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化

石家庄裕华区:打造省会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中心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6-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成立于2001年3月的石家庄市裕华区,刚刚满18岁。这片崭新的土地,经过18年发展,如今已变身为产业新、活力足、人气高的石家庄主城区,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市首位。

裕华区区长张东凯说,经过多年“精耕细作”,裕华区已经拿出了自己的“魅力名片”。一批大企业、大集团被吸引来此投资发展,万达商圈、怀特商圈等区域性商圈欣欣向荣,东南智汇城、石家庄国际游乐城、北大中电科技园等项目落地生根,金融产业高地正在崛起……一个省会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的区域中心正在逐渐显现。

自2008年以来,裕华区年均增加商业面积50万平方米以上,吸引了一大批总部经济和高新技术企业入驻。

【品质强区】

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市首位

新京报:今年是裕华区成立18周年。经过18年发展,裕华区呈现出了怎样的面貌?

张东凯:裕华区是2001年3月省会行政区划调整成立的新区。经过18年的快速发展,在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举几个数据来对比:地区生产总值,从建区之初的16.87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290.9亿元,翻了4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建区之初的3.38亿元增长到44.45亿元,增长了13倍;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建区之初的6935元增长到41012元,增长了近6倍。

新京报:裕华区是如何走上经济强区、品质强区之路,实现多项指标居全市首位的?

张东凯:能交出这样一份“成绩单”,我认为得益于三方面。

一是“抓项目”。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龙头。建区18年来,持续运作实施了一大批投资强度大、带动能力强、产业层次高的大项目、好项目。项目建设的强力推进、滚动发展,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抓机遇”。建区之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面貌陈旧、产业基础薄弱。裕华区委、区政府抓住了省会“三年大变样”的有利机遇,强力推进城中村拆迁改造,改造过程坚持与项目建设同步推进、与产业升级同步实施。

通过强有力的投资拉动,裕华区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从2005年到2014年,连续十年投资规模居全市首位;从2009年到2013年,财政收入连续5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

先后共有11个城中村实现了整体拆迁改造,战略引进了大连万达、恒大集团、融创、红星美凯龙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到裕华区投资发展,高标准打造了万达商圈、怀特商圈等省会知名的区域性商圈。

三是“抓服务业”。从建区之初提出的“商贸立区”,到近几年实施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裕华区始终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提档升级传统服务业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服务业强区”战略不动摇。

自2008年以来,裕华区年均增加商业面积50万平方米以上,商业总面积达到1700万平方米,其中商务楼宇面积达到314万平方米。吸引了河钢集团、北京银行、浦发银行、中电四公司、腾讯、优客工场等一大批总部经济和高新技术企业落地入驻,三次产业比重达到了0.02:17.34:82.64。

“高质量发展”作为新目标

新京报:未来,裕华区将如何围绕高质量发展“做文章”?

张东凯:高质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我们谋划各项工作的主线。裕华区将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做好“三篇文章”,推进区域经济持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第一篇文章是“经济转型”。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着力点,厚植产业基础,提升产业层次,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按照全市“4+4”产业发展规划,裕华区重点打造文化教育产业、健康养老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金融产业“四个产业高地”。

第二篇文章是“科技创新”。做优做强创新平台,瞄准当前科技前沿,整合辖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新资源,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机制,搭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使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更完善;培育创新企业,通过释放政策红利,加大对辖区科技创新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确保每年新认定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科技小巨人;加快聚集创新人才,以腾讯大燕网、北大科技园、优客工场等国内知名创新企业为桥梁,引进一批院士、专家等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科研团队,为裕华区的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第三篇文章是“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大幅降低企业的营商成本,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围绕“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难题,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引导金融机构拓展业务范围,增加信贷额度,支持民企拓宽融资渠道,帮助资金困难企业渡过难关;规范市场秩序,加大监管力度,取缔无照经营,打击假冒伪劣,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让企业家在裕华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四大产业】

现代服务业作为主导方向

新京报:裕华区将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主导方向。今年裕华区在高端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有何新思路?

张东凯:裕华区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确定了打造“一个中心、两大现代商业隆起带、三大新兴产业聚集区、四大产业支撑”的发展思路。

一个中心指的是,将裕华区打造成省会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的区域中心,这是总的目标。

两大现代商业隆起带指的是裕华路迎宾大道隆起带和槐安路经济隆起带,前者重点引进现代金融产业,打造裕华区金融产业高地,后者重点招引总部经济、电子商务、互联网+等业态,打造省会现代国际商务中心带。

三个新兴产业聚集区指的是,以东南智汇城、石家庄国际游乐城、北大中电科技园三个精品项目为核心,注重业态选择,实施错位发展,打造三个新兴产业聚集区。

四大产业支撑指的是,“四大产业高地”所重点发展的文化教育产业、健康养老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金融产业。

新京报:裕华区正在大力推进的重点文化项目、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以及落地裕华的金融机构,进展分别如何?

