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化

临漳:以文化人 润泽城乡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1-2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12月3日电(记者马书平)走进省临漳县, 以文化人的新风扑面,吹润城乡。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涵养传统文化、提升公共文化、发展特色文化三大工程,投入近百亿元,挖掘特色资源,推动文化创新,打造“文化邺都、魅力临漳”,推进文化强县建设,乡村焕发文明新风。

  “临漳古称邺,是‘三国故地、六朝古都’,文化底蕴深厚,梳理文化脉系是建设文化强县的基础。”临漳县委苏万通介绍。该县梳理出邺城建筑文化、建安文化等六大文化脉系,还有曹操拴马柏、北朝皇家塔基等众多历史符号。有效与合理开发、有形资源与文化内涵、古为今用与创新发展有机结合,分别以邺城历史、建安文化等展示为主题,投资2亿多元建成邺城博物馆、全国首座佛造像专题博物馆、建安文学馆、中国·邺城县令廉吏文化展馆。

  文化,是民族的“根”,也是城市的“魂”。临漳在城市建设中融入文化元素,突出汉风魏韵,请专家顶层设计县城整体框架。以水为脉、以文为魂、以绿为韵、蓝绿交织,投资10亿余元建成邺城公园等“五湖十园”主题文化公园。县城街巷、公园、地标建筑,从富含历史文化的命名,到突出的汉代建筑风格,配以灰白为主的城市主色调,加上点缀其间的文化雕塑、景观,彰显邺城文化魅力。同时,在乡村建设中,该县挖掘优秀传统文化,重点打造了家训文化小镇西申村、曹魏古镇邺城三台等一批美丽乡村,处处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巩固拓展文化阵地是基础,现在高标准的文化阵地已城乡全覆盖。”该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农工委赵青山说。通过大力实施县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县有活动主阵地、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建成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同时,强化“建、管、用”结合,配置专兼职管理队伍、健全工作机制、加强业务培训,着力提升建管用水平。

  临漳以群众文化活动为抓手,依托各级文化阵地和文化队伍,创编移风易俗、正能量的文艺节目,临漳籍名家名角参与其中,欢乐城乡、彩色周末、三下乡、戏曲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主题活动统筹推进。年累计开展各类惠民宣讲活动300余场次,赠送惠民物资20余万元,惠及群众30余万人。

  乡村振兴,文化不能缺位。为让优秀的文艺作品和传统文化扎根乡土,给村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文艺队,该县发挥文化馆、文艺家协会等部门和文化带头人作用,相继培育文艺260余人、农村文化带头人430余人,选拔义务宣教员610余人,群众组建各类兴趣协会吸纳会员2800余人,组建广场舞、合唱队等文艺团队870余支。该县文广新局局长郭超说:“全县村村有队伍,天天有活动,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近年来,该县将文化与旅游融合,擦亮了“曹魏王都、鬼谷故里、佛都邺城”文化旅游品牌。先后举办邺城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京津冀文学论坛·建安文学研讨会、春季邺城文化旅游周等活动,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群众广泛参与,带动了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积极建设文化项目,增强产业实力。通过梳理整合文化资源,投资近100亿元,启动了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开建了鬼谷子文化园、邺都文化创意园等文化项目,打造了家训小镇西申村等美丽乡村,培育了永不分梨酒文化产业园、文化印刷产业园等文化企业,增强了县域文化产业总体实力。

  为创编文艺精品,讲好临漳故事,建立全县文艺人才库和文艺精品储备库,设立“文艺振兴”,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作品。相继拍摄《铜雀台》《三国的世界》等专题片;创作了《鬼谷子》《邺令西门豹》等戏剧、影视剧本20余部;编撰《曹魏典故》等图书60余部,创作本土特色文艺节目200余个。其中“鬼谷子传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土教材《邺地读本》在全县中小学校普及推广。该县县长于保叙说:“通过实施三大工程,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对外影响力,也助推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