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体育

欧美娱乐圈简称叫什么(国外的娱乐圈统称什么)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9-3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欧美娱乐圈简称叫什么(国外的娱乐圈统称什么)

 

2000年,王朔在《三联生活周刊》开了个专栏叫《狗眼看世界》。

这位京圈才子化身咬人的疯狗,逮住谁咬谁。他骂张艺谋是搞装修的,骂余秋雨冒充文化人,骂金庸抄袭《红楼梦》,还骂郭敬明是个小偷。

到了2007年,他更是在《明星在线》上挨个导演、演员说了个遍,搜狐最后给的新闻标题叫做客搜狐娱乐两小时,王朔什么都说了。

过足了嘴瘾,王朔一隐就是8年,再出面已是2015年。

2022年8月,王朔出版了全虚构长篇小说《起初·纪年》,他曾扬言谁写长河似的小说谁就是傻子,可这本新书他写了140万字。

这几年他一直在写,每天500字,书房外整天外开着电视,只有画面没有声音,只为有个人影。

1958年,王朔出生在南京,父亲是政治学院教员,母亲是一名医生。两年后,王朔全家迁往北京部队大院,成了大院子弟。

王朔原名王岩,朔这个字是他自己改的,因他上小学后班里有个女生跟他重名,王朔自己从字典里找了这个朔字。

父母工作都很忙,王朔刚满月母亲就被调去湖北工作,他一岁半就进了保育院,好几个星期才能回家一趟,对爸爸妈妈根本没印象,十岁了还不能在人群中分辨父母。

长大后王朔回忆,小时候不知道孩子是父母生的,还以为国家有个专门培养孩子的工厂,(人)出生了就送进去。

10岁那年,王朔脱离群宿环境,被接回家跟父母一起生活。他跟爸妈不熟,印象里父亲永远穿一身军大衣,母亲是一身黑呢子褂子。

因为没人管,王朔跟着大院里一群野孩子学坏了,打架、逃课、抽烟、泡妹子,天天在大街上溜达。有次他跟同伴把一只老警犬吊起来,还给剥了皮,捅下了大篓子。

军人出身的父亲回家把他一顿痛揍,直到自己打不动了才松手。王朔含着泪咬牙不肯认错,以此来抵抗父亲的权威。

图源:网络 王朔(左一)

在母亲那里,他也同样没得到多少温暖。

母亲薛来凤是军医,昼夜轮班,事业心强,平日里很少在家。有次王朔阑尾炎发作要动手术,可母亲却选择在院照顾病人,直到手术结束才出现。王朔从麻醉中醒来,面对昏暗的灯光喃喃自语:我永远都不会原谅她。

得不到母亲的关注,王朔就故意闯祸惹怒她,上小学就写过5000字检讨,最常写的一句话是做了阶级敌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儿。

每次他闯祸母亲都被叫到学校挨训,回去她就会对着王朔大吼大骂。

有次母亲吼道:小小年纪就不学好,不好好学习就给我滚!王朔脖子一梗,呛她道:你凭什么这么说我?这会你管我了,平常你到哪去了,该滚的人是你!

母亲反手给了他一耳刮子,王朔头也不回跑了。第二天母亲请假去找他,一遍遍喊王朔的名字,声音都喊哑了,可王朔就是不答应,他悄悄跟在母亲身后,心里生出一种报复的快感。

从那以后,王朔变得更加叛逆,跟同学、老师关系更差了:

我是超级攻击型人格,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就是一个病人,我是一只疯狗,咬死人不偿命。

1977年,王朔在父亲安排下进了青岛海军部队锻炼。

他在卫生所待了半年,学包扎,学输液,还学了解剖,可到头来也没从事护理工作。

一年后海军整编,王朔被派到一个部队仓库当卫生员,闲着没事就看书,看着看着他觉得自己也能写,就执笔写了篇小说,取了个名叫《等待》,投给了《解放军文艺》,没想到还真发表了。

