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体育

每次出警都要传递法治精神(青春派)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6-0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图为巡警陈浩(左)在辖区内巡逻。
  资料图片

  核心阅读

  “一场纠纷随时有可能演变成一个治安事件,下一点‘绣花’功夫,在它最微小的阶段及时处置掉,是为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做贡献。”

  “对于民警来说,有一点是不会变的,就是在任何复杂的困难面前不言放弃,这尤其是我们青年民警的使命。”

     

  脱下警服,眼前的这几个小伙子依旧俊朗。

  因为全国首档全景式警务纪实片《巡逻现场实录2018》,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曹家渡派出所巡逻队的青年民警们出了名。该片真实记录了城市治安管理一线,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展现了民警们“绣花”般的细心和耐心。

  但在青年巡警陈浩看来,街巷里日复一日的守护,才是工作的本真。“巡逻虽然琐碎,但意义重大,不仅仅是解决眼前的问题,更多的是去传递法治的价值。”

  做“老娘舅”,得有一手“绣花”功夫

  巡逻民警是基层派出所的主力警种之一,处置110的接警、进行街面巡逻防控,是他们日常的主要职责。

  坐在陈浩的巡逻车上,电台里不时传来声音,指挥中心实时调度巡逻民警们处理各类突发情况,“平均下来,一天总会有20多起事件要处理。”今年33岁的陈浩2011年来到曹家渡派出所,辖区的这条巡逻路,一走就是8年。

  在上海,城区的城市化水平高、人口密度大,但随着智慧公安建设、技防水平提高,违法犯罪类案件逐年递减。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违法犯罪案件接报数同比下降了20.8%。

  而在每天超过3万个的报警电话里,抢险救急、普法教育、调解纠纷等非警务类警情占比已近七成,对于陈浩和他巡逻队的战友们来说,除了打击犯罪,他们需要肩负起更多的社会治理责任,应对“细微小事”,已经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

  110指挥平台通知,曹家渡派出所辖区一栋大楼里有人报警,到现场一看,原来是因为情感纠纷导致的争执。一个壮汉正气势汹汹地骂街,另一方见势不好,躲了起来,不少群众在旁围观。

  “打电话让他过来,你们当面谈谈可不可以?”那次警情,是陈浩和队友马晓亮共同处置的,他们告知当事人,“谈归谈,不要因为一怒之下就动手,如果动手,我们要追究法律责任。”

  稳定情绪后,把双方带到派出所的纠纷调解室,陈浩和马晓亮展现出了超乎他们年龄的耐心和稳重——厘清事情原委,摆明谁是谁非,对当事人双方分头做工作,最终这场纠纷以一方道歉而告终。

  “处置纠纷,最重要的是舒缓情绪,防止双方的纠纷变成冲突,避免事态升级。”这是陈浩总结的经验,也是上海民警的传统,因为在处置纠纷上成绩出色,一直以来,他们被市民们亲切地称为“老娘舅”。

  但当好这个“老娘舅”着实不容易。

  从二十岁出头开始,陈浩和马晓亮们就穿梭在楼宇街道间,为邻里矛盾做调解、为家庭纠纷做调解、为突发事件做调解,很多时候,还要承受当事人的误解和情绪宣泄。耐心,就在一次次调解中慢慢培养出来。

  对这个成长的过程,马晓亮的体会很深,“刚工作的时候,真不知道怎么开口,我一个小年轻给长辈们讲道理,谁理会我?”但他知道,用最低的成本,达到最好的治理效果,必须做好“老娘舅”,“一场纠纷随时有可能演变成一个治安事件,下一点‘绣花’功夫,在它最微小的阶段及时处置掉,是为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做贡献”。

