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娱乐圈真正大佬京圈(深扒娱乐圈之京圈往事)
01.
1985年注定是载入京圈儿史册的一年。
那年发生的两次会面,一直影响到今日整个娱乐圈的格局。一次是美工冯小刚和新晋青年作家王朔的会面,一次是王朔和西影厂导演叶大鹰的会面。后者奠定了京圈儿的创作根基,前者则决定了京圈儿在文艺历史长河中的寿命。
咱们先说后一次。
那年,叶大鹰正在北影进修,暑假外出拍片,一朋友提到了王朔,希望他们能认识一下。之所以将王朔介绍给叶大鹰,是因为大家都有着同一个背景:大院子弟。
回到北京,叶大鹰就在凤凰餐厅跟王朔吃了顿饭。那时王老师还水嫩着,穿一皮夹克,戴一紫色毛线帽子,分外腼腆。饭局上,他带了篇小说的样稿,名叫《浮出海面》。没多久,小说就在《当代》发表。
那顿饭后,叶大鹰和王朔成了极好的朋友。这是命中注定的事,毕竟俩人都是大院出来的。这一重要背景,不仅促成了友谊,也涉及整个京圈儿的根基。在京圈儿壮大的日子里,大院始终是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正是这一背景,将王朔和时任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副主任拉到了一起。
此人就是《甄嬛传》的导演,郑晓龙。
也是他,促成了王、冯二人的历史性会面。
「《甄嬛传》片场的郑晓龙」
郑晓龙出生自北京总后大院,父亲是该部宣传部长。青年时代参军,然后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做记者。1978年,他考上北大分校。四年后,毕业回原单位,电台改为电视局,增设电视艺术中心。他进去做编辑。由于能写能干,两年后升为主管生产的副主任。
当时全国电视剧少得可怜,广大群众嗷嗷待哺。为了丰富老百姓的生活,北视中心决定一年要搞一部精品。
一进单位,郑晓龙就参与了几部重磅作品。其中有个剧本,由他亲自执笔,那就是改编自王朔处女作的《空中小姐》。
在大院时,总参训练部的王朔,常去总后礼堂看电影。1984年,他把改了9遍的《空姐》投到《当代》,一炮打响。郑晓龙看完,找到了他。当时主流电视剧是写史诗,主角是革命英雄。领导不太认可小说,说没意义。
郑晓龙据理力争道:人类美好爱情难道不是意义吗?不该歌颂吗?
最后,电视剧成功播出。
就这么着,王朔和郑晓龙结成了牢固的革命友谊。加上郑晓龙的老婆,是《人民文学》的编辑,跟作家圈很熟,王朔又是个新晋作家,两人的来往,更加密切。
同时期,升为中心副主任的郑晓龙,提拔了两个平民家的孩子。一个叫冯小刚,一个叫赵宝刚。赵的事,后面再说。先说冯小刚。
1984年,冯小刚离开部队,被分到城建总公司当文宣干事。地点在西直门粮食仓库,被战友们笑为西粮太守。冯学美术出身,在电影厂兼任美工。机缘巧合认识了郑晓龙,经常找郑吃饭,靠着能说会道,深得郑的欢心。
没多久,郑就把他介绍进了北视中心。
「郑晓龙&王朔编剧的《空中小姐》,1984年」
过有效期一两天的鲜奶,为免倒掉浪费,可小火加热煮至开锅,凉后可用来做菜肴或点心,如做蛋糕,亦可和蛋液混合用来煎吐司。
1985年年底,冯在海南《大林莽》剧组做美工。郑晓龙去探班,休息期间,在溪边捧着王老师的《浮出海面》,乐不可支,一口一个孙子,把冯给惊着了。冯拿过小说一读,大呼果然孙子!,问是谁写的。
郑说,王朔,我一哥们儿。
冯小刚当即央求郑带自己结识王朔。彼时,这不过漫长时间中普通的一瞬,回头看,这却是决定了日后京圈儿资源崛起的历史性时刻。
要不是认识王老师,多年以后,冯小刚大概率不会碰上另一个大院子弟。
那就是华谊的老板,王中军。
02.