编辑跟他说:你应该下到潜艇部队,深入生活20年,一定能写出一个特别牛的。可那时他的志愿不在此,他每月领几十块工资,日子过得平稳。

两年后王朔退伍,分到北京医药公司当业务员,主要工作是卖假药,因为业务不景气完不成工作指标,老被扣工资。

王朔心里憋屈,跟朋友叶京一合计,走上了倒爷儿的野路子。

他跟着叶京到广州进货,进墨镜、收录机、电子表、喇叭裤。5块钱进的电子表,转手就卖85块。他还跑去开夜班的士,去机场宰刚归国的华侨,一晚上能赚够三个月的工资。

可王朔胆子细,做买卖怕囤货,开黑车怕被抓,只能偷偷摸摸干,可还是被组织发现了。为了免受处罚,王朔干脆辞了职,还直言我不想给体制卖命,我要去找到自己内心的自由。

辞了工作的王朔开起了烤鸭店,可他不是经商的料,折腾了一阵就赔钱了,只能回去家里蹲,爸爸看着这个不争气的儿子,直接说:滚,这个家不留你。

屡屡碰壁的王朔,最终还是走上了写作的道路。

图源:网络

1984年,王朔写了个中篇《空中小姐》投给《当代》杂志,讲的是一个水兵和空姐的恋爱故事。经验丰富的老编辑一眼就看出了王朔的才华,他叫王朔删减字数,还改了一个光明的结尾。

这部作品一出手就被尤小刚买走了影视版权,王朔还获得了文学新人奖。

接下来,王朔又跟妻子沈旭佳合写了《浮出水面》,稿费一千多块,为了不缴个人所得税,王朔决定署名写自己和妻子两个人的名字。

尝到甜头的王朔继续写下去,《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橡皮人》《我是你爸爸》都是那时候的产物。《橡皮人》取材于他去南方做倒爷儿的经历,王朔塑造了几个麻木、混沌的小市民,开篇第一句就是一切都是从我第一次遗精时开始的。

这部作品被马未都选进《小说选刊》,刊出前主编把这句删掉了,编辑马未都不舍,偷偷跑到印刷厂加回来,最终大火。

80年代,王朔成了整个中国年轻人的精神偶像,他的作品题材大众,语言鲜活,人物有痞劲,鼓励年轻人解构权威,挑战父亲,启发着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青年。

图源:《顽主》

1988年,王朔有四部改编电影上映,分别是《顽主》《大喘气》《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和《轮回》,影响最大的是《顽主》。

电影上映后,有空调工人到王朔家施工装空调,过程中聊起刚看的夜场《顽主》,工人说:写这片子的师傅准跟我们这样的人一起混过。

王朔听见乐了,明白自己已经渗入到了群众深处。

一不留神儿,成腕儿了,那是我第一次在社会上有了知名度,有些不成器的人开始羡慕我。

电影上映之后,王朔的名字响遍全国,他在一个大雪夜请朋友们看电影,眉飞色舞地对叶京说:

中国电影哥们儿现在平趟。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王朔开始转换阵地,移步影视圈当编剧。

当编剧的原因也很简单,为了赚钱:剧本我写个3万字,拿一两百万,我写一本书,累死我,也就发到一两百万,之后就是盗版。

1989年初,王朔和马未都、莫言、海岩、史铁生、刘震云等作家联合成立了海马影视创作中心,开始出售文学改编影视作品,王朔是老板,马未都担任秘书长,开了市场化写作的先河。

王朔解释海马的由来:海马全身均可入药,有壮阳、止痛、强心等功效。如今,文学艺术正羞羞答答地左右为难,雅和俗像扯着一把锯的两只手。我们只想说:来几两海马吧,谁缺少什么,就让它得到什么。

1989年,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主任郑晓龙接到任务:1990年北京电视台有一段时间空档,急需一部约50集的电视剧填补播放。

时间急任务紧,郑晓龙左右为难,找了王朔、李晓明等好友在蓟门饭店聊天,策划这部电视剧应该拍什么。考虑到当时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他们最终确定要拍摄一个年轻人追逐理想、体验真情的故事,还采取室内剧的模式,就这样《渴望》诞生了。

1990年《渴望》面世,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巨大轰动,观众非常喜欢刘慧芳和宋大成,甚至有了嫁人需嫁宋大成,娶妻当娶刘慧芳这样的话。

电视剧播放期间,连社会上的犯罪率都下降了30%,为此公安部还特意给《渴望》剧组颁发了一个奖项。

这部剧也成了王朔创作上的分水岭,1991年前我是个职业写作者, 1991年之后我基本上就是一个放任的态度。1991 年之后,王朔少有小说问世,开始集中写剧本。

接下来他又亲自操刀了《编辑部的故事》,成了国内情景喜剧的鼻祖。他和赵宝刚合作的《过把瘾》把观众哭得死去活来,还顺带捧红了王志文和江珊。

与此同时,王朔的文学作品也被大规模搬上大荧屏。1993年,姜文把王朔两年前写的一部中篇小说《动物凶猛》改编成电影,在王朔生日当天开机,开机现场,姜文和一伙人拉出横幅,上面赫然一行大字:

阳光永远灿烂,朔爷永远牛逼!

