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娱乐新闻  国际

非遗走进生活的模样 非遗传统生活方式的恢复和重建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0-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随着国人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的不断提升,人们更加期待在旅行过程中获得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也更加看重旅游体验。以非遗为代表的文化体验式旅游,恰恰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非遗蕴含着中国文化中的审美意境,它来源于日常生活,更体现了当地人的智慧,凝聚了在地的文脉。在今年第十一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上(以下简称“博览会工艺周”),主办方巧妙构思,精心布局,以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浙江乃至全国多项非遗项目融入百姓生活,展现全新的模样,焕发别样的光彩,也为外来游客带来惊喜。

  非遗照出传统节日的模样

  今年的博览会工艺周,以杭州市拱墅区大运河沿岸为核心区,形成“一馆多点”的带状布局模式,把散落在运河沿岸的博物馆、工业遗存、文化遗产、非遗手工作坊串联成美丽的“项链”,把活动做成了旅游中的物态和业态,进一步发挥非遗博览会和旅游融合的吃住行游娱购的综合功能。

  越来越多的外来游客来到这座城市,在运河两岸自然和人文环境中,感受城市独特的文化肌理。这些外在的需求又刺激着浙江手工艺人对非遗的概念、内涵、保护、开发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独特的“浙江经验”。

  “立夏这一天,预示着夏天的来临,江南一带农事、蚕事渐入忙季。浙江杭州半山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种植水稻、植桑养蚕等生产实践中,形成了极具代表性的立夏习俗。”杭州市拱墅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路红介绍,“过去只知道到立夏时要吃乌米饭,这两年随着‘半山立夏’习俗的推广,越来越多人全面了解‘半山立夏’背后的文化内涵,了解了其蕴藏着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传统。”

  “半山立夏习俗”曾参与了“二十四节气”世界非遗的联合申报,杭州人熟悉的吃乌米饭、烧野米饭、立夏‘称人’等习俗随之登上了世界舞台。如今,在立夏时节,由杭州市拱墅区政府和半山当地百姓共同出资免费发放的乌米饭,从活动开始的50斤到2019年的上万斤,参与人数从原来的几十人到现在的十几万人,刮起家家户户吃乌米饭的“杭风”。

  非遗显出在地文化的模样

  同样在推动节庆民俗活动上,浙江自然造物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创始人张书雁带领团队打造的“大过中国节端午遂昌行”,让浙江丽水市的一座山城因为一个传统节日成为“网红”,让当地“送端午”的长粽子变成了“爆款”。从2米的长粽到40米的龙排,从“最美的一餐”到170桌流水席,从梦回明朝的古风摄影到万亩茶园的潮流音乐节……张书雁说:“遂昌的实践表明,传统年节的复兴既能造福一方百姓,又能成为一个地方农旅融合、文旅融合、振兴乡村的重要抓手。回归不是回去,而要符合当下的创新,这其中根不能丢掉。但是保护也要让传统和当代融合,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感受中国文化的美好。”

  浙江丽水市早在2016年就要求每个县至少建成一个非遗项目体验点。由非遗项目的体验,带动百姓对非遗项目的了解,更带动旅游线路的人气。比如龙泉宝剑锻造体验点把老百姓可以参与操作的淬火、磨砺、剑鞘镂刻、装具配制等多个工序公开,启动第一年就接待丽水市民和外地游客10多万人。早些年的非遗体验点,如今已经成了非遗游、研学游的站点,让大家真正在玩中学、游中看。

  非遗亮出用心造物的模样

  “非遗产品质朴的外表,不太容易吸引眼球。但是,当每个人真正俯下身子、花点时间了解非遗产品背后的工艺,熟悉非遗制造背后的理念时,很多人都愿意花钱把这样的文化产品带回家。所以,非遗普及之路仍是道阻且长。”云南乌铜走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大为说,来到杭州参加博览会工艺周,也期待在这里传播云南独特的手工艺。

  昆明市官渡区的乌铜走银制作技艺是云南高端制银工艺的代表,因其材质的金贵、工艺的复杂,曾经只能为贵族享有。如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金永才所带领的团队,正在努力让这项手艺能继续流传并推广到百姓中。金永才说:“非遗不保护、不传承肯定不行,但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非遗要想得到传承和保护,必须与时俱进,否则就会被社会淘汰,甚至消亡。非遗不仅是艺术品,也是商品。商品应该在市场上流通,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其价值才能得到体现。让非遗回到自身的生产中,是确保非遗生命力的有效途径。”

  云南非遗传承中心主任邹萍说:“现在回到云南学习非遗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来了就住下,一学就是七八年。在云南省鹤庆县新华村,不少年轻人回到村里做电子商务,比如在网上开店。现在全村家家是工厂、户户开网店,小锤声和键盘声形成了欢快的合奏。”

  专家点评

  西安美术学院美学史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农:

