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体资讯  热点

吉术斋:再造现场,随时跃入感官乌托邦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3-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我们的法则第二季

近日有关于我们的法则第二季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我们的法则第二季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我们的法则第二季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我们的法则第二季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点击(前往)进行了解>>

以上就是关于我们的法则第二季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当音乐影像制作团队吉术斋在2022年的春节以《音乐旅行春节特刊》的形式释出大量珍贵音乐影像,乐迷们纷纷感慨:这么充足的视频物料,可以再来一打!

《音乐旅行春节特刊》海报

截至目前,在微博平台,《音乐旅行春节特刊》视频播放总量达350万+,互动总量达3万+

而在《音乐旅行春节特刊》的视频物料之外,也有番外内容为你送上。本文将以文字的形式将带你系统领略音乐记录的魅力。

“硬盘”里的故事,可以从还没有硬盘的时候开始讲起。

布加勒斯特,他从台下一跃而起。他身穿金属色铠甲,亮面连裆上衣到现在来看也不过时;裤子是经典的亮黑色、九分西装裤,搭配一双白袜和黑皮鞋——他什么都没做,只是双腿叉开、双拳紧握地定在那里,融合History 与Billi Jean的经典造型足以让台下呐喊到声嘶力竭。

镜头不断正反打,时间仿佛禁止在这一刻。全宇宙只剩伫立成一座雕像的巨星,和他的七万余躁动不安的信徒们。

时间一分一秒缓慢爬过。第110秒,他缓缓取下墨镜;第120秒,一个甩头猛踢腿,头顶火花飞溅,Jam音乐起,尖叫声顿时划破光影照亮的夜空。

很多人都能抢答这个“名场面”的缔造者是迈克尔·杰克逊,这种说法其实只对了一半。

半个多世纪以来,音乐纪录片让盛大又快速的现场告别“阅后即焚”,富有才华的音乐人也不再遁形于自己的作品中。佩特认为音乐的实质就是形式,那么可以说影像构成了这些虚无缥缈的旋律最好的互文。在其中,风格迥异、生存过往各不相同的旋律主人形象也清晰起来。

随着《寻找小糖人》Searching for Sugar Man、《离巨星二十英尺》Twenty Feet from Stardom和《艾米》Amy分获第85、86、88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以皇后乐队(Queen)为原型拍摄的传记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在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上大放异彩,将包括最佳男主角在内的四项大奖收入囊中,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可以通过音乐记录影像认识一支乐队、一个歌手、一类流派或是一种文化。

纵观音乐记录史,真实和虚伪,生活琐碎的毛边和光鲜亮丽的音乐梦成为影像的一体两面。只要还有人听音乐,这些故事总能持续不断地抵达意想不到的人群,点亮着一个又一个毫无波澜的平淡日常,也激发出意想不到的能量。

【在粗粝、模糊的画面里听到】

某种意义上讲,影像作为一种内容呈现的手段出现了多久,音乐记录的历史就有多久。

那些镜头随意、画质低劣、声音粗糙的画面,却让一幕幕音乐往事灵动、鲜活起来。

从散见于影片逐渐发展为自成一派,音乐纪录片诠释着音乐,也将音乐发生的前因后果逐一定格。那些浪漫、疯狂、美好、罪恶从此溢出旋律,复写成又一种艺术形态。

音乐、音乐人被置于故事中心绝非偶然。早在摄影术刚刚趋于普及的二十世纪初期,电影人们就把镜头对准音乐表演者,试图用角色演唱时充满张力的戏剧性瞬间削弱声效缺失造成的距离感。

默片时代的终结者,艾尔·乔森(Al Jolson)也是美国百老汇的著名歌唱家。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他连续主演《爵士歌王》The Jazz Singer和《唱歌的傻瓜》The Singing Fool两部最早的半有声片。虽然仅有部分情节实现音画同步,爵士乐、爵士歌手意外地成为拉开有声电影时代序幕的一份子。

《爵士歌王》剧照

自此,配乐、音效加持,电影迎来首个大发展时代。战争阴影之下,美国好莱坞脱颖而出,影片中浮华的歌舞现场沦为一种奇观,帮助人们短暂逃离现实。“音乐人”的设定也随之退居二线,无论主角配角,一律被塑造为情愫见证者、浪漫冒险参与人一类寻常不过的角色,与其他职业没有太大区别。

《卡萨布兰卡》剧照

“专搞音乐的”音乐人重回影视中心地位,得益于音乐自身的发展演进。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摇滚之父”比尔·哈雷(Bill Haley)和“猫王”Elvis Presley的横空出世宣告摇滚乐时代到来。比起早期的偶像(比如Frank Sinatra等人),他们在音乐领域表现得更加全能,绞尽脑汁将所有的思考融入到自己创作的歌曲当中。