图源:《阳光灿烂的日子》

王朔的名字成了电影票房的保障,有次在人民大学电影院内,银幕上一打出编剧王朔,底下观众就炸了锅。1992年,王朔还出了磁带,名字就叫《玩的就是心跳》,里面12首歌全以他小说命名,演唱者囊括了那英、腾格尔、井冈山、田震、韩磊等当年最红歌手。

那年年底,他还出版了四卷本文集,首印8万册,他也成为了在世作家出文集第一人,还推动了中国的版税付酬改革。那年他不过34岁。

国外的《泰晤士报》《纽约时报》都对他争相报道,《商业周刊》还称其为以最现实的姿态叙写中国现代社会问题的杰出作家。

他的文集首印当月就脱销,每天出版社门口都挤满了人。文集上市前,出版社还印刷了150万张王朔画像,贴满全国各书店网点。

他去书店、礼堂做演讲,几百人都在排队等他,一看见王朔现身,一群人争着喊王朔我爱你。

也有女生见了真人后表示失望:他不应该是挺坏的嘛,至少要有络腮胡子啊。

可台上的王朔一点都不自知,他笑骂自嘲:我就像峨眉山上的野猴子。

1994年,王朔在北京电影学院认识了刚上大学的徐静蕾,被这个正宗北京大飒蜜给吸引了。

他毫不掩饰自己对徐静蕾的喜欢:

徐静蕾是摇滚果出身,摇滚果出身在北京范儿是最正的,玩的邋遢帅,就是完全不修边幅的年轻人,我特别喜欢这种人。因为否则我觉得特别累,每天描眉化妆,你打扮给谁看啊。

两人火速恋爱起来,天天打电话。因为对徐静蕾太着迷了,他还跟妻子沈旭佳离了婚,房子、财产都给了前妻,沈旭佳还把女儿带走了。

有了王朔这座靠山,徐静蕾在影视圈里火速发展起来。她在赵宝刚新剧《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里演女主,成功打开了知名度,等《将爱情进行到底》播出后,徐静蕾成了国内一线女星,红得发紫。

新世纪后,她还当上了导演,先后导了《我和爸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收获了导演奖,成了京圈出名的才女。

图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徐静蕾走红的同时,外界对王朔的批判却开始蔓延。

《教父》The Godfather 1972年8.9 分科波拉黑帮经典《教父》的首部,派拉蒙公司最成功的影片之一,坐稳IMDB头把交椅应属众望所归。虽然评论界一致对《教父》系列的第2集推崇有佳,但大多数影迷似乎还是对《教父》情有独钟,这可能与马龙·白兰度极具个人魅力的表演有关,直到今天他那种含糊沙哑的声音与神秘莫测的表情都依然叫人着迷。

1993年,《光明日报》发文《从王朔小说中读出什么》质疑王朔的艺术市场化:

如果把文学完全建立在一种商品观念上,就必然会损害艺术的特性和精神……变文学为‘逗乐解闷’‘喷饭解颐’的工具,就会拒绝深刻、拒绝意义而媚俗。

这场批判越演越烈,甚至上升到了精神层面,不少人觉得王朔的思想是在腐蚀青年。

1993年,《上海文学》第六期发表了文章《旷野上的废墟——文学与人文精神危机》,批判王朔向年轻人灌输资本主义和自由主义歪想法,作品反映了人文精神的枯萎。

不久之后,冯小刚在一场饭局听到风声称王朔被媒体封杀,彼时两人合开的好梦电影公司势头正猛,出了《永失我爱》《情殇》等好几部热门剧。

消息传出不久,上面对王朔的管制就下来了。好梦接下来筹备的《月亮背面》《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无一过审,王朔唯一担任的导演的《我是你爸爸》还被禁播。

1997年,王朔想拍池莉的小说《一去永不回》,又在送审时因宣扬灰色人生观被毙。王朔意识到自己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鲜花低头,深水急救!减去花枝末端一小段,然后将鲜花放到盛满冷水的容器中,仅留花头露出水面,一两个小时后花朵就会苏醒过来哟!