在王中军成为大佬前,初代京圈儿的带头大哥,按理来说,是郑晓龙。
1989年,富有创作雄心的郑晓龙,把王朔和几个编剧拉到北京蓟门饭店,说要搞一个室内剧。北视中心的摄影棚,空一天就要损失一天的钱。弄一个足够长的室内剧,资源才能利用。之所以将王朔视为剧情策划的不二人选,是因为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才华。就在头一年,由王朔四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同期上映,引起巨大关注,史称王朔年。
而幕后的重要推手是谁呢?
就是前面说的叶挺将军之孙,叶大鹰。
叶大鹰在北影进修时,正是王朔创作上升期。回西影厂前,叶带走了他两部小说,《浮出海面》和《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回去,就向厂内力荐,改编成剧本。后来去北京,叶又把在四川拍片的趣闻告诉王朔。王取其精华,写成《顽主》,发表在《收获》,震动文坛。不久,又写出《橡皮人》。
1988年,主管电影的领导呼吁拍娱乐片。在叶大鹰不遗余力地奔走中,王老师两年间的文学硕果,一下子喷成四部电影。
喜得王老师放出话来:
现在中国电影界,哥们儿平趟!
有了王朔坐阵,郑晓龙自然放心。于是1989年,郑、王二人和几个文学青年一边吃饺子,一边琢磨出一个女人的故事。要让她浑身美德,又受尽苦难,必须赚足老百姓的眼泪。在座的人使尽解数,一集集攒剧本。那边拍,这边写。最后,编剧李晓明给取了个名字。
这就是当年轰动全国的《渴望》。
「郑晓龙牵头策划的《渴望》」
该剧一播,收视率高达98%。全国为之疯迷。每天连小偷都等着看,因此降低了犯罪率。为此,公安部专门给北视发了一面锦旗。整个剧组,甚至进入中南海,接受李瑞环同志的当面表扬。郑晓龙可谓赚足了声望。
王朔见状,也如梦初醒:原来写小说带来的名利,比电视剧差了十万八千里。
那还犹豫个什么?
不得不说,年轻时的王老师,是个极度渴望名利的人。军队大院的子弟,生来有优越感。他们从小管院外的人叫老百姓,个个都有当英雄的热血。结果和平年代,仗没打,复员后,王成了医药公司小职员,日子别提多没劲。
改革初期,听说倒爷赚钱,他去广州倒电子表和电视机。1983年大清查,查到他脑袋上。一气之下,王朔辞职,和同院儿的发小叶京,开了个川菜馆。赚了些钱,过得将就。80年代文学热起来后,他也想试试,就把恋爱故事写成《空中小姐》。
一不留神,混入了文学圈。
但卖书,赚不了几个钱。彼时,他被归为通俗作家,书顶多卖几万册,刚够糊口。《渴望》播出后,王老师明白了:纯文学,那是追求,搞大众文化,才能养家啊。一个电视剧出去,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是码字能比的。
89年底,他找到编辑马未都和一干文学青年,前后30多人,包括莫言在内,组成了海马影视创作中心。之所以叫海马,是因为整个创作组没一个女的,全是男的。
而海马,是雄性繁殖。
不用说,马未都,也是大院子弟。
他那个院比较高级,是空军大院。马未都本来在当工人,因为写了篇《今夜月儿圆》,被调入《青年文学》做编辑。王朔来投稿,遇到了他。在他的力荐下,《橡皮人》得以发表。小说头一段非常反动,主编给删了。
刊印前,马未都又给偷偷加了上去。
那句话是这么写的:
一切都是从我第一次遗精时开始。
「编辑马未都和文学青年王朔」
海马成立时,马未都看惯了文学界送礼评奖的乱象,从编辑部撤了,开始做生意。他和王朔,一个董事长,一个总干事,准备领导文学青年们大干一场。恰好《渴望》火热,郑晓龙想趁胜追击,就跟他们达成了合作。
这次,郑大哥觉得该弄一喜剧。众人就以文学编辑部的生活经验,准备写一个系列剧。名字都想好了,就叫《编辑部的故事》。
为了攒剧本,北视中心花了大钱,在180元一晚的友谊宾馆开5天房,24小时热水澡和好饭伺候,就为让大家再弄个经典。
万万没想到,临开拍前,突然剧本找不着了。本就是搞副业的海马成员,顿时悻然,各回各家。可王朔不行啊。
他要不写,就没饭吃了。
他还指望着写个爆款,赚大钱呢。
就在这时,冯小刚出现了。
03.