前者将“Rock & Roll”写进歌词反复吟唱,据说人气鼎盛时期,收音机里的所有频道都在循环播放其代表作Rock Around the Clock;后者将乡村、摇滚、布鲁斯等音乐曲风融会贯通,大胆翻唱黑人歌曲,以狂放、大胆的舞台表现方式著称,用音乐缓慢但有力地消弭了黑、白种族隔离的坚冰。

“猫王”

以他们二人为代表的摇滚先驱们不仅推动音乐欣赏通俗化,更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音乐作为桥梁,一切区隔都可能被打破。各种进步思想的影响下,听古典爵士还是嘻哈布鲁斯不再用于划分阶级、种族的三六九等,大众的音乐口味就此得到整合,人们都在暗暗期待又一个超级偶像的诞生。

与此同时,“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的浪潮兴起,一批重纪录轻编排的电影人提出“摄影机应只是旁观者”的主张:不干涉、不参与,排斥一切可能破坏原生态的主观介入。作为发起者之一的彭尼贝克Pennebaker很偶然地应鲍勃·迪伦Bob Dylan经纪人的邀约,把实践机会用于跟拍这颗冉冉升起的天才新星。

影片开头至今为乐迷们津津乐道:伴随《地下乡愁布鲁斯》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歌声渐入,鲍勃·迪伦面向镜头,随着音乐推进一张张展示写有歌词关键字的卡片,时而看向短语,时而看向观众——彭尼贝克后来在访谈中说,这是鲍勃·迪伦自己的创意;钢筋水泥的杂乱背景中,两个男人在交谈着,其中一位是艾伦·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导演挚友也是“垮掉一代”(Beat Generation)的代表人物。

《莫回首》片头

它漫不经心地打破第四堵墙,创造观众与主角、观众与对话者、对话者自身以及主角自身等多重话语体系的重叠,借由音乐人和诗人具像又略带讽刺意味的职业化表达,影片的主角、拍摄手法上至时代精神在一首歌的时间内得以全盘托出,。

最终,这部计划用于宣传鲍勃·迪伦1965年英国巡演的《莫回首》Don’t Look Back成为音乐纪录片的开山之作,我们得以随时窥视年轻气盛的鲍勃·迪伦以及他所处的美国六十年代。

《莫回首》剧照

随后彭尼贝克名声大噪,越来越多的机会找上门来。1968年,他又拍摄了《蒙特雷流行音乐节》Monterey Pop,记录下这场历时四天的嬉皮士聚会:打扮颇为前卫时髦的听众们摇累了就回到草坪上坐着躺着、嬉笑怒骂,演出来了就挤向前台,看The Who砸吉他。彭尼贝克为旧金山和洛杉矶两大城市群的乐迷在蒙特利融合交好而动容,他说:“所有的一切都是崭新的,一种全新的音乐形态正在诞生。”

印度西塔琴大师拉威香卡(Ravi Shaker)在音乐节上的表演现场

进入七十年代,音乐纪录片开始涌现。彭尼贝克仍在孜孜不倦地拍摄,故事的主角换成大卫·鲍伊(David Bowie)。除他之外,创作者们也纷纷意识到,音乐可以这样玩。其中当然少不了英伦摇滚狂潮的缔造者,披头士(Beatles)。

其实在此之前的1964年,公司为进一步扩大乐队影响力,为四名成员量身定制喜剧电影《一夜狂欢》A Hard Day's Night,目的在随影片推出电影的原声大碟。由于其中不少对白和情节都取材于乐队成员的日常生活,乐迷戏称这支影片为“团综鼻祖”。

1970年春天,披头士发行新专辑《往事随风》Let it be和记录专辑制作过程的同名电影。要想深入了解这支伟大乐队为何会走向解体,这些影像恐怕是最好的侧写。

《往事随风》海报

设想一下,一个“貌合神离”的头脑风暴会议,没有调停者,有组员尝试统领全局,有组员觉得自己的意见总被忽视,也有组员谈着恋爱一心划水,唯一一个想好好完成工作的“学霸”小组长忙得团团转。这种无力感最消耗人的斗志,即便他们是披头士也很难克服。

裂痕愈来愈清晰,记录终止于他们在公司屋顶进行的“快闪”live。围观的民众驻足挤成交通阻塞,以此为圆心,附近的屋顶上挂满了人。

The Beatles“The Rooftop Concert”现场

其实数以亿计的观众“挂”在网线上。

其中有个叫陈信宏的台北男孩深深为旋律跃出音符、鼓舞人心的力量所振奋,在二十多年后创办了一支乐队,取名为“五月天”。2005年,他们效仿披头士举行了“头顶天空升空”演唱会,从白天唱到黑夜。

