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热点

重点区域热点网格如何选?怎样用?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2-2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市大气污染防治热点网格日常巡查和问题组织树状图图片来源于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微信号

  经过一年多的试点,日前,生态部全面启动“千里眼计划”,在重点区域开展热点网格监管工作,着力提升执法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提高重点区域的监管效能。那么,热点网格是怎么选出来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对提升执法水平有怎样的帮助?对此,本报特推出专题,进行详细解读。

  生态部对“2+26”城市全行政区域按照3千米×3千米划分网格,共计36793个。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结合气象数据、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计算出每个网格上一年度的PM2.5平均浓度,剔除气象传输、降水过程、地形、边界层高度等因素的影响,得到其在静稳天气条件下的排放水平,从中筛选出PM2.5浓度较高、排放较重的3600个网格作为热点网格。

  “2+26”城市的热点网格数量不同,多数城市的热点网格数量为100多个,阳泉、鹤壁、长治、濮阳等城市热点网格的数量均不到80个,而、天津、郑州、等城市热点网格均超过了200个,属于最多的一批城市。每个城市的热点网格面积一般占城市总面积的10%左右,这就为当地和相关部门划出了重点监管区域,便于其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市、县两级,摆在当地和环保部门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监管区域大、执法人员少,想要实现监管全覆盖往往会出现无从下手的局面。热点网格正是为监管,特别是大气污染监管提供了抓手。

  通过热点网格可以锁定PM2.5排放的重点区域,为监管执法提供和参考,便于市、县和环保部门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也便于地方和相关部门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深入落实生态工作职责,推动热点网格的PM2.5浓度不断下降。通过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热点网格名单,始终保持对PM2.5污染相对最重地区的监管力度,从而逐步推进整个地区空气质量的改善。

  目前,热点网格监管工作密切关注“2+26”城市、汾渭平原和长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锁定PM2.5浓度较高、排放较重的地区,通过加强监管,降低污染排放,健全长效机制,推动重点区域空气质量逐步改善,落实《打赢蓝天战三年行动计划》。主要任务包括以下3个方面:

  一是发现哪些地方有问题。生态部每月将各城市PM2.5月均浓度最高,同比去年PM2.5浓度改善情况最差,以及环比上月改善情况最差的等三类热点网格作为预警网格推送给各个城市,指明这些网格需要重点关注。

  二是找出都是谁家的问题。各城市根据预警网格名单,组织环保部门和网格所在县(区、市),全面排查预警网格内的各类涉气污染源,做到“一个热点网格,一份问题清单”。

  三是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交办。对查找出来的各类问题,根据职责交由相关部门按期解决,整改到位。

  通过以上工作,建立热点网格监管台账,不断发现、解决热点网格内的问题,降低热点网格的PM2.5浓度,推动整个城市的空气质量逐步改善。

  按照工作要求,生态部将每月向社会公开各城市的预警网格名单,包括预警网格编号、所属县(区、市)、坐标和预警原因。对1年内连续预警达到3次或累计预警达到6次的热点网格,生态部将采取公开通报、派驻工作组和公开约谈网格所在县(区、市)负责人等措施,督促地方解决问题,改善。

  生态部于2018年5月17日印发了《关于做好大气污染热点网格相关工作的通知》(环办环监函〔2018〕293号),建立了热点网格监管平台和微信工作群,组织“2+26”城市自6月起全部正式开展热点网格监管工作。现已先后2次分别向各个城市推送了6月和7月的预警网格名单,要求全面排查网格内的涉气污染源,整改发现的问题,按时相关情况。

  下一步,生态部将建立预警网格信息公开和督办制度。每月将各城市的预警网格向社会公开,督促各个城市和有关县(区、市)加管力度,推动问题按时整改到位。同时,生态部每年将对热点网格名单进行评估和调整,退出PM2.5改善显著的网格,增加PM2.5污染相对较重的网格,始终保持对PM2.5污染较重地区的监管力度,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地区的空气质量逐步改善。

  此外,在热点网格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中,生态部还将研究通过布设地面监测微站,利用移动式监测设备(车载式或便携式)等技术手段,探索构建“热点网格+地面监测微站+移动式监测设备”的工作模式,不断细化执法监管区域(从3千米×3千米到500米×500米),精密PM2.5等污染物质的浓度变化和异常时段(从逐月到逐小时),进一步提升执法检查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提高大气污染监管水平。

  《打赢蓝天战三年行动计划》将“2+26”城市、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列为重点区域。针对上述区域,热点网格监管也相应逐步扩大应用范围,主要分三步走。

  首先是“2+26”城市,热点网格有3600个。由于起步较早,基础较好,现已全面开展热点网格监管工作。各城市热点网格的日常监管,每月预警网格的污染源排查和问题整改工作均有序推进。

  其次是汾渭平原,目前已启动了热点网格的划分和选取,汾渭平原11城市按照3千米×3千米划分为23400个网格,初步筛选了773个热点网格,目前正在复核,预计8月份形成正式名单推送相关城市。生态部将要求相关城市明确工作负责人和联络员,利用1个月的时间明确热点网格分布,熟悉工作内容,掌握工作方法。自2018年10月起,比照“2+26”城市,逐月对各城市预警网格进行信息公开和督办。

  再次是长三角地区,目前热点网格的划分和筛选尚未启动,按照计划拟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初步定于2019年1月正式部署开展工作,组织长三角地区41城市明确工作负责人和联络员,明确热点网格,熟悉工作内容和方法。自2月起,比照“2+26”城市和汾渭平原,逐月对各城市预警网格进行信息公开和督办。

  2017年,在省环保厅和市委、市的大力支持下,生态部在市开展试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一是选定了全市126个热点网格,并将其与所属县(区、市)和乡(镇、街道)对应。每个热点网格都设立了网格长和专职网格监督员,并落实职责。

  二是全面排查热点网格内的各类涉气污染源。共排查出热点网格内涉气污染源企业6325家,锅炉4143台,发现各类问题7760个。

  三是针对排查出的问题,由网格长组织制定整改方案,由网格监督员负责日常巡查,督促落实,确保按期整改到位。

  四是建立考核机制,对连续3个月被预警的热点网格,由市约谈网格长,督促加大工作力度。

  通过上述工作,市监管水平明显提升,发现并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推动全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结合试点经验,市还编制了《大气污染热点网格监管工作手册》,总结出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管理方法,为在“2+26”城市全面开展热点网格监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