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娱乐新闻  港台

涅槃重生香港創刊 做讀者知心朋友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1-1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9月9日,香港《文匯報》迎來創刊七十周年。從1948年創刊之日起,《文匯報》的血脈中便植入愛國愛港的基因,代代相傳「與祖國同心,與香港同行」的與奮鬥。「文以載道,匯則興邦」。今天的《文匯報》載的是「一國兩制」、愛國愛港之大道,匯的是強國富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大計。七十年來,《文匯報》不忘初心,牢記,不斷創造新的輝煌。值此七十華誕來臨之際,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了文匯報主要創辦人、著名報人徐鑄成之子徐復侖,重溫文匯昔日「涅槃重生,香港創刊」的經歷。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帥、凱雷 報道

  1947年3月護送華崗赴蘇北解放區的唐納借「過」上海之機,來到時任上海《文匯報》總主筆徐鑄成的寓所,言中國國民黨委員會(簡稱民革)擬在香港籌備出版一份機關報,想請徐鑄成去主持,李濟深和潘漢年也力邀徐鑄成赴港主持。彼時,上海《文匯報》剛停刊,徐鑄成回覆稱:「我要去辦,就辦《文匯報》,別的我不考慮。」由是,在香港愛國人士的大力支持下,1948年9月9日,香港《文匯報》正式創刊。

  「在籌創之日起,我即天天如過大年三十夜,因職工之生活開門七件事,必須維持,而機器之『糧食』白報紙及油墨等等,尤常感捉襟見肘。」徐鑄成有關回憶介紹。

  徐鑄成晚年與故舊友客交談時,有關香港《文匯報》的艱苦創辦歷史總會被問及,徐復侖常在旁服侍,故對這段歷史很是了解。據他複述,香港《文匯報》籌備之初位於荷李活道,底層放置機器外,只有一小間作發行科用;二樓則為編輯部經理部統用,基本上前半間作編輯部,後半間歸經理部用;三樓為排字房;四樓作宿舍。報館在寸土寸金的香港顯得相當侷促,徐鑄成玩笑稱,這是在「螺螄殼做道場」。

  在香港《文匯報》創刊初期,郭沫若、茅盾、千家駒、翦伯贊、胡繩等均參與採編工作,成為中國新聞史上一大奇觀。「我父親在愛國文化人士中還是很有人緣的,大家都很看重他,都支持徐鑄成,給徐鑄成捧場。」徐復侖說。

  徐復侖介紹,徐鑄成當時由孟秋江、張建良等人陪同,拜訪了沈鈞儒、章伯鈞、馬敘倫、譚平山等人士,他們聽聞《文匯報》有來港出版計劃,均熱烈鼓勵。徐鑄成還和潘漢年、夏衍等認真討論了《文匯報》的創刊計劃。夏衍表示,《文匯報》來港,希望保持在上海時豐富多彩的特色,以中間偏左的外貌築起第二條防線。

  從具體的版面負責人分工上,現在仍可以遙想初創時編輯團隊陣容的豪華:郭沫若與侯外廬主編哲學周刊、茅盾主編文學周刊、宋雲彬主編青年周刊、千家駒主編經濟周刊、翦伯贊主編歷史周刊、孫起孟主篇教育周刊......社論撰寫人除徐鑄成外,千家駒、胡繩、金仲華等諸先生都鼎力支持。陣容之整齊,可稱一時無兩。

  雖然初創艱難,但是香港《文匯報》在創刊後,即受到知識界、工人、學生的熱烈歡迎,發行由一萬餘迅即升至兩萬五千,風頭甚健。徐復侖講:「別人問《文匯報》辦得這麼好有什麼秘密?我父親說,一是報館同仁的努力,另外就是辦報得到認可:報紙要做讀者的知心朋友。」

  另一個例子,也可管窺當時香港知識界對《文匯報》的評價。有一次,侯外廬夫人語徐鑄成:「你們《文匯報》,幾乎常常引起我們家的矛盾。」徐鑄成愕然不解所以。侯外廬先生莞爾笑道:「她是給你開玩笑。我們一家人,清早起來,都搶先看《文匯報》。她是誇獎你的《文匯報》辦得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