五月天头顶天空升空演唱会现场

2014年,吉术斋也在公司的天台搭建了一个醒目的黄色场地,邀请了诸多乐队拍下了“天台不插电”的特别现场,而这个现场企划也来源于披头士1969年在苹果公司屋顶的那一场场演出。

这都是后话了。

旅行团《于是我不再唱歌》吉术斋“天台不插电”现场

“导演队”的佼佼者不能不提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他在1976年拍摄了大牌云集的The Band乐队告别音乐会,《最后华尔兹》The Last Waltz。为此他写了200多页的剧本,亲自参与舞台设计并和摄影师确认了每首歌的歌词,以便更精准地抓住每一个精彩时刻。

《最后华尔兹》海报

斯科塞斯对音乐记录的热爱延续到二十一世纪。他拍摄了介绍非洲与布鲁斯音乐的《宛若归乡路》Feel Like Going Home(2003),还接棒彭尼贝克,以《没有方向的家》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更全面地讲述了鲍勃·迪伦1961至1966年间的音乐历程。

“直接电影运动”的热潮褪去,纪录片的艺术性逐渐被承认。在音乐领域,先锋艺术家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签下地下丝绒乐队(The Velvet Underground),将其纳入自己扶植先锋艺术、实验电影、迷幻派对的平台“工厂”(Factory)。在这里,他拍下《地下丝绒与妮可》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也是这支传奇乐队唯一的记录性质影像。

《地下丝绒与妮可》剧照

长镜头、大特写、摇晃不止的画面,搭配专辑封面上符号性鲜明的波谱香蕉,安迪·沃霍尔带领乐队开创了先锋艺术实验与流行文化之间的生产性互动。视觉表征肆意掩盖内涵,主唱里德(Lou Reed)不时充满挑衅意味地看向镜头,像在嘲笑所有人。

《地下丝绒与妮可》专辑封面

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走得更远。他们以作品中的哲思和现场演出效果见长,影像早已成为他们观念输出的利器。从《月之暗面》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到《迷墙》The Wall,从庞贝古城的圆形剧场到柏林墙下,平克·弗洛伊德把身份认同、教育规训等一系列存在主义困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与其说他们在“拍”纪录片,不如说他们在完成一场艺术实践。音乐、影像是不同的载体,平等地为想要传递的理念服务。音乐记录的价值得到新一轮挖掘,透过这面五彩斑斓的镜子,我们看见了镜中的自己和身后的现实。

《平克•弗洛伊德:庞贝古城现场录音纪录片》剧照

【那些流动的“决定性瞬间”】

从内容出发,音乐纪录片在国内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它们有的关注现场,有的聚焦人物,有的传递信息,有的呈现过程。

无论基于怎样的侧重,这些影像都捕捉到一个又一个属于音乐的“决定性瞬间”。

它们被创作者以某种逻辑串联,讲故事的同时,灵光浮出水面。

大洋彼岸,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加入记录音乐的行列,音乐纪录片正在成为纪录片的又一经典范式,也是好莱坞歌舞片时代以降,电影与音乐又一次伟大联姻。

目光转回中国。

1956年,比尔·哈雷为宣传Rock Around the Clock拍摄的同名电影《摇滚不停》在西方世界引起巨大骚动。人们为这种新乐种所震撼,据说不少年轻的观众观影后久久不愿散场,被赶出门又聚集到别处继续胡唱乱跳。

《摇滚不停》剧照

文化事业正在快速腾飞的中国也关注到了这则讯息,《人民日报》于1956年10月7日刊登《“美国生活方式”的杰作》一文点评此现象:

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摄制的号称美国目前最流行、最充满所谓“青春活力”的色情狂歌舞片《阿飞舞》,最近在英国和其他国家放映时引起了巨大的骚动。这部电影穿插着糜烂的恋爱故事,以一个乐队演奏美国最富有强烈的刺激性的舞曲和发疯似地把人从头上和胯下甩来甩去的恶俗的“阿飞舞”,来煽起观众歇斯底里的狂热和冲动。

国人不识摇滚乐,只能根据旋律特性和表演者的动作将其命名为“阿飞舞”。仅讨论文章的音乐立场,不难看出西方音乐之于中国存在脉络上的错位。共通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其表现形态的本土化更不能粗暴嫁接,否则就会水土不服。

八十年代,西方文化终于漂洋过海,极速涌向这片古老又年轻的土地。也是他们率先嗅到变革中的东方古国非同寻常的气息,大批国外导演对这里产生了浓厚兴趣。世界级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作为首个来华演出的音乐家,他的中国之行被全程记录。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海报

这部《从毛泽东到莫扎特》From Mao to Mozart: Isaac Stern in China 最终拿下第77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此时国内的创作者们来不及把握大环境的动向,正在积极地、不遗余力地新陈代谢。