靠着《编辑部》上位的人,一个是冯小刚,一个是赵宝刚。冯是联合编剧,赵是导演。
1991年,这两个平民子弟,都迎来了人生转折。咱们还是先说冯小刚。
冯父母离婚早,从小阅尽人间辛酸。他手上没有人脉、资源,要想成名成事,只能往更高的圈子钻。借郑晓龙搭上王朔后,天天王老师长王老师短,将其视为人生导师,极尽逢迎,经常搞得王脸红。而声名鹊起的王老师,身边又需要这么一个人。马未都解释说:
两人这算是互相利用。
并强调:这个利用,是中性词。
就是你为我办个事,我再为你办个事。
获得王朔信任后,冯一直在找机会。眼瞅剧本丢了,他毛遂自荐,说可以跟王老师一起创作,保证把本子完成。王朔答应了他。
熟读王老师小说三百遍,不会创作,也能臭贫。何况王自己也撰文承认,他的那套北京磕,受过冯小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影响。冯小刚是个聪明人,早就把小说里那套夹枪带棒、含沙射影的京腔语言系统学了七八分。没多久,两人出色完成剧本。
冯小刚如愿得到编剧署名。
然后就是找演员。
这时冯小刚提了一个人:葛优。
葛优也是大院的。红三代叶大鹰,是八一影厂大院的,星二代的他,是北影厂大院的。年轻时,他去乡下养猪,后来回影厂跑龙套。直到出演王朔的《顽主》,这才打了翻身仗,拿下金鸡奖最佳男主。冯小刚写剧本时,满脑子都是他。王朔也觉得葛优合适,就把冯带到了葛大爷家。两人从此成为朋友。
那时候的葛大爷恐怕也没想到,日后自己会成为冯小刚的御用男主那么多年。
「《编辑部》里的冯和葛,图自豆瓣」
剧本、主角都有了,北视中心该出导演了。这一次,在中心埋头苦干、只求付出、不问收获的赵宝刚,终于坐到了导演椅上。
和冯一样,赵宝刚也是市民子弟出身。为了能在文艺界有一方天地,他可谓煞费苦心。只不过他不像冯,一直忙着搞关系。
16岁起,赵宝刚在首钢当最苦的翻砂工,一干就是12年,身边工友死的死伤的伤。20出头的他实在不想一生落脚于此,考了21个文艺团体,全部落榜。为有朝一日离开工厂,连恋爱都不谈。因为一谈,就要结婚,一辈子就钉死了。最迷茫时,跑天安门前数方砖,找到广场最中间那块,对着毛主席说:
主席啊,我是您孩子,你给我指条明路吧!
后来,他考上北影进修班,以业余演员身份出演《四世同堂》。并在积极争取下,进入中心端茶、倒水,干各种苦活、脏活。
当时中心主任说可以留他,但有两个条件:一不许演戏,二不许提房子。
赵宝刚咬着牙,全答应了。
一边干,他一边学摄影、美工和电视剧制作。直到拍《渴望》,导演鲁晓威邀他担任技术导播,这才有了生机。就在《渴望》拍到20集时,剧本出了问题,鲁导分身乏术。于是赵和冯一样毛遂自荐,让鲁去主抓剧本,他来指导,并且郑重承诺道:
由我导演的部分,可以不署名!
长年任劳任怨后,赵宝刚终于迎来曙光。
《太阳泪》初恋这件小事一部热血男儿必看的影片、这个团队是值得所有人尊敬的!队长在最后喀麦隆关卡的那句“不客气”、真的是令人顶礼膜拜啊、很棒的影片、力挺!
「赵宝刚联合执导《编辑部的故事》」
1992年,由赵导演、冯编剧、葛主演的《编辑部的故事》播出。轰动性虽不及《渴望》,重播收视率却奇高,一下子捧红了葛优。老百姓们看着剧中嬉笑臭贫和人间冷暖,分外欢喜。由于其社会讽刺性,一些老干部很不满。郑晓龙见状,又打听了一下李瑞环同志的意见。得到的官方回复是:
我们办公室的年轻人都很爱看,我相信他们的素质都是很高的。
得了上级回复,郑晓龙喜笑颜开。这时,一个已然成名的男演员,在看《编辑部》时,居然流连其中,把饭都给烧糊了。
这个人,就是另一位大院子弟,姜文。
04.
