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化

寻找地外生命并非眼见为实 恒星也会制造假象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9-0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在与地球截然不同的世界上,我们认为的“生命信号”可能并不那么准确。

  近期,天文学家发现,我们原本认为是生命迹象的标志可以由非生物过程激发出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天文学家凯文·弗朗斯认为,要想获得一个行星上真实的生命迹象,你必须超越行星本身,去观测它所环绕的那颗闪耀的恒星。

  因此,弗朗斯设计了西斯廷(SISTINE)计划,并于近期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导弹靶场完成了发射任务。它将紫外光谱仪搭载在Brant IX探空火箭上飞行15分钟,观察遥远的恒星,以帮助明晰围绕它们运行的行星上的生命迹象。

  紫外线也可以“制造”生命迹象

  “一般而言,被我们称为宜居带中的行星要求具备合适的温度,以及液态水。”中科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郭建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在此基础上,这些行星的大气中探测到有相当的氧存在,那么我们会期待这是个宜居星球。

  氧被称为生命标志物,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判断地外生命是否存在的一个重要指标,地球氧气的“进化史”似乎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46亿年前,地球刚刚形成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今天的200倍。当时生存在地球上的是一些厌氧生物,它们吸入二氧化碳,将氧气作为一种废物排出。直到后来的“大氧化”事件发生,永久的改变了地球的大气层,才有了后面一系列的生命进化史。可以说,没有地表生命,大气中就不会有氧气。

  因此,探测行星大气中的氧气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寻找地外生命的一个标准。但是,近期天文学家们发现,光探测行星是不够的,因为它所围绕的恒星很有可能会制造出迷惑的“假象”。

  恒星如何“使诈”?罪魁祸首其实是恒星的紫外线。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王炜表示:“恒星发出的紫外线辐射能量很高,能轻易打开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的分子键,使分子中的原子获得自由,而两个氧原子组合起来就会形成氧分子。换句话说,恒星的紫外辐射也会导致行星上产生氧气分子。”因此,这些指标既可以被解释为存在地外生命,也可以被解释为是由恒星紫外辐射产生的虚假生命信号。

  “因此,要在行星上寻找地外生命,我们必须了解其围绕恒星的紫外辐射特性。”郭建恒表示。

  西斯廷任务先行测试技术仪器

  因此,弗朗斯发布了西斯廷任务,观察具有行星的恒星在远紫外波段的辐射情况,以便更好地区分行星上的氧气是由生命过程产生还是紫外线产生。

  “对恒星远紫外的观测是较为困难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仅仅有几个仪器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郭建恒表示,哈勃太空望远镜是其中的一个。哈勃太空望远镜是一台功能很强大的望远镜,它覆盖了紫外、可见光和红外的波段。在紫外波段的观测主要依赖于COS和STIS两台仪器。

  “和SISTINE相比,在90—120纳米的波段,COS和STIS的探测能力不够强,而西斯廷能够很好的探测91.2—160纳米的波长范围。”郭建恒在采访中说。

  本次的观测目标是颗白矮星的气体星云NGC6826。行星状星云是中小质量恒星死亡之后的产物,紫外辐射强,有许多尖锐的谱线。“这次观测主要是为了测试西斯廷的仪器。”王炜表示,SISTINE将为新的大型空间项目提供技术验证,包括紫外探测器和新的光学镀膜技术等。

  西斯廷还可以测量耀斑,或明亮的恒星爆炸,这些耀斑会同时释放出强剂量的远紫外光。频繁的耀斑会把适宜居住的环境变成致命的威胁。

  不过, 由于西斯廷的任务是搭载在Brant IX探空火箭上进行15分钟的飞行观测,观测时间短,观测的目标有限。“作为对新技术的测试性探测是可以的,长期观测的优势不太明显。”郭建恒表示。

  西斯廷计划2020年再次飞行,观测距离地球4.37光年的半人马座阿尔法三星系统中的两颗恒星。在这两颗恒星中,其中有一颗拥有离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氧气之外,叶绿素也是能够证明生命存在的直接证据。如果行星上存在大片的森林,植物会吸收绿光从而导致行星在0.7微米的反射光谱降低,而这一现象在未来是可能被观测到的。”王炜表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