八十年代末,唱片工业的蓬勃催生了一批主流音乐明星。而文化上的认同也带来个体意识的觉醒,崔健站上时代潮头。1986年,他在北京工人体育场演唱的一首《一无所有》,被公认为中国摇滚乐的诞生标志。紧接着郑钧、许巍、唐朝乐队续写辉煌,摇滚乐在中国一时无两。

这股风刮遍中国大地,也吸引了台湾音乐人张培仁的目光。从唐朝乐队到“魔岩三杰”,他缔造了不可复制的1994年红磡一梦,而摄影师高原让这场梦在每个摇滚青年的脑海里都发生一次——她带着相机见证并记录下全程,是内地独一位。

那时候20多岁,日子就是起床、吃饭、找朋友玩、拍点东西,晚上去看演出或者去谁家瞎侃,玩累了回家睡觉。其实就都是那帮人,每天肯定都在一块儿。天天都挺高兴的,我爸会主动给我生活费,没钱了就问我,用钱吗,一次给一两百。那时候对未来的想象,也就是结婚生小孩,然后有一帮玩得来的好朋友,就这么简单,没了。

采访中,高原用言语还原了被后来人比喻为“黄金时代”的日子,她觉得自己没有那么明确的介入意识,只是他们“举着相机跑来跑去的朋友”。所以最后三个小时的演出,只录下一个半小时,剩下的影像为什么遗失——这些问题高原自己都回答不上。

拍摄距离如此之近,“得益于”当时玩摇滚乐贫穷边缘但自由散漫的氛围。这些精疲力竭、郁郁不得志又浪漫诙谐的酷,回望时才会意识到遥不可及。

窦唯身着西装开场。张楚穿着格子衬衣坐在高脚凳上,默默唱到《蚂蚁》才站起。到何勇登场,把演出推向第一波高潮:“香港的姑娘们,你们漂亮吗?”……语言苍白,影像带领我们重走那一瞬的疯狂。

张培仁写到:

没有一场演唱会像这天一样,没有熟识的偶像,没有华丽的衣裳,甚至没有人带着香港演出中惯见的哨子和荧光棒,他们空手而来,这是一个没有人见过,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的演出。红磡体育馆历来严格的规定组织不了上万名决心要站起来的观众,他们用双手和喉咙舞动、嘶吼,他们用双足顿地、跳跃。

红磡演出排练中

梦醒,张培仁回到台湾,怔怔的年轻人们纷纷销声匿迹。

但余韵尚存。进入新世纪,以北京迷笛音乐学校、位于北京西北五环的树村为代表,受其影响下更具草根性质的地下音乐默默滋长蔓延。独立导演孙志强在千禧年前后,间隔四年分两次赴树村拍下此地北漂音乐青年的生活样态,命名为《自由的边缘》。以今天的眼光,这两部仅由人物采访集合而成的影像,根本算不上音乐纪录片,却很直观地反映了物质生活匮乏、外界鄙夷的目光下,新一代热爱音乐的年轻人如何自处。

《自由的边缘》影像截图,可见当时青涩的独立音乐人们对镜头十分陌生

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相信自己能特别牛逼。

——雄心勃勃的新人鼓手说。

你为什么选择树村?

第一,我也喜欢摇滚乐,第二这边房子特别便宜,这边还有一些朋友。

你自己想不想玩摇滚?

我以前做过,特别小的时候,不行。死路一条。

那你家人支持你么?

还行吧。

——迷茫的人也不在少数。

而渐趋完备的迷笛现代音乐节全记录才真正意义上全方位呈现了一场具有现代属性的音乐表演盛会是如何办成的:舞台搭建、场景布置、乐手集结、歌迷入场直至演出终了。如果连着看《自由的边缘》和《2002年第三届迷笛现代音乐节》,还能发现许多熟悉的身影。或许,懵懂的音乐人们“稀里糊涂”的成长过程,他们自己都未必有影像资料记得清楚。

2001年迷笛现代音乐节上的舌头乐队

“麦田守望者”、“新裤子”、“地下婴儿”的“北京新声”到Snapline乐队、“嘎调”、“刺猬”等“北京超新声”,通过互联网,零零星星还能打捞起旧时音乐记录的余晖。时至今日,一代人与过去的时代一同谢幕,又一代人迈着新时代的步伐走到台前,流行大潮已经到来。中国各类音乐节遍地开花,音乐综艺层出不穷,音乐纪录片也有了更专业的团队接棒。可喜的是,人们仍在浩如烟海的影像当中,觅得灵感和洞察的火花。它们大致可以被分为以下四类:

1、聚焦现场

“如果音准不对,人们会说琴松了,走音了。其实并非走音,而是这些自然的物质,正在拼命挣扎要回到过去的形态。”谈到现场演奏中的意外,坂本龙一在纪录片《坂本龙一·终曲》中这样说。

