亚洲演艺之都的步伐。

  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生态链

  这个艺术节,文艺爱好者们纠结的不是演出票价,而是好演出“撞车”。张翔宇说:“即使最顶级的演出,艺术节也提供惠民优惠票。”过去,艺术节优惠票仅限于参演剧目,今年基本全覆盖,票量占演出项目总票量的10%。

  艺术节为观众带来国际最顶级的演出和不同的文化。“程派”张火丁携《霸王别姬》和《锁麟囊》来沪,观众反响热烈;上海京剧院新版京剧《大唐贵妃》与艺术节再续前缘,美轮美奂;荷兰国家芭蕾舞团的汉斯·范·曼伦作品集《大师颂》,代表欧洲现代舞最新最高水平;世界级男高音何塞·库拉音乐会《今夜无人入眠》,歌剧天后芮内·弗莱明的经典艺术歌曲,德国班贝格交响乐团音乐会……都给观众留下难忘回忆。而挪威用冰制作的乐器、意大利克服重力的舞蹈,更让不少观众感慨:“若非艺术节,能同时一睹这些新奇独特演出几乎不可能。”

  艺术节期间,不少中外专业人士都谈到艺术与城市、社区共同成长。“剧院为谁建?为人建!”北京市文联主席、国家大剧院首任院长陈平直言,如果不能让观众走进剧院,那剧院就是个空壳。

  在一些市民看来,剧场、文艺院团是上海的文化符号,其中有许多上海经典建筑。“即使没有演出,这些地方如果能常设展览、组织培训和艺术家交流活动,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助理赵晨琳坦言,年轻人已不满足“观看”,他们更渴望交流互动。“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摸索并引领他们的文化需求,提供更好的剧场服务和剧场‘周边’,探索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生态链。”

  文艺演出的“带货能力”不容小觑。艺术节举办之时,申城许多商场也纷纷推出全新艺术季,以“艺术+商业”吸引消费者。一些市民渴望两者结合开发出全新消费产品,让物质和精神都得到满足。

  原标题: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历时31天,线上线下惠及观众560多万人次

  艺术节“带货能力”强,文旅融合更有魅力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