姜文他爸是军官,参加过抗美援朝。他童年在唐山、贵州过度过,上中学才回到北京。
就在北京,他有一位极要好的同学,两人几乎形影不离。此君正是著名人艺表演艺术家英若诚的儿子,英达。高中毕业后,是在英达的鼓励下,姜文才考上了中戏。
另外,多年后,英达也在京圈儿资本崛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们后面再说。
姜文中戏毕业后,本来要演《末代皇帝》,结果电视剧都开拍了,剧组才通知他角色给了陈道明。1988年,陈道明凭《末》一炮走红。同年,姜文也靠《红高粱》去往柏林。世间之事,就这么巧。烧糊饭后,姜文找到郑晓龙,说你们有点意思,我也想试电视剧。
郑晓龙说:这不巧了,我手上有部剧,差个男主角,你来演最好不过。
这部剧,就是《北京人在纽约》。
「郑晓龙和冯小刚联合执导的《北京》」
之前的《渴望》和《编辑部》,郑都是以总策划身份出场。这次《北京人在纽约》,他要亲手拍戏,给小弟们看看自己的实力。
当时拍这个剧,简直要了亲命。
首先,李瑞环同志拨给中心的300万,都被调去拍《京都纪事》,郑根本拿不到钱。看完小说后,郑念念不忘。别人劝他,实在要拍,就在中国拍吧。郑说那哪儿行,去过美国吗?美国的实景,在中国怎么搭?
想来想去,想到了他爸。
通过父亲的关系,郑找到了三九胃泰的赵新先,好说歹说,看在他爸的面子,赵给了50万人民币。这点儿钱哪儿够。一个剧组几十号人拉去美国,还不够吃饭的。无奈之下,又给上面写信,希望得到支持。
最终,郑晓龙破天荒地从中央银行争取到了150万美元的贷款,并以国内、海外版权,换来了央视5分钟的贴片广告,实现了中国电视剧的第一次市场化运作。
想想吧,那可是1992年。在当时的争论环境下,这有多不容易。
钱弄到手后,郑大哥带着队伍就去了美国。姜文是男主,而另一位配角,就是陈道明。除了陈道明,还有他妻子杜宪。然而,由于陈老师对戏份有些意见,杜宪临场表演不佳,夫妻两人,双双退出。说白了,当时姜和陈,一个电影腕儿,一个电视剧腕儿,王不见王,很正常。陈道明也不是那么不大气的人,人家在机场遇到王姬,赶忙推荐她进组,做了女主角。
而这时,已落得编剧署名的冯小刚,又开始活动心思。通过和王朔、郑晓龙的交情,他顺利成为了《北京》的执行导演,正式导剧。
《北京》这部剧,拍得相当凶险。因为远在美国,人生地不熟,花钱如流水,创作组每个人的安危都很重要。拍摄期间,违规停车费都不知交了多少。最终,郑晓龙还是带着一帮兄弟们出色完成任务。《北京人在纽约》播出后,在刘欢《千万次的问》的歌声中,中国老百姓又集体高潮了一次。
凭此,郑晓龙在北视中心获得极高声誉,迅速升任主任。并得到一个响亮绰号:将军。
从此,美工冯小刚,也获得根本性的身份转变。他不再是那个在《凯旋在子夜》里客串猥琐军官的他。凭着一路表现出的编剧、导演才能,逐渐进入了初代京圈儿的核心。
只不过,他还得仰仗王老师的扶持。
不止是他,赵宝刚,也被王老师捞了一把。
《渴望》之后,郑晓龙手上还有部剧,叫《皇城根儿》,自己没拍,让他独立执导了。结果赵宝刚拍完,观众反应很不好,评论界说臭不可闻。好不容易第一次独立执导,落得如此风评,赵宝刚头都大了。
就在沮丧时,他把王老师的《过把瘾就死》《永失我爱》《无人喝彩》三个小说捏到一起,弄成《过把瘾》。本子送到中心,领导觉得味儿不对。郑大哥就帮他推荐到音像出版社。赵赶紧叫来王志文、江珊,拍了这部剧。
「赵宝刚的翻身之作,《过把瘾》」
1993年,鉴于《过》就是个都市爱情故事,北京台并不重视,安排到夜间十点后播出。没想到成为全国最流行的爱情戏。刘欢那首《糊涂的爱》,唱遍大街小巷。赵宝刚一下子就翻了身,博得大名。他带着剧组去天津,被观众们围得水泄不通。眼看出不去,上天台找路,把脑袋都戳破了。
去南京宣传,赵宝刚还做了个梦,梦见老了之后,在一个孤岛钓鱼,弥留之际,身后来了一大帮全国人民最崇拜的明星。
他们都演过自己导的戏。
从此,首钢工人赵宝刚,也获得根本性的身份转变。他不再是连个署名都没有的导播了。
「姜文头一次当导演,《阳光灿烂的日子》」
同样是这一年,《北京》的男主姜文,改编了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靠刘晓庆借来的钱,在一次次弹尽粮绝中,吃着泡面、打着吊瓶,拍出了那部惊动世人的、反应大院子弟青春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正式开机的日子,是1993年8月23日。
那是王朔的生日。
头回做导演的姜文,现场拉出一条横幅:
阳光永远灿烂,朔爷永远牛逼!