音乐不同于宇宙中任何其他声音,它完全人造,即便采样自然,也是注入主观意志之后的编排。因此音乐在产生的那一刻,就被用来传唱的。无论是否有灯光、舞美,任何音乐的现场都独一无二。

这也是本雅明等人眼中通向艺术的桥梁,为捍卫这种唯一性,他们批评电影工业制造机械复制品,让大众在目不暇接中分心。但他们也承认,机械技术可以让“原作”传送至本来永远无法到达的远方。

尤其今天,完成更纯粹的作品前,首先要被发现。观看设备与拍摄技巧的共同进步强化了移动终端上观影的沉浸感,音乐人与乐器、与观众以及音乐人与音乐人之间的关系经由镜头语言重构,产生全新的表征。

虽然无法亲身见到音乐人,但镜头提供了更亲密的视角。2020年,在万能青年旅店的「造访万能青年旅店」线上直播中,吉术斋在乐队的返场曲《揪心的玩笑与漫长的白日梦》里加入了一段长镜头,打造了一种如梦似幻的视觉效果,而在屏幕前跟随画面观看演出的观众,似乎真的见到了在云端抽烟的形象。

由吉术斋拍摄与制作的万能青年旅店《揪心的玩笑与漫长的白日梦》live长镜头

视觉上的效果往往对任何其他感官维度来得直接,其影响范围的深度和广度不容小觑。比如近几年来大火的各类音乐竞演节目,在介绍某些大众“名不见经传”的音乐人时,现场演出实录当然是“学院派”、“摇滚”、“朋克”、“实验”、“复古”等标签的最好注脚。

综艺《乐队的夏天》截图

2、聚焦音乐人主体

以现场为基础,一类纪录片致力于挖掘音乐参与者个体或群体的生存境遇。如果拉长时间尺度,大大小小的变化方可尽收眼底。

从树村走出,痛仰乐队在即将迈入第十年之际发行《不要停止我的音乐》,引起一众资深乐迷哗然。“变味了”,这是对创作者最戳心的指控,似乎等同于说,你们背叛了曾经的自己。

“如果我们为了保有乐迷而违心延续那种风格,那才是不摇滚。”他们不惧质疑。2015年,痛仰乐队举行为期30天的12城大巴巡演,吉术斋全程跟拍,制成纪录片《不期而至》。

《不期而至》海报

虫鸣中,高虎喃喃自语:

人是感性的、感知的动物。

不是说一味地软或者弱,他可以有这些东西,但他也有刚硬强劲的一面。

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不愿意离开的歌迷在舞台下大喊着“就一首”、“就一首”。海边露营,对坐到篝火燃尽,天空鱼肚白。乐队吉他手宋捷从树上小心翼翼地、有些笨拙地滑下来,面对镜头说弹琴是自己的倾诉欲的出口:愿意一直这么下去,也会一直这么下去。背后是风吹动绿树,摇曳着沙沙的空响。音乐人的一天是怎样的?文字描写难免干瘪、空洞,一个头戴式镜头就可以搞定,借由高虎的视角,我们开启作为痛仰主唱的一天。更大舞台、更高规格的剧院舞台与更自由、更独立的livehouse之间的抉择。

这些片段足以证明,转型后的痛仰渐入佳境。

3、科普

以介绍、梳理某类音乐流派或“工种”为导向的纪录片相对少见,如果想全面了解音乐的各个属性,这些影像提供更加便捷的窗口。

比如梁欢自编自导《音乐的秘密——讲述音乐制作和中国音乐幕后的故事》,以“一首歌是怎么做成的”这个乐迷们都会好奇的问题切入,科普音乐制作的全过程也讲述了各类幕后工作者的入行故事与生存现状。其中不乏“刘效松带着京剧院团组织介绍信赴西班牙进修”一类的重量级嘉宾趣事分享,只言片语却无比鲜活地勾勒出千禧年前后,前辈们开疆扩土、带领华语乐坛大步向前的黄金年代。

《音乐的秘密》截图

4、以某一具体事件为线索

这类纪录片跳脱了“音乐人-幕前-幕后”的常规叙事逻辑,以事件为核心展开铺陈。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音乐人小河发起的公益艺术项目,寻谣计划。从北京的胡同到上海的弄堂、杭州的小巷再到2021年开始的北方行,寻谣者们四处寻觅着散乱在城市记忆中的童谣。

当熟悉的旋律被更年轻的一代人用他们的方式奏响,人们在公园、山间、小院里,随意地站着坐着,轻声跟唱。小河和他的友人们用音乐深入到地方的文化脉络中,与当地居民一起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浪漫瞬间。这些也都影像记录了下来,跟随他们寻谣的脚步,持续更新中。

