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动漫

新海诚动漫特点动漫之家图片

  《中国奇谭典藏版》套书是由动画短篇集《中国奇谭》衍生出的漫画书,由8个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的故事组成:《小妖怪的夏天》《鹅鹅鹅》《林林》《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小满》《玉兔》《小卖部》《飞鸟与鱼》

新海诚动漫特点动漫之家图片

  《中国奇谭典藏版》套书是由动画短篇集《中国奇谭》衍生出的漫画书,由8个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的故事组成:《小妖怪的夏天》《鹅鹅鹅》《林林》《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小满》《玉兔》《小卖部》《飞鸟与鱼》。从北国风光到胡同巷里,从未来宇宙到乡土人间,故事内容涵盖乡土眷恋、科技幻想、生命母题和人性思考,在中式想象中“看见”中国文化与哲学。

  上观新闻:《中国奇谭》的每一集都是各自独立、各有风格的小短片。作为总导演,您如何把握整体定调?比如,怎样的故事是“中国奇谭”,怎样的创意或故事听下来觉得不是?

  “中国”是作品的文化属性,但它不是一个狭隘的概念符号。比如,现在很多人提起中国文化,就会想到民乐、汉服、国画等,这些当然具有中国文化属性。但我认为,中国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度,中国的过去、当下乃至未来,都可以去构思和创作。

  上观新闻:《小卖部》的导演顾杨和刘旷此前和您提了好几个故事,都被您否定了,直到您看到顾杨手绘的胡同地图,建议他们以胡同为背景进行创作。为什么有这样的建议?

  陈廖宇:他们刚开始提供的故事也很优秀,重点放在创意上。构思动画,往往会看中一个创意、想法,这当然很有意思。但是作为一部有中国文化属性的作品,仅仅创意优秀是不够的。

  实际上,你就是中国人,在中国生活,你的生活本身天然具有中国文化属性。为什么选择胡同里的故事?顾杨和刘旷就生活在胡同里。我和他们很熟,去他们家里时,看到桌子上恰好放着一张顾杨画的胡同人物图,就是以自己居住的胡同为中心,把它画成一幅漫画,上面安插着一个个生动的人物。我一看,觉得有意思,就提出“给我讲讲”。

  顾杨根据地图绘声绘色地讲了她观察到的每一个人。比如胡同里有个大叔,常常在路灯下看书,也不知道看什么。有一天动漫之家图片,顾杨经过,偷偷瞄了一眼,发现原来是一本很厚的英文原版书。听到一半,我就跟她说,做胡同里的故事和人吧,不要再使劲想其他创意了。

  陈廖宇:奇谭需要想象力。当时在顾杨家里还没有形成故事。但我观察她,她讲起胡同时眉飞色舞,很有感觉。我就知道行。

  问题是如何在胡同的故事中增加奇谭色彩。不能为增加而增加,硬塞一个不相干的神话进去,只把胡同当背景而已,那样不行。

  现在这个故事里,有石狮子、黄鼠狼等各类小神仙、小精灵,他们都是胡同里的居民,其实也是胡同里形形色色的人的化身,从而建立起杨大爷与胡同的关系。所有的故事最终都是人的故事,讲的都是人性。

  一个人对一件事物的爱新海诚动漫特点,不一定要挂在嘴上,通过具体生动的细节去描画,更有说服力。杨大爷与胡同各类小神仙的神秘之旅,表面看很神奇、充满幻想,本质上依然是杨大爷对胡同的爱,对邻居和场所的依恋。

  上观新闻: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运用水墨画风,引来良好口碑。许多网友被“这山这水这树”所击中,勾起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回忆。但其实后面几集画风各自独立,甚至还有三维立体建模形式的《林林》。可见《中国奇谭》整体画风并不追求统一,您其实并不纠结于“水墨”这个元素?

  陈廖宇:无论是上海美影厂,还是中国,这些都是活概念,不是框死的一个范围动漫之家图片。此时此刻的中国是中国,明天的中国也是中国。

  上海美影厂创造的一批优秀动画片至今让人印象深刻,前辈积累的文化财富可为后人所用,但后人不能就此被框住,仿佛一定要炫一下中国式线条、水墨,才算中国文化表达。

  片名就强调中国文化属性,但它是开放的、成长的、变化的,不只有过去,更指向当下和未来。我不会因为钟情水墨而刻意说某一集必须用水墨画风。

  《小妖怪的夏天》故事发生在山林新海诚动漫特点,草木郁郁葱葱,自然风景多,带有水墨韵味的画风特别适合表达这样的环境。

  《小卖部》的故事发生在都市,需要展现更多胡同生活的具体细节。水墨偏向写意,《小卖部》最终采用的画风偏向写实,让观众更有共鸣。但它也是中国故事,同样表达我们的文化和情怀。关键还是形式与故事是否吻合。

  陈廖宇:人对纸质书是有一种情结的。从习惯上看,一旦落到纸面,标准更高、更严谨。书需要经得起别人反复揣摩、拿在手里细细品读,与流动的视频感觉不一样。书的审美来自版面,电影则来自镜头。两者叙事方式其实有所区别,侧重点不一样。

