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再掀“转板热”究竟是“”还是出于市场规律?
港股解码,财华社王牌专栏,20年专注港股,金融名家齐聚,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号。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20日晚,港股主要从事业务的投资控股公司大贺传媒(08243-HK)发布公告称,公司早前于今年5月19日向港交所提交的关于股份从创业板转往主板上市之申请已超过六个月并失效。对于首次扣响主板大门却失落碰壁,大贺传媒就指将考虑重新提交转板上市的新申请,并将在适当时候另行公告。
无独有偶,同样于昨日晚间,港股另一家有志从创业板转主板上市的屋宇设备工程服务商立基工程(08369-HK)也公告了其转板进程。今年4月13日立基工程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了转板上市的正式申请,只是该次申请于10月12日失效,而公司昨日刊发的公告表示,其已于2017年11月20日重新提交了转板上市的申请,看来立基工程对于转主板上市还是很的。
说起来随着过去两年来港股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急增,从创业板转往主板上市的趋势亦有所升温,据笔者观察统计,近来更似乎隐隐掀起了一股转板热潮。个中情由究竟如何?
从今年以来的申请情况来看,创业板公司转往主板的意愿确实强烈,这一波“转板热”确实有点意思。据笔者统计,截至目前今年内已有21家创业板公司提交了转主板上市申请,其中20家公司是在今年首次提交申请。而成功率方面则一半一半,目前这21家申请转板的公司中有11家已顺利跻身港股主板行列“一偿夙愿”。先贴上这21家公司名单瞅瞅:
就说这一溜长长的名单吧,为何这些创业板公司“挤破头”要登录主板?其实这些公司在申请转板之时便都给出了一系列直截了当的解释,笔者总结吸引各创业板公司转主板的缘由无外乎如下几点:
相较于创业板,公司股份于主板上市的这些优势其实也是简单明了,一句话来说就是转板后的各家公司理论上无论是在业务发展上还是“吸金”能力上都将更上一层楼、迈上新台阶。然而,以上这些转板原因也只是相对“单纯”的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或与近年来“壳”市需求高涨有关。
早前就有券商人士指,近两年港股主板壳价已由三年前约3亿至4亿港元(单位下同),倍增至起码6亿至8亿元,加上主板上市财务要求的门槛多年未改,令越来越多公司可达上市资格而间接增加“壳股”上市图利的机会。而近年来内资来港买壳需求也日趋旺盛,随着主板壳价的攀升,大量投资者转向创业板入手,先买壳再转主板,此举也使得过去两年创业板重现热闹景象。与此呼应,似乎便不难理解如今重又火热的转板气象了。或许在这茫茫资本市场,当真是一切动因不过一句“有利可图”罢了。但谁又说得清这究竟是一种“”还是仅仅出于“”的市场本能呢?
笔者查询相关资料发现,其实在2014年成功转往主板上市的公司只有7 家,2015年则翻倍至14家,创2008年以来最高纪录。不过其后2016年转板情势突然急转直下,全年只有6 家公司成功由创业板转往主板。而截至目前,2017年尚有月余未过,便有11家创业板公司成功转板,可见这一波“转板热”确实非同一般。
就上述列表中转板成功的11家公司来看,晋身主板一员之后的命运却并非一顺百顺,而笔者在此仅选取其中一个因素加以说明,那就是这些公司转主板上市后的股价表现。如下表所示,这11家成功转板上市的公司,首次在主板买卖当天竟有8家股价下跌;2家下跌;1家股价持平不见升跌。而更令人吃惊的是,笔者再看这些公司转主板第二个交易日的股价表现,发现有10家股价下跌,且不乏一些股份跌幅较大;仅有一家在主板上市第二日股价见涨:
但从转板后各大公司的股价表现来看,虽然不是绝对,但起码流露出的趋势是显见的,那就是企业的腾飞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一家公司也无法简单地依靠从创业板转向主板上市这个转变而名利尽收。
而关于这一次的港股“转板热”,其实早在今年年初便有市场人士指,监管机构似在审批创业板公司转板申请时已开始采取“拖延战术”来“围追堵截”,以期令那些不够“单纯”的问题公司能够自动放弃。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效果似乎并不太明显,至于如何淘洗净那些过分“投机取巧”的企业行为以矫正市场风气,这或许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课题。
- 标签:港股创业板转主板暴涨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