小河寻谣中

【如果声音留不住】

你的生命并未在人们的耳朵里鸣响,你为他们默默地生活着。

——尼采

唯有在他人创造的美中存在安慰,在他人的音乐,他人的诗里。

——扎加耶夫斯基

简单回顾国内外音乐纪录片的发展史,可以发现越来越多音乐人跳出旋律藩篱,拥抱多种样态的内容表达。鲍勃·迪伦、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等人都明确表达过拒绝阐释和解读,却无一例外,欢迎镜头的跟随。

音乐纪录片在国内起步尚晚,近十年内却有了相当的进展。当这些随意抓取或精心设计的影像被重新整合、编排,我们看到了音乐的各个切面。

它是一个容器,兼具载体和本体的双重属性。

由吉术斋拍摄与制作的《七千里又怎样》纪录片截图

影片《七千里又怎样》记录了惘闻乐队的尼泊尔之行,这是他们偶然前往加德满都参演震后公益演唱会的故事,也是音乐作为桥梁,连结起跨越国境线、相距七千里的两地人的故事。

音乐是起因,是目的,也是媒介。乐队成员包括全体摄制组都深深震撼于当地人民生活的热情,他们辗转尼泊尔的唱片行,很意外地发现当地音乐人早已将电子乐和民族音乐完美融合。

2016年,拍摄团队吉术斋与惘闻在尼泊尔短暂地停留了三天,在这短短的三天中,大家看到了灾难与苦痛,也感受到了希望和信仰。每个人,每段旋律,每句歌词,每次演出都可能成为他人迷惘无助时的借力点。这也是片子拍摄于2016年,时隔四年才释出的原因。导演希望这段充满“意外收获”的旅程,能在特殊时期安顿人心。

当人们谈及音乐,谈及爱与和平时

音乐,我们演奏的音乐会提醒你

你是人,而非动物

你们和动物不同

由吉术斋拍摄与制作的《七千里又怎样》纪录片截图

它是个体的,又带有无法磨灭的时代印记。

镜头里,“重塑雕像的权利”乐队(下称“重塑”)去往欧洲,等待他们的是对中国音乐倍感陌生的十一万人。当狂放急速的吉他、贝斯、鼓点搭配高频次、尖锐的声音效果,台下密密麻麻的深邃五官开始舒展,不少人停下交谈,扬起脑袋,目不转睛。

由吉术斋拍摄与制作的“重塑雕像的权利”2017年欧洲巡演纪录片《喝彩之前》纪录片截图

时间跳到2017年12月26日。酣畅淋漓地演完,乐队回国后要面对的第一件事却是排练室意外拆除的现实。他们当然也深陷历史之中。

它忠于现实,也因为创作者的介入,具有难以避免的主观性。

Wes陈带着“什么是trap”这个问题,去往成都、重庆分别采访CDC和Gosh两大说唱厂牌的成员时可能早就料到,这样的安排很可能让这支被命名为《川渝陷阱》的纪录片谈论的不是“川plus渝”而是“川vs渝”。

纪录片《川渝陷阱》截图

4年后,谢帝、L4WU合作了一首歌也叫《川渝陷阱》,开头专程找来Wes陈录了一段口白提醒大家,上一个《川渝陷阱》只代表他们的2017。2022年的Gai已不再是把江湖、道义挂在嘴边的“gai爷”,Bridge脱下印着XXXTentacion的T恤、收起脏辫,站上卫视综艺的舞台。现在回看,影片记录的这批“未来之星”籍籍无名时自命不凡、明里暗里“互相攻击”的青涩时刻,实在饶有一番风味。

同为说唱歌手,Jony J在说唱潮流席卷主流社会时没有选择就着人气乘胜追击,转而到泰国闭关,着手准备新专辑和在南京体育场的巡演——仿佛那个夏天没有存在过。

由吉术斋拍摄与制作的《玩世不躬》纪录片截图

梵高想做艺术,而不是艺术家。只有动机商业不商业,音乐就是音乐,音乐是无辜的。

抒发跟记录都是艺术起源。

津导是个骗子……七年前他拍我的时候和七年后他拍我的时候,好多东西不一样了,但好多东西都一样。他说不会再拍我了,这不又来了!

讲着“大道理”的Jony J和导演张津菘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他相当主动地借影像自我反思,影片里的好多话更像说给他自己听的。

你期许的是一台完美的演出,有时候意外反而造就了别样的风情。

2014年,“新人歌手”张曼玉加盟草莓音乐节,在万众瞩目之下贡献了两台极其“灾难”的车祸现场。尤其她在上海的舞台首秀,开场前,各种新闻通稿用“沈黎晖为其组建了一支全新乐队”、“闭关训练”、“准备时间长达七八年”等字眼把乐迷的期待值拉满,导致现场乐迷拍摄上传的视频评论区,恶评如潮:“女神走音”、“还是回去演戏吧”……

舞台来到北京,开唱前,张曼玉说了这样一段话:

大家好,北京好!

