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2016年六大时政类热点事件
据日前的新报道,正在福州考察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程来到严复故居进行考察。据报道,工作人员说,《学》等经典名著都由严复首次翻译引入国内。李克强补充道:还有《国富论》和《论法的》。他指着展柜内的《天演论》说,严复的翻译确实做到了信、达、雅,这本书我插队时也读过。
李克强赞誉严复:严复学贯,是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向国人翻译介绍,启蒙了几代中国人,同时,又葆有一颗纯正的“中国心”。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严复。
具体而言,李克强总理考察严复故居并赞誉严复,至少向传递出了三个方面的讯息。
其一,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伟业,在这个伟大进程中,“开民智”至关重要,人人“放眼看世界”至关重要。当今,我们有必要在的辉映、下,强有力地推进进程。李克强总理赞誉严复,并不单纯是对于历史人物的臧否,其更代表了一种导向——当今,严复终生的秉守、追求,并未取得成功,当下的中国以及中国人,有必要继承、完成严复未竟的事业,有必要人人成为“放眼看世界”的严复。
其二,中国将全方位地向世界敞开心胸,将成为现在和未来,世界大家庭中重要的一。中国的事业,历经上个世纪最后20年的风风雨雨,以及新世纪迄今依然不平静的历程,纷争、讼论依然未完全平息。中国走什么,依然严峻而现实。严复认为,即便尧、舜、孔子生在今天,他们也会向学习。要救中国,必须学和西洋“格致”:“盖非,洋文无以为耳目,而舍格致之事,则仅得其皮毛。”“中学有中学之体用,有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止”。重要的在于:“体用一致”“本来一致”,要从制度上进行变革——“以为体,以为和”。
以一颗“中国心”“放眼看世界”,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天下、自以为是,汲取人类一切养料,吸纳世界所有文明,一如严复曾引赫胥黎所言:“读书得智,是第二手事。唯能以为我简编,各物为我文字者,斯真学耳”。这,或许就是李克强总理所有中国“记住严复”的肇因。
其三,赞誉严复,是一种汲取、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自信——中国的反,目的还是为了,为了将中国引向现代文明国家。而,的成功,离不开反的成功。
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克强总理赞誉严复,着实是在为后反时代、后变革时代的中国计,是在为中国的未来计——在当下大力反的同时,不忘未来发展,筹谋未来发展,布局未来发展,起步未来发展。
77年前南京那个最冷的冬天不仅应该被中国人铭记,更应该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伤痛记忆。12月13日起,时为中国首都的这座城市陷落后的一个多月里,侵华日军了30多万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抢劫、焚烧,制造了的南京大。
77年后,中国将首次以国家名义悼念那场灾难中的死者,在13日举行国家公祭。这意味着中国要进一步固化以南京大为代表的日本侵华史实,并将其上升为全中国、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记忆。
由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决定设立的这个公祭日,将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77年后才来临的以国之名的公祭,正是要与当前一些人的“历史健忘症”针锋相对作斗争,尤其是警示以安倍晋三为代表的日本右翼正视历史,妥善处理现实问题。
南京大事件被称为“亚洲版的奥斯威辛大”,是二战期间侵华日军诸多中最集中、最典型的一例。南京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判决早已将日本军国主义永远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
但一段时期以来,日本右翼质疑南京大遇难者人数、幸存者,甚至将南京大诬为虚构,辩称为是为俘虏叛乱,试图将真实的历史记忆彻底抹去。他们还参拜有侵略并中国人的日本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
他们甚至历史教科书,将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从日本人特别是日本年轻人的记忆中抹去。不少日本人不知道有南京大,却只记得日本是爆炸的者,认为二战中日本是国而非加害国。否认南京大及其他战争残为,实际上成为日本右翼否认侵略历史、进而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突破口。
中华民族在二战中遭受了巨大伤痛,在国家层面集中祭奠者,这与中国的大国地位相符,也符合国际惯例。二战后,美国、俄罗斯、波兰等主要参战国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形式祭奠遇难国民,加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的历史记忆。
令人遗憾的是,南京大的国际认知度比起二战中的其他一些,要低得多,没有获得相应的历史地位。
在,由于战后美国对日态度的变化及东阵营的长期对峙,南京大历史一直没有引起国际社会足够关注。今天,许多人不了解这场灾难。
今天,欧美国家的一些人对中国在二战中的历史贡献刻意,在中日历史和领土主权争端中采取日本一再战后秩序,这就是新的绥靖政策。这是遗忘历史的表现。
忘记历史意味着,忘记历史必将重蹈覆辙。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说,如果我们不向历史学习,我们将重演历史。
