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转换 东莞踏准节拍
对于昔日的“四小虎”广东东莞,如果你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个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加班没日没夜、服装鞋帽打天下的“工厂”,那么,眼下的东莞是你很难想象的一个全新模样。
从贴牌加工到发展自主品牌,从技术舶来到自主研发,步步蝶变的企业与市场,是踏准动能转换节拍的东莞“凤凰涅槃”的写照。
玻璃布涂上胶水,经过半固化反应,形成黏结片;通过堆叠之后,再覆铜箔,在压机里压合之后,一块成品覆铜板就出炉了。“这瓶胶水技术含量极高,它用什么样的配方,就决定了覆铜板能实现什么样的功能。”讲这番话时,广东生益科技董事长刘述峰手中一直没撒开那瓶红色液体。
作为中国唯一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的覆铜板企业,生益科技靠自主创新,成长为世界覆铜板行业排行前三的企业,民用产品方面的技术水平已比肩日美企业。
如今的东莞,每平方公里就有两家高新技术企业。与北大、等高校共建的32家新型研发机构,以及10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等,这些企业和机构中蕴含的新动能,已经了东莞经济的大梁。
1978年7月底,40岁的商人张子弥在东莞二轻局负责人的陪同下来到虎门镇,打算将濒临倒闭的太平服装厂成手袋厂。那时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有开,时任太平服装厂厂长的刘艮和负责供销业务的唐志平纠结许久,最终拍板决定:做!
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为全国的打开了一扇窗,“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在东莞乃至整个珠三角如滚雪球般快速生长,“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由此而来。
太平手袋厂已淹没在尘埃中,东莞却没有销声匿迹。如今,华为、OPPO、vivo扎根东莞,相继崛起,智能手机出货量纷纷挤入全球前五。不过,从手袋到手机,动能的阵痛,外人很难感同。
十几年前,国际金融危机袭来,在初夏的骄阳中,“东莞制造”寒冬,经济增速一度出现负增长惊呼:东莞出现了“倒闭潮”?在这场动能转换的突围战中,东莞顶住压力,实施“智能制造全产业链”工程,淘汰、转型低端落后企业,引进、培育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项目。
从全球每3件玩具就有1件产自东莞,每5件羊毛衫就有1件产自东莞;到每4台智能手机就有1台产自东莞,智能手机强劲的产业带动能力,推动东莞新旧动能转换,一个世界级的智能终端产业先进制造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
不过,随着智能手机市场逐渐饱和,产业动能衰退,新动能去哪里找?机器人企业的异军突起、快速发展,给东莞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实验室里,新型七轴协作机器人像人手一样柔顺灵活,在工程师的牵引下,随意完成升降、翻转等一系列复杂动作后,还能依托记忆学习,将全套动作一丝不差地再现出来。“机器人可以让产品品质更高,质量更稳定;近年来人工成本攀升一再倒逼企业的生产自动化需求,东莞2014年启动的机器换人又推动这种需求井喷式。”拓斯达公司董事长吴丰礼说。
以拓斯达为代表的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和新材料、新能源等一起,已成为东莞重点规划布局的十大支柱产业。2018年,东莞扶持16个首台(套)重点技术装备项目,促进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迅猛,智能装备企业超260家,增加值70多亿元。
在东莞产业版图中,裂变的不光是手袋,还有制鞋。曾经首屈一指的高埗镇裕元鞋业,就是这一过程的参与者和者。
近年来,在不断攀升的成本压力下,裕元出于战略考量,将产能逐步外迁,企业闲置的厂房已达60万平方米。
可当记者深入进去,却在庞大的厂房中感受到新的生机,不时有身着工作服的员工从眼前走过。原来,高埗镇与裕元合作,将闲置厂房整合成多个小厂区,招引优质项目,目前已有3家企业进驻到10.1万平方米的厂房中。
其中,上市公司东山精密在高埗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东莞东山精密公司里,一条条现代化的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在东莞投产后,东山精密的营业收入年均以66%的速度增长。目前,东莞东山精密已经拥有100多名研发人员。
从要素驱动创新驱动,从“劳动力红利”转向“工程师红利”。像裕元和东山精密一样,东莞到处都在上演这样“一退一进”的故事。
“我们正在狠抓创新主体培育,加快聚集创新要素。”东莞市副市长张冠梓介绍,2018年东莞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预计达5798家,居广东省地级市第一,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预计分别增长20%和40%,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全省第二,全市研发投入比重达到2.55%,高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当地科技部门地认识到,持续保持发展动能的高效率,取决于东莞能否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上实现转型升级。为此,东莞加快构建原始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体系、科技企业培育体系,推动科技创新能力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提升转变。
“在华阳湖正午的炎热天气中,无人机像蜻蜓一样盘旋着。随风摇曳的白令人眼花缭乱,岸边的芦苇长得很高。无人机被用来确保这里的水中没有垃圾漂浮,没有人在湖畔采摘荷花”这段刊登在2018年9月26日《商报》的文字,描述了东莞近年来生态治理与创新发展齐飞的优美场景。
这一场景,和游客们脑海中熟知的东莞大相径庭。以来,长期“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生长,使得东莞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双重突进中早早了成长的烦恼。
不好,污染遍地,怎么引进、培育高端产业;道规划、金融服务、生活配套都跳不出村镇级的水平,怎么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经历过阵痛的东莞,早早认识到了发展平台转换的重要性。
2001年7月,东莞在城市几何中心区域划定了一块72平方公里的新区域,建立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为了发展高端产业,东莞在松山湖配套了最优的道规划,最科学的产业空间,最优美的人居,最全的生活配套。现如今,这颗种子已长成了参天大树。
过去5年,松山湖在全国高新区排名中平均每年进步6位,各类智能制造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林立,成为东莞最耀眼的城市名片。2018年松山湖国内生产总值首次领跑全市33个镇街(园区),改变了长期以来虎门和长安“双雄争霸”的格局。
为打造更多像松山湖一样的创新高地,2017年,东莞强力补齐污染防治短板,一年就新建截污管网767.8公里,为前6年总和的1.5倍;目前,东莞拥有公园1223个,森林覆盖率达37.4%。
打造并非一朝一夕,平台转换更是任重道远。不少企业家抱怨,东莞发展到今天,人口、产业早就是一个大城市的规模,可很多地方的城市规划和生活配套却跳不出一个镇的框框。“这种,对创新型人才的确吸引力不够。”吴丰礼坦言。
“东莞要跨越高质量发展攻坚期的关口,必须以城市升级引领经济社会综合转型,加强空间规划管控和城市精细化管理。”东莞市委梁维东说。
2018年,东莞市“一号文”聚焦建设“美丽东莞”,从规划引领、补齐短板、提升品质、彰显品位等方面提出20条政策“干货”。
东莞能否突破瓶颈,补齐短板,用城市品质高地,筑人才流入的洼地,拭目以待。
2019年市高考将于6月7日(周五)开考,多个部门推出措施保障高考顺利进行。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京交会)将于本周(5月28日至6月1日)在举行,从今年开始,京交会将由两年一办调整为一年一办。
5月22日,市2019年积分落户申报工作正式启动,申报期60天,今年的积分落户规模仍为6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