  让非遗重回生活,做好创新转化工作。但是转化不是复制,也不是粘贴,更不是拼贴,把某个元素拿来粘到设计产品上不是真正的非遗转化。

  首先,非遗的转化需要深入考察非遗所在地的文化之美和自然之美,在充分理解当代民俗风情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非遗创新的过程中有一个宗旨,就是要保护非遗技艺的基因,把中国特有的非遗之美传承下去,特别是非遗的图形和色彩之美,以及文化符号和手工技艺的特征,让非遗之美代代相传。

  其次,要认识到非遗中自带的中国文化基因,包含着中国文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蕴含着文化复兴和回归的可能,并且在当下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比如中国语言中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规律的传播,“七上八下”“春生秋收”等;比如一直延续千年的节庆年俗,春节、端午、中秋等;比如经典之作的保留与传承。

  再次,“回归不是回去”,不是穿上古人的衣服去过古人的生活,而是让我们的古代元素在今天被激活,再转换成为一个新的产品,满足当下生活的需求。非遗不是抽象的,它是活生生的社会、活生生的生活、活生生的现实,每个人都是非遗的代表。

  民俗专家、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徐艺乙:

  首先,认识非遗传统,重在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恢复和重建。让老百姓知道什么是非遗、了解非遗的好处,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对传统文化,需要自下而上的自觉。现在越来越多有想法、有思路、有干劲的人自下而上地做这样的事情,努力地恢复和重建一种生活方式。

  其次,在推广文化传统时,从非遗中找灵感可能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比如,传统手工艺是非遗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其中展现了中国人自古倡导的健康、绿色、典雅的生活方式,对于传统工艺振兴有很多好处。当人们重新认识、亲身体验非遗制作过程之后会产生兴趣和需求,这样的需求刺激了传统工艺的生产。

  再次,非遗回归生活的创新是为了让老百姓更好地去享受国家非遗保护的成果。非遗手工艺饱含着传统社会生活中的匠人智慧,以及中国式美学在视觉上的审美特质。要让非遗真正进入现代人的生活,变成大众的生活方式。只有需求产生了,匠人才不会寂寞,传统文化才不会丢失。

  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找到文化的自信、自觉、自省,回归当下的生活方式,这实际上是回归我们的传统文化。

  记者手记

  美好旅途,与非遗相约

  自2006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后,全中国对于非遗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转化”的实践在全国展开。经过持续14年的努力,通过抢救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重拾起将要消失的传统节日习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青睐回归古典的生活方式,主动去继承和传播非遗;非遗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生活空间中的美丽装点;继承和从事非遗也成为众多年轻人的职业选择……

  很多人认为,非遗遇到了最好的时代。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电商平台的扩张、旅游产业的兴盛、个性化需求的凸显……先进科技和市场需求让传统文化展现出更灵动、更时尚的样和市场需求态,为传统文化打开了“遇见年轻人”的大门,非遗全方位、多层面深度触达最活跃、最具潜力的年轻消费者群体。

  越来越多的地方在搭建平台,为非遗创新打破壁垒,构建与生活场景的多方互动和联系。在刚闭幕的博览会工艺周上,一个个成熟的非遗转化样本展示、一位位为工艺传承付出一生心血的艺匠、一场场实践分享与观点碰撞的对话沙龙……在展示与传播非遗价值的同时,助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把博览会工艺周办成“人民的节日”,利用非遗把城市打造成最有人文情怀的旅游目的地。

  其中,杭州拱墅区的半山立夏传统、遂昌的“大过中国节——端午”、丽水市的县域非遗体验点……共同推动非遗转化利用,拓宽非遗传承渠道,呈现非遗的当代价值。

  通过历届浙江非遗博览会的举办,浙江非遗人探索着非遗展览展示的新理念与新方式,为非遗适应时代、融入生活拓宽了途径,为人民群众亲近非遗创造了更多契机,为非遗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浙江模式”和“浙江经验”在全国的非遗保护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而言,中国的产业转型也正在往生活方式的提质升级方向转型发展。比如,产品销售从卖单一的、功能性的产品到售卖价值系统,售卖一种生活方式;从功能性消费到意义消费,实际上就是要建立一个生活方式的场景和体验体系。正在跃居消费主力的年轻人也更愿意回归文化母体,在传统中找寻当下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这也是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社会转型的必然走向。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就要回归到自己的传统文化母体中,寻找本心,恢复和重建属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生活方式,在文化母体中再造新的价值。

  今天的中国热土上,非遗正成为中国美学和东方生活方式的引领者,成为天南海北游客们在旅途中体验在地文化魅力的媒介,成为大国工匠精神的完美表达。

  非遗重回生活展示的逻辑越来越清晰:一方面,需要保护非遗的载体,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增加现代审美和时尚元素,孵化出家居类、服饰类、科技类等跨界的多元化非遗创新作品;另一方面,要为在地非遗创造生活场景和消费习惯,在“溯承”间,用一餐美食、一首歌、一件工艺品,记录下传承的场景,把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节庆风俗重新导入生活,在体验之余感受文化带来的营养和活力。

  (记者 李琤)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