因此,在明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中国举行国家公祭,是对日本右翼的警示,更是要让这段的历史在全人类的记忆中扎根,防止历史悲剧重演,从而世界和平。
随着越来越多亲历与南京大幸存者衰老、离世,以国家公祭的方式掸去南京大历史记忆上的灰尘也十分紧迫。
中国人认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只有死者、追念先逝,社会之风俗才可以渐渐笃厚起来。在当今中国,举行这样规格的公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爱国”等主张相契合,不单是对者的祭奠,更是对民族的一次,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2月27日在召开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一季)研讨会。
中国现有村庄约60万个,其中古村落约有5000个,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界定为传统村落的有1561个。这些村落大多始建于明清时期,有的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部分村落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从中选取100个以上的传统村落进行拍摄,实地走访,真实记录,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围绕“忠孝勤俭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传统村落的千百年传承,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古今故事。
第一季60集节目于2015年1月1日起,在中文国际频道(CCTV—4)每晚20点黄金时间首播,目前已50多集。节目后引发观众强烈共鸣。上海观众赵韬说,《记住乡愁》以家族血缘为纽带维系社群,立规范,建秩序,可供今天大都市中的社区借鉴。深圳观众郝丽萍说,《记住乡愁》是对正在快速消失的中国乡村及民俗文化史诗般的记录,很有史料价值。南非观众陈一凡说,节目每集或以一个村庄,或以一个家族,上溯祖之德之源,平叙安详和谐,深究根源,娓娓道来,展现了一种安详、和谐、质朴、怡心怡性的乡村生活。
与会专家学者对纪录片《记住乡愁》给予高度评价。古建筑学界专家认为《记住乡愁》是“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记住乡愁》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家认为,在传统古村落中留下了许多社会治理、国家治理的宝贵智慧和经验,对于当代社会来说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最高微博发布消息:根据省高级申请和有关法律的,决定将省高级终审的聂树斌故意、妇女一案,指令高级进行复查。这一天,最高法此举无疑将重重地载入中国司法发展的史册,也必然会在中国捍卫司法的进程中竖立起一座里程碑。
“每一个判例,都可能为的法律添加一块基石;而每一次失误,也都可能成为这一崩塌的链条”,极为引人瞩目的聂树斌案,如果最终无法得到的审理,如果最终不能公布一个符合程序的法律结果,中国的司法将无法托起全体的信赖。反过来,聂案进入异地复查阶段,尽管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但已经激发了许多失望者的。三年前,南都曾经将再审聂树斌案,喻为中国司法面临的自救之役;三年后,最高法指定异地复查,也许可以被看做是中国司法一种迟来的自救。
“从来不会缺席,它只会迟到”,但愿这句出自休尼特的脍炙人口的名言,最终能在聂树斌案上得到实现。
突如其来的成名,让湖北农民女诗人余秀华陷入从未过的一场喧哗。据《南方都市报》等报道,这些天来各人马纷纷上门拜访,来了,出版商来了……当地有关部门也来了,并“试图借余秀华打造‘乡土作家群’的城市名片”。
这种情形让人既感欣慰又担忧。让人欣慰的是,成名对余秀华来讲终归是件好事,可看作是对她多年来在逆境中写作的一种嘉。这既可以给她带来上的满足,也可以带来现实的一些好处。特别是对每月仍在领取60元低保救助金的她,成名可以给她带来必要和实在的物质帮助。让人担忧的地方在于,热议之下,不乏一些不友好乃至于羞辱性的声音。虽然这可说是一个人成名的代价,毕竟余秀华从未经历过这种人生体验,这种过度消费很可能给她带来不小的困扰和。
一个诗人,成名之后引来和出版商竞相拜访,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当地有关部门“试图借余秀华打造‘乡土作家群’的城市名片”的举动,多多少少有将余秀华当作赚取政绩的工具、“消费”余秀华的嫌疑。且不论当地有关部门此举的动机如何,单就此举的可行性来讲就大打折扣。文学艺术类名人或者名作,一般来讲都极具个体特质,很少有什么地域属性。不能用一地“特产经济”的思维来支持文学创作。借余秀华打造“乡土作家群”,有违文学规律。
当然,当地有关部门上门慰问余秀华,这原本不是坏事。就算这是马后炮也好,搭便车也罢,总算是一种迟来的问候。当地若想借余秀华打造“乡土作家群”的名片,也应把握一个原则,就是充分尊重余秀华本人意愿。凡事就怕做过了头,如果纯粹把余秀华当作赚取政绩的工具,而不考虑诗人的切身感受,那样也是在消费余秀华,并且可能对她造成新的。
处于当下社会,信息高度碎片化,新闻热点一波接着一波。余秀华被推上风口浪尖,也可能转瞬就被抛下新闻舞台,这可能是没办法的事情。但对她的善意和尊重,要从多关注她的作品,不过度消费她开始。
我读了关于中科院院士李小文逝世的消息和评论。对于这位特立独行的“布衣院士”,此前早有报道,我也曾经看过相关的报道,略有所知。不过对于这位院士具体是怎么个特立独行,还是直到今天才真正知晓。
身材瘦弱,一袭青衣、不修边幅、光脚穿布鞋,手里喜欢攥着一个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估计包上还印着“上海”两个字,看起来特别的“反季节”;另外一方面,他又是才高八斗,学术成就斐然,扬名的大科学家。这样一个“违和感”爆棚的人,怎么能不让人觉得特立独行呢?
