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 《智库热点新闻追踪》2018年第12期
编者按:在对华研究中,中拉贸易关系的机遇和挑战、合作的迷思、中美贸易冲突等是学者的关注重点。在美国对外关系研究中,学者们分析了美国的南亚战略、非洲战略、移民管制及其面临的通信技术竞争等问题。在欧洲研究方面,、波兰对如何面对特朗普冲击持不同看法。一些学者就欧盟内部企业社会责任的动态、欧洲对核威慑的态度等议题表达了看法。俄罗斯研究侧重于俄罗斯如何回应紧张的国际局势与俄为何在西线和南部巩固军事力量及北约如何应对。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亚太地区美日韩三边安全合作的前景,以及日韩两国如何化解历史争端遗留的负面影响。在全球治理领域,观察者们思考了数字化时代网络治理的方向,以及联合国首份全面处理移民问题文件的有效性。在2018年的岁末,智库一方面盘点了2018年十大全球事件,另一方面预测2019年需要关注的世界五大风险和十大冲突。本期文章对回顾2018年的国际事件、理解最新的国际形势提供了有益的视角,特予以摘译推荐。
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之下,中国与拉美的贸易投资关系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作者提出了关于三种情况的假设:(1)在中美展开全面贸易战的情况下,拉美国家可能会受制于恶化的国际贸易秩序和,但包括农产品在内的特定产品出口可能会从中获益。(2)在中美达成交易的情况下,中国可能会承诺增加来自美国的进口,替代来自拉丁美洲的进口需求。(3)在中美经贸摩擦持续、但不构成全面贸易战的情况下,拉美国家可能会寻求通过双边经贸协议的方式来打开新的市场。作者认为在国际经贸局势紧张之际,拉丁美洲会很愿意加强同中国的贸易投资关系。作者对于中拉合作提出了三方面的:第一,拓展农产品和食品加工行业的市场准入机会。第二,扩大以旅游业为重点的服务贸易。第三,利用中国的专业技术来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何宛玲 摘译)
中国对于开采自然资源、寻求替代航线的需求同俄罗斯振兴北极领土的目标不谋而合。2018年初,中国正式启动了“极地丝绸之”(PSR),使得在北方海上的合作备受关注,两国的北极合作似乎将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翻开新的篇章。
尽管两国热情高涨,但北方海的合作发展缓慢,尤其在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尚未展开实质合作。实际上,在北方海合作上,两国在国家利益和成本效益核算上均存在分歧。从中国立场来看,北方海合作更多基于战略和方面的考量,对俄罗斯的提案予以回应;对北方海的经济考量并不占优。因此,两国在北极地区存在的利益分歧可能会对北方海的合作带来阻碍。俄罗斯应当在合作中表现出更大的诚意与灵活性,向中国充分展示北极合作可能带来的效益。对于北方航线的评估也应当更注重具体计划的制定实施,而非发表热情洋溢的声明。(钊 摘译)
有关中美贸易冲突,文章认为:第一,中美经济联系中的一些明显问题,如贸易逆差、经常账户失衡、美元/人民币汇率等已经不是当前两大经济体谈判的重要话题。中美经济之间真正的问题在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对高科技产业的推动。第二,两国在核心问题,如中国的知识产权问题上虽然谈判困难,但依然可能达成协议。然而,工业补贴等更广泛协议的谈判则可能需要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参与,也无法在现有的谈判时间内达成。第三,尽管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试图与中国经济“脱钩”,然而数据显示这种经济分割对中国不利,对美国也不会有利,甚至对美国更不利。(吴昊昙 摘译)
中美建交40年来,中国取得了诸多成就:数以百万的人脱离了贫困,拥有了工作、结婚、旅行、学习等方面的等等。
面对这样的中国,美国及其盟友应加强合作,对华采取较为一致的政策方式。经济方面,要求依照非歧视性经济规则行事;安全方面可能最为棘手,美国不应该对中国的崛起过度反应,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不可能在军事上对美国造成。美国应该强调盟友投资自身防务的重要性,其目标不是打败中队,而是提高中国发起的代价。同时,美国应该停止把推到一起。
美国应提高自身力量,同时审慎地使用自身影响力。此外,美国应该指望其他国家来约束中国的影响范围。美国将对华政策调整正确对整个世界至关重要。(崔志楠 摘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