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刃”效应:片花、真人版及跨文化冲突
迪士尼新片《花木兰》未映先热,借助法国女足世界杯的决赛,预告片全球首发即掀起话题:一分钟的短视频,创造了影史24小时内预告片关注度排行第七的纪录。更耐人寻味的是东西半球的两极反应:中国人质疑“服道化”不在线的失实,美国人吐槽“木须龙哪里去了”的不解。看来,真正读懂光影背后的中西文化差异,还要等待5个月。
从南北朝民歌、动画片到真人版电影,花木兰的IP价值被反复解读,从汉家女儿、迪士尼公主到美式超级英雄,花木兰的角色内涵也已被层层赋义,花木兰走向全球后,要从文化上理清血缘,成为一件难事。但是,“花木兰”电影所引发的争议绵延20余年,表明它触及了跨文化叙事和传播的深层问题,诸如当代价值如何从传统经典中萃取、本土叙事如何从全球语境中突围、中国元素如何从多元文化中彰显等。
迪士尼作为东西文化交往的“触媒”,在当前东西方资本、制度和意识形态加剧碰撞的全球背景下,它对跨文化的角色诠释和主题演绎,也无时无刻不在受到考验。和20多年前相比,此次《花木兰》预告片引起的全球空前吐槽,笔者认为,有三点启示值得回味。
预告片:细节的放大
《花木兰》预告片首发当日,24小时内于全球拿到1.751亿点击,位列历史第七,仅次于《复仇者联盟4》(两款)、《复仇者联盟3》(两款)、《狮子王》和《小丑回魂》预告片。迪士尼一向重视预告片,算计每一部电影预告片的首发,比正片首映还精心。
预告片,即片花。原本贴在正片之前,旨在吸引观众的“附带品”,如今已成好莱坞新的营销战场。好莱坞有项统计显示,网络正成为发布预告片的最好平台,其点击量与最终票房有很大关系。2018年感恩节,迪士尼发布新版《狮子王》的预告片,重现了小辛巴被举起来的经典一幕。虽然PV只有短短94秒,但足以震撼人心,创造了预告片点击量24小时内的历史最高纪录——全球观看次数高达2.246亿!
但是,预告片是一把双刃剑,既强化卖点,也放大缺点。这是短视频传播的一个基本特点:碎片化。迪士尼对短视频的放大效应预估不足,“片花”是信息量最密集的短视频,作为全片卖点的高度浓缩,公布的内容显然缺乏内部文化评估。短视频是流量时代,所有细节会被成倍放大,掩盖人们对故事的关注。此次,刘亦菲惊鸿过后,人们看到了“一地鸡毛”,即东方元素的散乱堆砌。果然,从福建土楼、蒙古铠甲、日式妆容、太极拳到中式英语,这些细枝末节,也许瑕不掩瑜,却无不指向好莱坞对中国元素的拼贴和脸谱化的顽症,成为观众的吐槽点。
时下,全球电影市场中有接近六成的观众是通过预告片和特辑来了解热门档影片的,移动社交时代,作为典型的短视频产品,片花的传播形式更影响了观众的审美趣味,追求瞬间感觉刺激,拒绝理性和冷静。一则短片带动上亿流量,应在内容取舍上慎之又慎,对预告片的“双刃效应”要有清醒认知。
真人版:情感、想象和趣味的消失
根据迪士尼的翻拍动画经典计划,电影《花木兰》应该是第12部真人版电影。从已经上映的11部来看,虽已创造了70亿美元的票房,从艺术价值角度来说,成为新经典的案例并不多。票房最高的电影《美女与野兽》还借助了饰演者艾玛·沃特森和丹·史蒂文斯的明星效应。除《阿拉丁》外,《爱丽丝梦游仙境2》《胡桃夹子与四个王国》和《小飞象》也没有达到市场预期。真人版引发的争议,正在近期热映的《狮子王》里持续,纪实性影像和动画片语言的冲突,表明问题之源出在美学。
由虚到实,不是简单涉过边界,而是跨越两个不同的世界。动画片有独特的规定情境,角色可以天马行空,不受自然规律的束缚,表情可以夸张变形,打破现实生活的逻辑。在实景电影《狮子王》中,人们能看到毛发质感的细节,却察觉不到细腻情感;能看到动作步态的真切,却无法体味生动表情;能看到非洲草原的壮丽景观,却无法展开想象的翅膀。更加令人担心的是,当下好莱坞技术至上的理念主导下,制作人追逐技术创新,忽视文本打磨,在文化上犯下的“技术性失误”,对内容品质造成相当损害。从真人版电影《花木兰》以预告片展示的水准看,创作态度显然过于随意。其实,迪士尼对异域文化题材的驾驭一向以拿来主义为特色,追求细节上的至真至美,近年出品的《阿拉丁》《海洋奇缘》《寻梦环游记》等,在文化转译方面都十分稔熟。可是,此次人们对《花木兰》服装、化妆和道具的诸多质疑,包含了对于文化猎奇的批评。应该说,这个困局是自设的,在历史真实方面,经典是不能戏说的,否则,在文化上就会成为无锚之船。从这点来说,技术特效进步,并非意味内容品质提升,相反有时还会帮倒忙。
跨文化冲突:三个核心图景
相较于21年前动画片引发的争议,这次,我们从《花木兰》的空前热度中,窥见了更为复杂的跨文化冲突图景。
一是“是花木兰吗”。新版电影中人物的鹅黄复古妆容、南方风格居舍和中式英语对白,打破了国人对花木兰的传统印象,好莱坞对中国元素的“时空错位式”的符号化移植,继续加深着我们对西方人眼中东方主义的文化刻板印象。二是“花木兰是谁”。花木兰披发执剑,呼啸上阵,正如《风中奇缘》中自由选择爱人、反对包办婚姻的宝嘉康蒂,《海洋奇缘》中勇斗恶魔、保护族人和家园的莫安娜,《冰雪奇缘》中呼风唤雨的艾莎和破解魔咒的安娜。这个按西方价值观塑造的超级英雄形象,深受当代社会女权主义思潮影响。三是“谁的花木兰”。当年动画片《花木兰》仅凭欧美市场拿下3亿美元票房,作为迪士尼塑造的东方公主经典,培养了一代欧美观众,陪伴其童年成长,沉淀为共同的文化回忆。在他们心中,新设的“木须龙”一角不是配角,而是和花木兰齐观的主角,对于这种对花木兰的文化挪动,他们当然很敏感。
对于一部只公布了1分钟片花的电影来说,也许网民们的反应是过激的,大量的补充信息有待正片公映时的官方阐释。网上充斥的不少言论,对美式超级英雄的花木兰无法接受,这表明:跨文化冲突中,偏见比误解更加麻烦。其实,花木兰走出国门之旅,就是自身形象不断变异的过程。
在形象设计和故事情节方面,花木兰早在21年前就已被重塑。视觉上,花木兰变成丹凤眼和小麦色皮肤,体现着西方人对中国女性的审美。故事上,增设了“木须龙”一角,比起中国人的性格,它又具有美国人开放幽默的特质,是东西文化的融合。主题上,花木兰的故事由“家国奉献”变成“自我成长”,即“关键不在于我是谁”,而是“关键在于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杂糅了东西方价值观、全新出场的花木兰。二十多年来,中美两国文化有激荡有碰撞,新旧两版《花木兰》不断揭示着我们时代的冲突,也映射着两国观众心态的变化。谁能更加开放、包容和自信,花木兰就是谁的。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 标签: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