由于刚刚读过一篇“颂”,我特别关注了下李院士生前关于的观念。结果发现,这位“布衣院士”也太不给“”面子了。他本是一个完全有能力说“有钱就任性”的人,但他却对学生说的本质是“非线性和非单调性”的,留点钱买酒就行。什么意思呢?就是他愿意把钱拿出来成立助学金,资助贫困的青年学生,自己却穿布衣布鞋,一天到晚吃点米粥、咸菜,在社会主义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竟然被医生诊断为营养不良!
如果不是大量的报道,我还真不敢相信在一个几乎全民、物质狂欢的时代,还有此等奇人,我定会觉得,这是某些部门为了“历史主义”在塑造典型呢。我还记得此前有报道过,说有某位占据高位的“工程师”,为了参选院士,不惜拿出几千万来打点,并请来“枪手”闭门造车为自己赶制论文。相对于这样的“聪明人”,李小文真是太“奇葩”了。
今天,会来事的“聪明人”是越来越多,实心人和性情中人却越来越少。像李小文这样的,必然会被很多人为傻气、孩子气、书卷气,一些“理底深厚”的人还可能会劝人家要“成熟点”。现在中国人的“聪明”据说已经远播海外,就连老外也会说“别跟我来中国人那一套”,言下之意是,别跟我耍鬼心眼。
不过在我看来,李小文最大的魅力可能也就在于他的“傻气”、纯真的“孩子气”吧,而他之所以瞬间“爆红”,也正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缺的就是这个。
我并不反对“颂”。我只是觉得我们已经处于一个铜臭味很浓的时代,实在没有必要为这玩意唱赞歌。我知道一个19世纪末的社会学家,名叫格奥尔格·齐美尔,写过一本叫做《货币论》的社会学经典著作。这哥们所处的时代,也是资本主义追求至上的时代,不过他的《货币论》通篇讲的就一个意思:是手段不是目的,别把它捧得比生命还重要。
我们今天需要的是什么呢?绝对不是强调的重要性,而恰恰是要认识到,这世界还有比和物质更重要的东西。吴晓波的文章里有一句话给我很深的印象,他说:“饿着肚子的思想家,最后只能思想自己的肚子。”但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至少我从营养不良的李小文身上看到的,不是这样。另外,如果说李小文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例,但你别忘记了我们还曾经走过一个饿着肚子也能思考“哥德猜想”的时代。
在过去,类似这样饿着肚子搞思想的例子,还有很多,只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比较稀缺,以至于我们都不再相信这样的事情了。抗战爆发后的西南联大,是再典型不过的例子。正是在那样的一个,一个战火纷飞、物资奇缺的时代,产生了无数可观的学术:哲学家金岳霖在那个时候写出了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论道》和《知识论》;人类学家陶云逵则冒着战火做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调查,创办了“边疆人文研究室”和《边疆人文》;机械工程学家刘仙洲写出了著名的《热工学》……这样的例子,可以在各种回忆录里找来很多,今天的人们可能听了都有点觉得不大真实,可那就是确确实实发生过的。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数学家陈景润:“在科学上是巨人,在生活中是孩子。”我觉得,这句线岁便早早离世的李小文身上,也是合适的。在我们这个时代,保持一个纯真的孩子般的心灵,比做一个世故成熟的人要难多了。敬佩李小文院士,老爷子一走好。(曾炜)
- 标签:时事热点2016素材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