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娱乐产业  游戏

【掠影】诗书画印 春风化雨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1-0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掠影】

诗书画印

春风化雨

  刘小龙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通渭县兴起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书画热。人们普遍热爱、收藏书画,也经营书画,被业内人士称之为“通渭现象”。

  所谓“通渭现象”,简而概之,就是“人人爱书画,个个练书画,家家挂书画,处处开画廊,时时有展览”,这几句话基本涵盖了“通渭现象”的全部。

  人人爱书画。通渭人无论男女老少、干部群众,各个阶层、不同职业的人,都喜欢书画,书画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

  个个练书画。通渭的书画创作队伍庞大而水平较高,目前有中国书协会员43人,中国美协会员7人,更有数以万计的业余爱好者,规模颇为壮观。

  家家挂书画。“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在通渭,家中挂书画是习俗,几乎无例外。

  处处开画廊。通渭县城规模较小,但如细究起来,通渭城的特色还是很突出的,就是不管老城区还是悦心国际书画村,画廊林立。

  时时有展览。受画廊之邀,时时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来通渭进行书画交流。艺术家的作品悬挂于画廊里,借此可以随时免费看展览,看书画家们挥毫创作,为爱好者提供了较好的学习机会。

  在这片土地上,何以能出现“通渭现象”?

  以耕读为特点的农耕文化,是中国存在最为长久、广泛的生活方式。其思想观念的主要特征就是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尊老爱幼、勤劳勇敢、勤俭节约。通渭一直以来“尚义轻生”“士勤读书”,清乾隆年间曾被陕西巡抚誉为“政事、文章最优”。而文人士大夫修身的诗、书、画、印,自然是爱读书的通渭人所向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家庭模式“耕读传家”,既有“耕”来维持家庭生活,又有“读”来提高家庭成员文化修养或“学优登仕”,这是通渭人最理想的家庭,随处可见镌刻于门顶上的“耕读第”三字足以证明。不仅家里有耕有读,而且还要挂有书画。通渭人对书画的认知,更重在精神层面,说到底是对文化的崇尚。

  通渭既为书画艺术之乡,也是文化之乡。东汉夫妻诗人秦嘉、徐淑,明代工部尚书赵荣、开封知府王瓒,清代四川威远知县李南晖、四川按察使牛树梅等,当代从通渭走出去的三名院士,无不显示着通渭传统文化的深厚。随便去一个乡下,有些老年人并不一定识字,但大都知道巩翰林(巩建丰,甘谷人,李南晖老师)、隍爷(李南晖)、牛青天(牛树梅)的人和事,说起与书画有关的故事,都会滔滔不绝。记得在十多年前,在通渭襄南乡曾碰到这样一个家庭,他家住的全是土窑,但窑里满壁书画。我们让主人把画卖上一两幅,就可以换一座窗明几净的大上房,主人摇头说舍不得。神奇的是这家女主人一字不识,竟能把墙上书法的内容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原来看书画的人多了,常听他们念念有词,女主人便烂熟于心。如果不是真心喜爱,能记得如此真切吗?他们对文化、对艺术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崇敬,并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兴趣和悟性。

  在以前比较困难的年代里,没有几个家长会有意识地把孩子培养为书画家,但通渭的孩子一到外地上学,很多都会成为班上字写得比较漂亮的。外地来通渭工作的人,有些初来时对书画并不很感兴趣,几年的熏陶,有的不仅成了书画鉴赏家、收藏家,还拿起毛笔亲自操练。这就是文化潜移默化的结果,是书画在通渭的魅力所在,是“通渭现象”的本质所在。

  应该说近几十年通渭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动,直接催生了“通渭现象”这棵大树。1986年,兰州举办甘肃历史上第一个在省城以县为单位的通渭书画展;1992年,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通渭农民书画晋京展。通渭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书法之乡”“全国书画产业先进县”。建成了文化大楼、文化广场、秦嘉徐淑公园、通渭悦心国际书画村等书画创作和经营基地。成立了文联、书协、美协、摄协、文化产业投资公司、书画院、美术馆、文化产业协会等。在田园风光和民俗风情较好的农村建立了20多个书画摄影采风基地。2011年至2019年8月,连续举办了九届通渭书画文化艺术节,规模一届胜过一届。正是有了这样的大手笔,才有了今天的通渭书画。

  书画对通渭文化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县现有画廊260多家,从业人员30000多人,年书画作品交易额也颇为不菲。不管古今大书画家或普通人的书画作品,都有其流通交易的市场渠道,艺术品投资为历史上最活跃时期。

  耕读是生活,诗书画印是修养。作为一种拥有知识修养的象征,通渭人对书画的尊崇和痴迷,一代一代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