  困难面前不言放弃,是青年民警的使命

  两天中班、两天夜班、两天休息,不分周末节假日,六天一个轮回,是巡警们固定的生活节奏。

  在曹家渡派出所,夜班是从晚上10点半开始的,到早晨6点半结束前,巡警们时而开车,时而步行,一夜巡逻距离最长时,会超过50公里。

  这个距离,到了那个钟点,再有精神的巡警也扛不住困意。

  “特别是第二个夜班,喝咖啡、喝茶,都挡不住上下眼皮往一块凑。”马晓亮现在的搭档周世奇是个90后,他最佩服的是所里的老巡警们对生物钟的征服,“所里破的好几个大案子,都是在凌晨5、6点钟,那个时间还能保持精神的亢奋,简直不可思议。”

  马晓亮也试着向前辈们学习经验,“对抗睡眠的秘诀,是让身体持续地动起来。”所以,每到下半夜,就成了巡警们最活跃的时候,开着车在路上巡逻,几百米就停下来一次,没停好的车、形迹可疑的人、社区犄角旮旯,挨个检查一遍。

  这办法,还真有成果。

  不久前的一次夜巡,马晓亮收到视频巡察民警的通知,可能有电瓶失窃,马晓亮和周世奇找到嫌疑人盘查,这人虽然带着些工具,但没有赃物,很是“委屈”,“警告了几句先让他走,我们回去再看监控。”

  对着监控仔细研究,一个一个的摄像头挨个看过去,影影绰绰间,镜头里,嫌疑人手上拿着的一个大箱子一闪而过。

  有了线索,凌晨4点多,马晓亮再次走进茫茫夜色。按照嫌疑人的轨迹一路寻,兜兜转转一个小时,几乎把整个目标小区的所有角落翻了个遍,马晓亮总算在小区的隐蔽处发现了那个箱子,拉开一看,里面藏着好几个电瓶。“嫌疑人开车来取的时候,我们已经守在那里了,人赃并获。”

  马晓亮的执着,让周世奇在他身上看到了曹家渡老巡警们的影子,“对于任何时代的民警来说,有一点是不会变的,就是在任何复杂的困难面前不言放弃,这尤其是我们青年民警的使命。”周世奇说。

  “说实话,当初选择这条路,就是想做刑警、破大案”,但7年过去,马晓亮觉得,他的追求早就不是“大案”了。

  曹家渡派出所辖区既有居民区又有商圈,是典型的市中心居民聚集地,打击偷盗电瓶车和扒手,是巡警们工作的重点之一。

  铁面无私,也赋予城市更多温度

  陈浩平时有些严肃,或许是因为喜欢看书。他最近在看的一本关于社会心理学的书,对工作也有帮助。

  “脑子里思考得越多,现实里事情就处理得越好。”这是陈浩在接处警工作中奉行的信条。

  前几天,他接了个警,到了现场,有些哭笑不得。

  两个还在实习期的大学生,被供职的公司老板指派,到辖区内的一家企业催债,盘桓一天,一言不合,这家企业负责人选择了报警。

  “问下来才发现,其实两个学生所在的公司没有履好约,是一起商业纠纷。”陈浩告诉她们,这类案件应该走法律途径解决,上门催债并不是个好办法。

  “但她们还是不肯走,因为怕就这样回去会丢了工作机会。”刚进社会,领导布置了任务,完不成,不敢走,陈浩能体会那种心情。

  “两个女孩子,如果就这么回去,一路担惊受怕,万一路上出点什么事,得不偿失。”陈浩想了想,“多管闲事”的他和当事企业负责人商量,能不能给写个书面回复,让她们回去也能交差。听了陈浩的想法,企业负责人同意了。

  “看着她们欢天喜地地走了,我心里就放松了。”陈浩说,那种成就感,并不比抓到一个犯罪嫌疑人低。用青春赋予城市更多温度,他也是践行者之一。

  “温度也有底线,那就是法律。”不止一次,陈浩和马晓亮都曾遇到过不理解、被投诉,因为他们坚信“不能有温度的地方,必须铁面无私”。

  陈浩给自己的要求很高,在他看来,自己每一次出警,不仅仅是在打击犯罪、调解纠纷,更是在传递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全社会的法治意识越强,我们的工作就越轻松。”陈浩笑着说。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02日 05 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