  目前8部短片,被浓缩成8本书,我们和编辑一起经过筛选,选出有代表性的画面,以年轻人能接受的漫画排版方式进行设计。有些画面我们有所调整和精益求精,与动画视频并不完全一致。

  我希望人们可以拿在手里,随时随地翻阅。有家长买回去给孩子当睡前读物。也有喜欢漫画的年轻人,买来作为礼物收藏。

  中国文化风格的画面,本身就适合作为平面读物,每一帧就像一幅画作,在纸上更能体现出它的艺术美感。

  上观新闻:动画片开发出版物,历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如相关作品的画集、原作集、设定集等,内容角度可以不同,并且多元。

  陈廖宇:目前《中国奇谭典藏版》除了故事,每本书后面几页也会简单讲述人物如何设定,如何从草稿开始创作。出版社还出了胡睿导演的个人作品集,也就是纯粹的画集。未来可能不只有画面呈现的故事,还有讲述人物设定的设定集、表达导演创作思路的手记等,进一步深挖“中国奇谭”这个IP。

  上观新闻:如今的典藏版里,还附赠贴纸、书签、小妖怪纸面具等。也就是说不只有书,已经开发了一些周边文创产品。看起来,似乎二维动画更容易形成文化现象。三维动画似乎不利于后续的二度创作和开发?

  杨木(《中国奇谭》分集《林林》的导演):二维手绘可控性更强、风格更多元,确实艺术创作空间更大。而三维动画受制于软件技术,目前制作三维动画的引擎、渲染器等,国产率非常低,而且需要大量程序员编程。

  皮克斯的渲染器是他们自己开发的,背后有巨大的产业去支撑。而我们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最多就是同事写一个小插件,所以三维创作被技术掣肘。

  我做《林林》时,不希望把它做成皮克斯、迪士尼的风格。为扬长避短,我将中国画中的美学特征提取并运用到《林林》当中,比如散点透视、低饱和色彩、低反差、留白,强调轮廓而非光影等,这些既带有中国美学特色,又无需太多程序员就可以达到目的。

  不过三维动画的周边产品确实不好开发,《林林》在设计平面书签、海报、展板时,一直被说难度大。就二度创作、周边产品的开发来说,二维平面形式的动画确实有优势,更容易创作衍生文化。

  上观新闻: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对平面艺术,尤其线条、轮廓更为敏感。中国观众是不是更容易接受和感知到二维动画的艺术表达?

  杨木:确实如此,三维软件本质上是还原现实的物理场景,就像西方古典绘画偏向写实居多,追求真实的质感、真实的透视关系。而中国画更偏重轮廓、线条,不强调体积、光影、质感等,用的是三元透视法。

  《林林》在制作时曾考虑过,全部使用中国画的三元透视、散点透视。但我发现全景可以,近景不行,因为三维动画就是真实的摄影,一拍就是真实的透视关系,两者是矛盾的。

  上观新闻:但各类平台上的动画爆款,似乎二维动画居多,不少都属于传统文化风格和题材,拥有更多黏性高的粉丝群体。这也是为什么平面出版物,在动画粉丝中一直深受欢迎。

  杨木:我也希望动画有更多元的可能性,而不是只追求特效、三维逼真效果。动画人需要努力,创作有更多中国独特风格的作品。这不仅需要动画的崛起,背后更是整个文化生态。

  影像在艺术体系里是滞后的,它需要文学的支持、美术的支持、音乐的支持等。否则,就很难有好的原创故事、好的画面呈现和制作。只有当音乐、文学、美术、当代艺术等都一起蓬勃发展,动画艺术才有更好的未来。

  上观新闻:国产动画的工业化水平现在怎么样?每一集导演带领自己的团队,还是说只是导演不同,团队是一样的?

  陈廖宇:现在市场上有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动画,每一部的任务不一样。有的要讲一个很长的故事,必须追求相对高效率、低成本、能够每周更新的生产模式,那就很难用特殊手法,进行试验性表达。

  《中国奇谭》幸运的是,可以花两年时间,云集11个导演,制作8部短片,每部片子十几分钟。我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一些成本比较高的特殊手法进行创作新海诚动漫特点。工业化就不是我们最重要的使命了。

  比如《鹅鹅鹅》,铅笔手绘画风,好在只有一集短片,如果这个风格要制作几千分钟的片子,导演团队可能画得手都废了。

  所以,每个作品有它适合的使命。我们体量小,单位时间成本高,可以提供一些探索性的、多元的、不同于市场其他作品的内容,让大家打开世界的时候,看到有这样的动画,也有那样的动画。

  陈廖宇:我和团队对所有创作质量进行把控,提出意见,但每一集导演有自己的创作空间、熟悉的合作伙伴。如果导演缺哪些资源,我们一起帮助解决。

  比如《小卖部》看起来是二维动画,背后其实涉及三维技术,擅长三维的《林林》导演杨木的团队帮忙解决了一些问题。我们既独立,又相互合作。每个月,我还会把导演们聚集在一起,观看各自的作品进展,互相提意见。