非常地高兴今天可以站在这里为你们演出。

虽然我上一个演出在上海,不是那么理想。

走音走得蛮多的。

(笑)

我昨天也百度了一下,怎么在草……

我用拼音,因为我的电脑打不了中文。

可能我拼得不好什么的,我就打了进去。

“怎么在草莓演唱会不走音”

可是……查不到,没有出来。

我不知道是我拼音拼得不好,还是没有发生过,所以这个资料还没有放上网

所以今天还是会跟前天一样,会是走音的

可是,我会努力

我演的二十多部戏也给人说花瓶,所以给我二十个机会吧

我应该可以的

好,我们开始!

这首《This Bitch Called love》毫无悬念地,低音不稳,气息不足,主歌副歌衔接干瘪。但就是这样的声音之下,Maggie跟随节奏自由摇摆,风中凌乱着的头发丝都自带气场。唱到最后她彻底嗨了,外套一脱,随手扬下。

由吉术斋拍摄与制作的张曼玉《This Bitch Called love》草莓音乐节现场

“天呐,她真的太棒了!”更清晰的视频里,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评价。配合影像,这台演出才是完整的,我们听的不是音准、不是技巧,是作为音乐圈新人的金马奖、金像奖双料影后站上舞台,展示自我的潇洒和畅快。

更妙的是,它们被反复咀嚼的过程中,还会有新的创造力从中生发。

前文提到,安迪·沃霍尔是唯一真正记录过“地下丝绒”的人,如今的更多人谈论他们也就止步于音乐人布莱恩·伊诺(Brian Eno)那句“他们(“地下丝绒”)没有卖出过几张专辑,但每个买了他们专辑的人都组建了自己的乐队。”

于是2021年,《地下丝绒与妮可》发行五十周年之际,托特·海因斯(Todd Haynes)在广泛收集“地下丝绒”吉光片羽的基础上,推出纪录片《地下丝绒》The Velvet Underground。海因斯延续自己以往的叙事风格,影片更像是他整合各方素材后完成的一篇关于“地下丝绒”的影像研究报告。

无论安迪·沃霍尔曾在日记中抱怨主唱里德的不配合是否属实,“地下丝绒”的商业失败与他们的影像资料缺失是否互为因果,熟悉的旋律响起,这些片段足以把我们拉回艺术最灿烂最自由也最颓废最虚无的六十年代。

影片中,安迪·沃霍尔的“工厂“

新冠疫情肆虐后,音乐人们窃窃私语的隐忧已经成为既定现实下,大范围讨论却难以得到解决的实际问题:如何重返现场?

2020年4月19日,欧美音乐人率先举办#TogetherAtHome#『同一世界: 团结在家』居家慈善演唱会,利用互联网把音乐现场带回世界。不到一个月,国内乐坛便以“相信未来”在线义演响应号召。

抛去精美绝伦的舞美、灯光,一把吉他、一架钢琴,所有音乐人删繁就简回归了音乐最本源的也是最纯粹的形态。分散在各地的观众,借影像和实时评论紧密相连。

前所未有的恐慌和疏离弥漫,音乐似乎成了最有效的安慰剂。自4月20日倡议发出起,到5月10日收官,“相信未来”在仅仅20天内便宣告完成。吉术斋团队应邀参与了全程的后期制作,包括素材整理、剪辑、包装等工作,希望通过呈现出优质的视听内容,吹散疫情笼罩在每个人心中厚厚的阴霾。

“相信未来”在线义演中,老狼、万晓利、苏阳、张玮玮、马条、郭龙合作翻唱罗大佑《恋曲80》

音乐现场也随即走入2.0时代。

由吉术斋拍摄与制作的汪峰《光明》2014年鸟巢演唱会现场(音乐现场1.0时期)

技术方面,新兴科技正逐步进入演出的舞台呈现。比如2021年4月24日的“硬地围炉夜·网易云音乐盛典”上,王嘉尔演绎新歌LMLY时,引入XR技术,将歌曲中复古又充满未来感的香港融入舞台,形成令人眼花缭乱的视觉体验。

由吉术斋拍摄与制作的王嘉尔《LMLY 》“硬地围炉夜”现场

没有观众,某种程度上反倒让现场有了更多元的选择。惘闻乐队在2020年6月举行的“五千个在哪里”线上音乐会,场地选在了阿那亚艺术中心的环形剧场,并根据这里特殊的声学特点改编了旧作,让观看演出的乐迷们欣喜不已。还有Mandarin乐队把舞台搬到大树下,日出海边,“新裤子”乐队把舞台搬进改造过后的便利商店……