为了不拖累冯小刚,王朔解散了公司,将冯小刚推到了华谊兄弟的手里:他们是冲着我来的。你有机会活,不要一起死。

去美国之前,他还把徐静蕾推给了赵宝刚。

图源:《甲方乙方》

1997年,北影厂厂长韩三平找到冯小刚,想让他拍部喜剧片庆祝春节。冯小刚花45天拍了部《甲方乙方》,葛优、刘蓓担任主演,当年年底就上了映,一举收获3600万票房。

《甲方乙方》之后,冯小刚火了,跻身京圈一线导演,接下来几年接连创作了好几部贺岁档大片。

这部影片改编自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可编剧团队却没署王朔的名字,在影片最后,葛优操着幽怨的语调缓缓说道:

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王朔在美国待了不到一年,可再回国时代却已变了。

2001年,王朔的好友梁左在家去世,几个月后哥哥与又父亲相继离世,有人上午还好好的,下午就没了。

虽然从小跟父亲关系紧张,但一开钥匙发现人不在的感觉还是他承受不了,上面连着的那个根断了。

那年王朔43岁,亲友的不断离世让他觉得生命没有意义:他们在的时候,我和他们很疏远,他们走了我很孤单。

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于活着的时候相互温暖。

那段日子,王朔过得浑噩噩,他很少动笔,也不再公开发言,夜夜去三里屯酒吧买醉。吴虹飞采访他的文章开篇写道:

年轻一代已经不太知道,这个名字曾经以横扫之势,长期雄踞在电影、电视以及书店的书架之上。80后、90后在漫长的青春期里寻找自己的文化偶像时,王大爷正在三里屯的某个酒吧里夜夜两眼发直,兀自大着。

他跟徐静蕾长达十年的感情也没继续下去,虽然两人照旧每天通话,互帮互助,但关系也已画上句点。

后来每次有记者问,徐静蕾都会说王朔是自己的良师益友,王朔答得也很简单:红知。

2007、2008年,王朔高密度地出版了几本书,《我的千岁寒》《致女儿书》《和我们的女儿谈话》,重新恢复了那个嬉笑怒骂的流氓面孔,只是少了戏谑,多了温情。

可是读者却不买账了,觉得小说气不对rubbish虚了吧,评论家也逮着机会一通批评:

写走了,写散了,写飞了,满篇呓语。

图源:网络

2007年,借着帮王子文赎身的一桩官司,王朔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出席法庭的第二天,他接受了一个叫《明星在线》节目的采访。

王朔在节目开头聊了一点官司,接下来就嘴豁了,冯小刚、韩寒、张艺谋,还有影视圈的导演、明星一通说了个遍。

他还在镜头前还直言:巴金说要讲真话,在他 100 岁还没来及讲真话就走了。我不能到 100 岁才讲真话 ,今年我 49 岁,从今天起,我就讲真话。

是我的,我就认账。不是我的,你按不到我头上,按上了我也不在乎。

搜狐最后给这次访谈定的标题叫做客搜狐娱乐两小时,王朔什么都说了。

接下来两个月,王朔频繁露面各大媒体,时不时冒出吴峥是个骗子这样的大尺度言论。大家伙儿都以为曾经的朔爷回来了,结果王朔转了一圈之后彻底消失了,再次在媒体前现身,已是2015年。

退隐8年,王朔只寥寥出现过几次。

一次是给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担任编剧,票房破了7亿,豆瓣评分却不合格。另一次是担任姜文电影《一步之遥》编剧,也成了北洋三部曲里大众口碑最差的一部。

王朔那种抖机灵、痞气的台词不再被年轻人赏识,曾经叱咤风云的京圈,也逐渐远去。

2015年,为支持徐静蕾的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王朔罕见出面站台,这年他57岁,相貌变了,眼神也柔和了不少。