  陈廖宇:《小妖怪的夏天》中,小猪妖被追得躲到石头底下。《林林》里,小女孩也被追得躲到石头底下。两个导演开会时碰到一起,咦,怎么都躲到石头底下?本来想,要不谁改一改,但两个导演联系各自上下文,都觉得不用改。我就顺其自然了。

  有趣的是,网友火眼金睛新海诚动漫特点。小女孩躲到石头底下时,有弹幕写道:“小猪妖:这里有人了。”“小猪妖:这是我的地盘。”网友们的反应很有意思。

  陈廖宇:《鹅鹅鹅》的导演此前为短片做过好几版,甚至想尝试三维。一个擅长手绘的动画导演也想要突破。但大家一看他的三维样片就表示,算了吧。还有人开玩笑说:“你有黑历史在我们手上,什么时候把三维播出来给观众看看。”这是一群非常可爱的导演。

  《鹅鹅鹅》尝试三维制作时产生的一切问题,在回到二维形式时都迎刃而解。所以我还是强调,形式要与内容匹配。

  上观新闻:《鹅鹅鹅》改编自中国志怪小说《续齐谐记》中的《鹅笼书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此篇故事受到很多文人学者的推崇,鲁迅专门为此做过考据。如今“鹅笼书生”已经变成一个成语,意指幻中出幻。人心变幻无常,不可捉摸。导演希望可以让更多人重新发现中国志怪之美、中国文化之美。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故事很极致,看不懂。

  其实导演前期做过好几版,也考虑过观众能否看懂、是否讨喜等问题。前几版都不差,但我太了解他,我说:“胡睿,这不是你。”

  我的习惯是先确定人,而不是作品。我了解我找的每一位导演。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学识积累、文化结构、性格、趣味、价值观等,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在作品中。我们可以改变创作中的很多东西,但很难改变那些由“人”内在的固有特性带来的对作品的影响,这正是作品中最“真”的部分,也是他人最不可能复制的部分。

  正因为我了解胡睿,所以我知道,前几版虽然不差,但不足以体现他独特的个人风格和闪光点,想太多后,他迷失了。被我否定几次,他最终回到这一版。看起来确实有点晦涩,不是通常的电影叙事,但这才是胡睿,是属于他的个人风格。《鹅鹅鹅》取自传统文化,是传统的,但也是现代的,和当下共鸣的。

  胡睿在画面中的所有造型细节几乎都有明确的历史出处和来历。但他用的是铅笔素描的方式,画出水墨画一般的山水线条。西式素描的技巧,也能表现中国意味的人物和山水。

  上观新闻:网络平台上有不少人开始解读《鹅鹅鹅》。深挖《中国奇谭》背后的原型和创意出处,可以进一步引领大家阅读经典。

  陈廖宇:对我来说,作品好是最重要的新海诚动漫特点,观众懂不懂在其次。当一部作品离开作者被公开的时候,它已经和作者没关系了。

  互联网时代,作者和观众可以互动。网上也有人问导演,片子里有几处是什么意思。有时候导演们自己会回复。大家彼此构成了作品的存在方式。

  上观新闻:最近大家很喜欢提人工智能,在高科技时代,影视特效等一直在不断进步,向真实越来越趋近。但平面艺术,尤其是手绘风格的动画,是否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

  陈廖宇:动画的技术和创作观念发展至今,二维和三维的界限已经被打破。有的动画片制作流程是三维的,但呈现出来的画面感受却是二维的、平面的。所以我们不用纠结技术。

  你问到了艺术作品的本体价值。制作动画一定会面临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动画,而不拍成真人电影?如果找几个真人来演效果一样,那又何必做成动画呢?

  《鹅鹅鹅》找真人演出可以替代吗?我认为不能,动画片呈现的独特空间关系、画面、线条、节奏以及文字的配合,最终呈现的意境和韵味,真人表达不出来,实拍表达不出来。这就好比古诗翻译,“飞流直下三千尺”,如果外文直译,就是“有一股水流从三千尺高的山上流下来”。三千尺在外国人概念里很实。但中国人理解“三千”这个数字,理解“飞流”“直下”的状态,是充满想象力的。凭借刻在文化基因里的中文解读,我们才能够品味出其中无穷的韵味。

  陈廖宇:文化自信并不是来自贴标签,非要找自己独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或者刻意使用一些符号化的手法,不是这样。今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所有东西,不只经历了纵向时间的发展,也是全球横向空间交融的结果动漫之家图片。

  说到“中国”这个词,别总想着拿,你也是它的一部分,如果你做得好,你还往里面添了一块砖。一直从前人那儿拿,只会越用越少。

  《中国奇谭》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从前人那里拿,同时也为中国文化、为后人添了点东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英文动漫电影有哪些
  • 编辑:唐明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