由吉术斋制作的Tree - mandarin乐队不插电音乐现场

选题上,普通人的音乐故事同样值得关注。FigureVideo记录下痛仰乐队赴贵州海拔最高、最偏远的海嘎小学,与校内学生摇滚乐队同台演出的始末,音乐的力量在充满生命力的孩子们身上得到最具像的体现。

痛仰乐队主唱高虎在海噶小学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音乐纪录片在国内仍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多数传播是既有粉丝或音乐发烧友的内循环,影响效果和范围就大打折扣。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记录的价值会慢慢被发现并验证。

1993年,涅槃乐队(Nirvana)应MTV邀请制作不插电演唱会:“演出前一天我们还在讨论,会不会像傻子一样坐在那里,可是当镜头慢慢摇过来的时候,感觉来了。”

Nirvana 在 MTV 不插电演唱会现场

关于这场演出的解读太多太多,无论科本Cobain真正想说什么,这句描述足以瞥见镜头不容小觑的力量。它可以留住美好,也可以掀起巨浪,把一个人变成一种现象,把一出好戏景观化,让镜头对准的主角在现实和理想中反复横跳、难能自处,镜头外人们只愿意紧握片刻的欢愉,不再关注真实世界。

辩证看待影像,这值得所有人警惕。当悲剧发生,所有人都是加害者,也没有人是幸存者。

主动利用影像而不是被影像记录或许是一种打破楚门的方法。拍摄《地下丝绒》的托德·海因斯曾以六个不是鲍勃·迪伦的人拍出了又一部鲍勃·迪伦的传记电影《在别处》I'm Not There。据说老爷子看完不置可否,默默把音乐版权费给海因斯省了。

影像除档案性质以外,其与音乐结合后可能制造的新艺术形态是不容忽视的一股潮流。比如坎耶·维斯特(Kanye West)举行的盛大试听会,当晚共有330万人通过同步在线观看侃爷一身红在白茫茫舞台中央随音乐自然游走,创下了Apple Music TV有史以来的直播观看纪录。是的,先锋的音乐人们早已跳出传统MV、打歌现场、宣传片的藩篱,将视觉效果结合歌曲概念、专辑意境发挥到极致。

Kanye West《DONDA》专辑试听会

最后,如果要说有什么意外之喜,以音乐、音乐人为记录出发点的影像,同样也见证了那个年代,每一个听音乐的普通人。

也就是我们。

镜头扫过,我们中有人仰着头,生怕错过舞台上的任何细节,有人随鼓点摇头晃脑,热烈地和陌生人pogo、拥抱;有人眼里闪着泪光,任汗水在脸庞流淌,有人唱得很卖力,背歌词的流利程度不输主唱。

谁会嘲笑那些“疯疯癫癫”的乐迷?平庸日常能被片刻点亮是何其有幸的一件事,更何况,被鼓舞、救赎、刺痛、警醒的人中,有的找到了灵魂伴侣,有的想明白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的打算效仿偶像、甚至成为了又一经典,有的举起摄像头、记下这些画面并影响到更多人……

2000年,罗大佑前往上海开办自己的首场大陆演唱会“恋曲2000”。北京到上海的高铁十年后才会开通,一列绿皮火车载着目光炯炯的青年们前去朝圣,据说车厢里的人们高唱着罗大佑的歌,彻夜未眠。

拍下这些片段的是时任央视纪实类节目编导的李伦,他也是罗大佑的歌迷。到场者有歌手崔健、演员梅婷、歌手那英、作家许知远、《读库》创始人张立宪等响当当的名字,虽然当时的很多人都还只是罗大佑众多粉丝中普普通通的一个。

音乐凝聚起一代人热切地相互问好。以此为起点,他们分散到各行各业,继续影响又一代人。

演唱会的最后一曲是《明天会更好》,开唱前,罗大佑决定放下麦克风:

这歌我就不唱咯

我们会有字幕

大家愿意的话跟我们一起唱

也许有一天

几年以后

你会说

罗大佑帮我伴奏

我唱的《明天会更好》

我们先试一下

根本不用试。前奏响起,人声鼎沸。

一则来自正文中出现多次的“吉术斋”的后记:

现如今在内部和外部环境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音乐行业已然处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音乐影像制作团队吉术斋想与大家一起回顾盘点关于音乐纪实影像的历史故事,寻找那些大家记忆中的共同回忆,在此期间,也深切地感受到影像和音乐本身一样,能够跨越时空的制约,传递出更深远的价值和意义。未来,吉术斋也将会继续秉承“用影像记录时代的声音”这份理念,以影像为载体,寻找更多元创新的手段方法,努力在内容的当下传播和历史长期价值之间找到平衡点。

孙吴贴吧 http://www.cityruyi.com/lm-3/lm-4/22404.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我们的法则第二季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