电影是王朔联合编剧,里有一段台词说:爱情是杯水,总会凉下来的,无论你们的关系到哪一步,都不要变成仇人,让这盆水结冰。也被不少人看成是两人关系的总结。

图源:网络

上世纪90年代,王朔就曾扬言要写一部牛逼的小说:最损写成《飘》,一不留神可能就写成《红楼梦》。

这部书他一直在写,可从未示人。这些年他隐居在顺义的家中,一月只出门一趟采购,大部分时间他在书房看书,写书,每天写500字。

书房外他开着电视,只有画面没有声音,跟晚年的张爱玲一样,一开开一天,只为有个人影。

2022年8月16日,64岁的王朔推出新小说《起初·纪年》,这部小说不同于以往的作品,背景放在古代,取自汉武帝的故事,囊括了一众历史人物。

小说全虚构,四卷本140万字,每本都跟砖头一样厚。文章仍旧是不变的王朔风格,但却让人怀缅高光的90年代。

以前王朔认为:小说是什么?就是自己生活的写照,文字是什么?就是简化的过程……谁写长河似的小说谁就是傻子,你不如拍长电视剧,大家直观地看。

时隔15年再度出书,王朔这次却说:

我以往的作品多少都在写自己,可算作非虚构,只有这部作品,才是我真正意义上的虚构小说。

新书简介中,他除掉了顽主京圈才子这些标签,只剩下两个字:作家。

新世纪初哥哥、父亲过世后,王朔曾尝试着跟母亲和解,他给自己定下要求,不再跟她吵架,可不久就失败了。

清明节两人扫墓,母亲不停对儿子的穿着指指点点,王朔终于忍不了了,怒吼道:你少关心我,你就不会尊重别人,你不知道你一直让家里人不舒服吗?

有人问他母亲是否为自己感到骄傲,王朔两眼一瞪:我不允许她为我骄傲,不许你们这么贪天功为己有,我是自己成长起来的,孝可以,但我绝对不顺。

谈到父母关系,他说:小的时候他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

2007年,王朔带着母亲上了一档心理访谈节目,企图化解两人多年的仇怨,王朔多次落泪。可采访末尾王朔问母亲:如果我是一个杀人犯,你还爱我吗?母亲薛来凤回答:我会举报你。

王朔尴笑一声,摆了摆手。后来他在文中写道:

家庭还是有它好的一面,比如天伦之乐,你在热闹里就觉得热闹讨厌,你在孤单里又会觉得孤单很难受,到中老年的时候还是需要有家庭的。人生这场戏我是演砸了。砸了有砸了的演法,收场太累了,失去的岁月没法儿重播。

图源:网络

30岁那年,王朔当了父亲,他很宠溺女儿王咪,企图把所有的爱都给她。他给女儿买任何她想要的东西,带着她玩游乐场。有次王咪看中了一块800块的手表,王朔二话不说买了下来。

马未都很诧异,王朔说:我为女儿花钱理所应当,我就是要让那些臭小子知道,800块钱别想骗我女儿。

后来父母离婚,王咪跟着母亲去了美国,身边没有父亲,她常对王朔讲:做你女儿真倒霉。王朔很愧疚,他很动情地写了《致女儿书》,直言我这辈子最对不起女儿,我这一生至少要为女儿打个前站。

他用自己半生的经验教导女儿:你必须内心丰富,才能摆脱这些表面的相似。煲汤比写诗重要,自己的手艺比男人重要,头发、胸和屁股比脸蛋重要,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

王咪后来认识了画家朱新建的儿子,同样是原生家庭破裂,两人最终走入婚姻殿堂。

女儿新婚那天,王朔没有出现在现场,到场的是赵宝刚、刘震云、陈丹青、孙甘露等老友,作为娘家人坐在台上,冯小刚是证婚人。

谈到女方父亲为啥没来,陈丹青说:

我知道今天王朔为什么不来,他扛不住,他没有勇气站在这儿。

部分参考资料:

1、《请回答1988:不得不说的王朔》,史航

2、《王朔:撒旦就是我的命》,南方人物周刊

3、《致女儿书》,王朔

4、《我看王朔》,南方周末

5、《不识王朔》,摩登中产

6、《与王朔有关的日子》,X博士

7、《等了14年,王朔回来了》,桥下有人

封面、配图来源:《顽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甲方乙方》剧照及网络

原标题:《骂遍娱乐圈的京圈流氓,怎么没声了?》

生花生米放在容器里晒2-3天,然后晾凉,用塑料食品袋装好,封口扎紧,放置冰箱内冷藏,可保存1-2年,随吃随取随加工,不会坏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