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杰院士:计算机架构或将迎来“寒武纪大爆发”
27日,2019年国际智能计算机大会在深圳开幕。该大会由国际测试委员会主办,已成功举办五届,今年首次移师中国。3天的会期中,与会专家学者将重点关注智能计算前沿技术和相关产业应用。大会主席冯圣中表示,举办该大会有利于提升我国在智能计算机产业的影响力,建立起自主可控和开放产业的生态。
“其实超级计算机和智能计算机不一样。前者‘算得快’,后者则是‘算得巧’。超级计算是研究和应用人工智能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而人工智能也能促进超级计算融合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认为,未来人工智能需要的不仅仅是计算能力,还需要更复杂的硬件结构,可能会发明新的智能计算机,但至少20年内智能超算应是要高度重视的研究方向。
他强调,目前超级计算正面临70年未有之大变局,能效增长远远低于速度增长。未来十年是体系结构的黄金时期,可能出现一个全新计算机架构的“寒武纪大爆发”。“体系结构的改进能够极大提升能效增长,同时降低功耗。”对此他呼吁,“中国学者应该作出不愧于时代的贡献。”
与传统计算相比,智能计算有何不同?“智能计算是以智能驱动的计算,以实现智能化应用为目标,以智能计算机为基础,通过深度学习、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相互融合支撑的一种计算方式。”中科曙光高性能计算方案产品总监杜夏威介绍,在传统计算向智能计算的转变中,中科曙光以“强劲计算力、智能计算普惠化和全栈智能计算场景”为三大引擎发展智能计算,为用户提供“便捷、经济、全面”的智能计算资源。
当前,超级计算机正在快速进入智能化时代。据预测,到2022年,全球超级计算机市场有望较2017年的规模翻番,达到95亿美元。新的机遇之下,我国该如何抓住机会实现突破呢?
冯圣中表示,目前新一代智能超级计算机成为计算机产业国际竞争的标杆,它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大国重器,是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深圳也在加快布局下一代超级计算机,E级计算机有望2022年落户深圳。
“智能计算机是中国建立自主可控和开放产业的一个机会。”国际测试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席詹剑锋博士认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下,自主可控和开放合作是发展科技产业的双翼,同等重要。自主可控让我们无后顾之忧;开放合作则允许我们充分开展全球分工与合作,获得竞争优势。
“我国在智能计算领域有一批和国际同行齐头并进的企业和研发机构,这是我们的优势。”他说。比如今年5月,由国际测试委员会发起的人工智能实验床“泰”已在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亮相。这个“床”可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评测、模拟、验证等提供统一平台。简单说,想知道AI技术怎么样,先在实验床上“跑一跑”,有啥能力就全都“摆”出来了。
然而,詹剑锋也特别指出,只有从源头或者主干开始的基础性技术创新才可能真正做到自主可控,并充分享有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好处。“我国在产业基础上仍然存在显著不足,这迫切需要建立起有竞争力的应用科学技术体系。”他进一步阐释道,“只有改变评价体系,从机械地统计论文数目和引用转向重视从源头或者主干开始的基础性技术创新,改变头重脚轻的学科布局,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利用国际智力开展分工与合作,才能建立起该体系。”(叶 青)
- 标签: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