张东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裕华区提出了打造“四个产业高地”。在重点文化项目中,裕华区正在大力推进国际游乐城项目,这个项目是2018年河北省、市重点项目,也是石家庄市“4+4”产业项目(现代服务业),目前进展顺利,已完成土地组卷等前期工作。

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方面,我们打造了裕翔、裕东两个精品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将引进爱巢、嘉福等8家社会组织进行专业化、规模化运营。此外,我们还在大力推进天利合养老公寓项目,目前正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裕华区的健康养老水平,为打造健康养老高地“添砖加瓦”。

在金融产业方面,依托裕华路迎宾大道隆起带,重点引进了一批现代金融企业,北京银行、浦发银行、鼎和财险等大金融机构相继落户,逐渐形成了金融产业聚集优势。值得一提的是,落户企业的效益都实现了较快增长,其中,北京银行的纳税额在2018年增长35.82%,浦发银行的营业收入增长也超过了20%。

新京报:如何进一步提升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对裕华区经济的贡献率?

张东凯:重点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强化政策扶持,进一步修订完善加快科技创新、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吸引各类优质项目落户裕华。另一方面是形成聚集效应,通过政策扶持、明确发展思路,大力招引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到裕华区落地发展,最终形成聚集效应、集群效应,从而进一步提升对经济的贡献率。

【招大引强】

今年引进20个超亿元项目

新京报:在优质项目储备、项目“招大引强”上,裕华将实现什么新突破?

张东凯:2018年,裕华区“4+4”产业在建项目总投资额达到了448.1亿元,位居石家庄市内区第一。取得这样的成绩,绝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近年来,裕华区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工作,针对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补齐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短板。特别是今年,区委、区政府决定要举全区之力打好“项目建设翻身仗”。为此,制定了《项目建设翻身仗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明晰了工作任务,包含一揽子的具体措施,包括领导分包项目“六个一”机制、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落实项目要素保障等等。到年底,我们有信心完成年初制定的“引进20个投资亿元以上或纳税500万元以上项目,引进投资额达到130亿元以上”的任务目标。

新京报:开放招商和精准招商的“开放”与“精准”四字,如何理解?

张东凯:我们重点在开放招商和精准招商上下工夫。“开放”强调的是“面”。第一是扩大宣传“受众面”,增加知名度和影响力。第二是打开全员招商“新局面”,形成“人人关心招商、人人参与招商”的良好局面。第三是扩大招商“覆盖面”,重点是发挥专业招商机构的作用,今年裕华区聘请了2家招商代理机构,力争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突破。

“精准”更强调的是“点”。根据裕华区的发展思路和产业发展规划,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突出招商重点,以京津以及珠三角、长三角等为重点招商区域,以现代服务业项目和总部经济项目为重点招商目标,力争将更多的优质项目引进来、落了地、发展好。

【协同发展】

“唱”好产业承接“重头戏”

新京报: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走过5年,正逢开启“深水区”变革发展的机遇,身处河北省会的裕华区,如何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大机遇?

张东凯: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可谓机遇难得、千载难逢。裕华区作为省会主城区,必须牢牢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着力在三个方面下工夫,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一是加大宣传推介的力度和广度,把裕华区的区位优势、营商环境等,在更高层次、更广阔的平台上进行宣传推介,增强招商的吸引力;以北京银行、中电四公司等入驻裕华的京津企业为桥梁,搭建招商合作平台,开展“京津企业家入裕华”系列活动,力争吸引更多优质的京津企业落户裕华。

二是搭建协同发展平台。利用驻区高校、科研院所聚集的优势,以北大中电科技园、中电四总部大楼等项目为依托,谋划打造省会科技园区,吸引京津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借智推动产业创新升级。

三是做好产业承接。以服务京津、支持京津为着力点,将北京的科技优势和天津的高端制造优势与裕华区推进的“四大产业高地”结合起来,谋划好产业承接项目,为京津高端企业打造中下游产业配套链条,“唱”好产业承接这场“重头戏”。

经过多年“精耕细作”,裕华区已经形成了三张“魅力名片”,其中包括市容管理、文化教育、营商环境。

裕华区有着优质的教育资源,图为四十四中通用技术车床特色课程。

【魅力名片】

市容管理、文化教育、营商环境三张名片

新京报:如果向外界展示和推介裕华的“魅力名片”,你最愿意推荐的裕华宜居宜业的亮眼之处包括哪些?

张东凯:我们真诚希望、诚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到裕华区考察洽谈、投资兴业,共同书写裕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经过多年“精耕细作”,裕华区已经形成了三张“魅力名片”,其中包括市容管理、文化教育、营商环境。

具体来说,“市容管理”这张名片,我们实施二环内外“同城化”、“一体化”管理,市容管理综合考评实现“十六连冠”。目前,裕华区绿地面积达1925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50.6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7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指标位居全市之首。

“营商环境”这张名片,我们今年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政务服务,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区域经济活力显著增强,万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达到1699户,位居全省第一。

“文化教育”这张名片,裕华区文化单位聚集,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核四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聚集;基础教育发达,石家庄外国语学校、石家庄市40中学等一批名校坐落我区,同时大力实施学区管理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来源:新京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