王老师的江湖地位,就此落定。
05.
对于抵抗80年代港台文化的冲击,王朔曾列出过四大文艺创作团体:新时期文学、摇滚、北影几代师生,北视中心的十年。
最后这一项,在90年代初,以郑晓龙和他为首的创作团队,贡献出《渴望》《编辑部》《北京》《过把瘾》四剧同时,也编织出了日后京圈儿关系网的雏形。如上所述,这里面,王朔和郑晓龙、叶大鹰、姜文、马未都、葛优,都是根正苗红的大院出身。只有冯、赵二人,是借他们之力趟上来的。
但别急,人生在变迁,时代在召唤。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这两位市民子弟,日后反而成了新世纪京圈儿关系的两大核心。他们不再用卧薪尝胆,也不再刻意逢迎。掌握话语权的,成了他们。
反倒是郑晓龙,失去了当初的位置。
究其原因,也很简单:1992年,老人南巡,资社之争尘埃落定。拍电视剧这件事,不再由国有单位一家独大,市场正式开放了。
春风吹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此改变。
第一个躁动的,还是王老师。
前面说过,他和马未都联合作家们搞了个海马创作中心,已是团队运作的雏形。可惜《编辑部》闪了大家一道,作家们鸟兽散。当时为了聚这帮人,马未都还掏出40万开了个海马歌舞厅。圈子里的人见天儿去吃饭,都不给钱。马未都承受不住,跟王朔抱怨。王说那咱弄个剧本,就叫《海马歌舞厅》。
「《海马歌舞厅》里客串的于谦」
这部剧,路子是照着《编辑部》来的。可惜写得水,上映后,口碑不佳。赚到的钱,只够把开歌舞厅的窟窿补上。老马见状,算了吧,影视这浑水,不好趟,扭身去搞收藏。隔了些日子,一帮人吃饭,王朔喜说,自己一个剧本要50万,马爷呵呵一笑,说前儿我一块钱买个碗,最近卖了400万。
王朔说:咱以后都别跟马未都聊天儿了。
当时,北京大大小小的影视公司开张。马爷撤退后,王朔开公司的心荡漾不止。思来想去,仅一人能引为同伴。那就是冯小刚。
不过在说他和冯小刚的这段往事前,得先聊聊另一段往事。主角之一,是前文所说的英达。
之所以要插播他们拍《我爱我家》的事,是其中细节,涉及到王老师和郑将军,为何没能保住自己的大哥地位。
故事得从一个叫宋丹丹的演员身上说起。
那时,宋丹丹和英达还是夫妻。见王朔风头正盛,两人也找他攒了个本子,叫《爱你没商量》。女主就是宋丹丹。很不幸,《爱》和《海马》一样,再次被大众嫌弃,口碑扑街,没能引起轰动。英达不甘心,想起在美国留学时看的情景喜剧《考斯比秀》,决定借鉴拍摄,又找到了王朔。王老师一看,情景喜剧,有点意思,接了活,准备打翻身仗。
结果英达都拉来投资了,王朔因为实在写得不舒服,躲到海南去了。英达强撑了一阵,他才打电话说:我给你推荐个人吧。
这位新编剧,就是梁左。梁左也不是一般人,父亲是《人民日报》副总编,母亲是作家。姜昆相声没段子了,《虎口脱险》就是找他写的。接了这个活,梁左才华井喷,写出那部经典情景喜剧。关于《我爱我家》等剧的创作细节,可以看我之前写的「中国情景喜剧伤心往事」,在此不再赘述。
这里要说的,是《爱你没商量》为何失败。
自《渴望》轰动起,王朔就见识了大众文化的力量。但当时他急于成名,没怎么意识到其吞噬性。所谓吞噬性,就是你不能把创作趣味排第一,要把观众趣味排前头。之前北视中心搞电视剧,《四世同堂》《凯旋在子夜》,都有很强的人文思想性,要的就是个深刻。直到弄《渴望》,才逐渐趣味下沉,有意设计人物、套路剧情,想着赚老百姓的笑与泪。
借着几部剧,王老师挣钱了,卖了几十万的书,换了大房子。但说到底,他是个作家,不是流行文化制造者。所以写《爱》时,刻画人物、剧情,忍不住要加入个人趣味。甚至为此跟另一位编剧大吵一架。
在王老师看来,创作是主观的,怎么能一味迎合?而在当时,大众文化的二老铁律已被提了出来。所谓二老,就是老干部和老百姓:
上面,你要让老干部满意,通过审查;下面,你要让老百姓高兴,保证收视。
《爱》失败,就在于王的一意孤行。
「《我爱我家》片场:上为英达&梁左,下为王、冯」
早年,北视中心有个争论。
问电视剧是更靠电影,还是更靠戏剧?郑晓龙坚持站在电影一方,觉得应该精心打磨,代入导演强烈的主观创作。
然而,历经市场开放的洗礼后,王朔深刻地觉悟到:他和郑晓龙都错了。
日后屏幕上耀武扬威的,大多都是戏剧化、模式化的套路设计,导演、编剧的个人思想、意趣,如果和主流大众口味相悖,会死得很惨。
在王朔看来,这也是为什么辉煌一时的北视中心在市场化中迎来了暗淡。郑晓龙升为主任后,中心的创作观念又回到老路上,强调作品意义、导演才华,投入不计回报。这彻底违背了大众文化的生产机制。
北视中心一失势,直接导致郑晓龙走下神坛。这位京圈儿最早的领头人,很长一段时间都没交出爆款,直到《甄嬛》横空出世。
《爱》失败后,王老师也深刻认识到了自己与大众文化的这一龃龉。1992年底,在创作层面上,他彻底丧失了迎合观众的兴趣,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开公司上。
公司开起来,他不写,可以找人写啊。
冯小刚,自然是不二人选。
于是乎,两人合伙开了一家名为好梦的影视公司……
王朔没想到,这家公司,却成了自己的噩梦……
写在后面:本文是一整部「京圈崛起史和关系网梳理」。会从80年代末期京圈的成型,一直聊到后来市场兴起,京圈是如何一步步壮大的。
如诸位所见,这部分所写的,是京圈初代大哥郑晓龙和二代大哥王朔,如何团结起最早的京圈队伍。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这些人又是如何在内地影视圈建立根据地的。
下半部分,我将继续跟诸位聊聊,在90年代末,王朔是如何失势,冯小刚是如何上位,京圈第三代大哥王中军,又是如何趁着民营企业发展,真正将京圈拖入了资本时代,京圈的演员、导演、编剧、策划们,是怎么一步步结成一张巨大关系网的。下半部分的故事,更精彩,诸位别错过了!
「本文未完待续,想看下半部分,记得关注我!」
鼻塞严重影响睡眠时,用热水洗脚,促使鼻粘膜充血消退。既能解除鼻塞,又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从而促进睡眠。
- 标签: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
-
内地娱乐圈真正大佬京圈(深扒娱乐圈之京圈往事)
01.1985年注定是载入京圈儿史册的一年。那年发生的两次会面,一直影响到今日整个娱乐圈的格局。一次是美工冯小刚和新晋青年作家王…
-
韩国的饮食文化-
以糕饼为主祭礼食物
- 韩国饮食节——一年一度的韩国真味大奉献2022年10月18日
- 韩国酒文化被改写饮酒量减少令业界苦不堪言韩国的酒文化
- 2022时事政治模拟题每日一练(1018)—新鑫文化答案
- 集宁区疫情防控指挥部〔2022〕66号—70号公告汇总谁曾密接马上报备!新鑫文化
- 高烧没退她非要上台演出新鑫文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