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关注陕西扶贫搬迁 重搬更要重扶陕西新闻联播
所以说,扶贫搬迁,重搬更要重扶。在“扶”字上下足功夫,才能搬得出、稳得住。“扶”是牵涉到上学、看病、就业甚至生活习惯等一揽子问题的系统性工程,环环相扣、事事相连。而只有让群众有奔头,才能留住他们;只有让搬迁与地方发展共济互补,脱贫成效才能牢固。
镇安县共有八个移民搬迁小区,每个至少能容纳一千户居民。像尹本熊这样,搬下山又返回山上的,各个移民小区都有。
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时候,搬迁就成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然而,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扶贫搬迁不是简单地帮困难群众“挪个窝”,而是要给他们的生产生活“铺好”。
搬回山上的,大都是中老年人,因为搬到移民小区,用水得交费,买菜要花钱,可中老年人出去很难找工作,没有多少稳定的收入。
今天(1月13日)的央视《》节目,在“理政新实践”专栏中,以镇安县为例关注报道了我省正在开展的移民搬迁工作,并配发短评。短评中谈到,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时候,搬迁就成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然而,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扶贫搬迁,重搬更要重扶。在“扶”字上下足功夫,才能搬得出、稳得住。
姜继美带来的,是一个新消息。就在尹本熊那个移民小区的附近,去年底刚开发了一个云盖寺古镇,是陕西省33个文化旅游名镇之一,能增加一批就业岗位。
搬到山下,能不能住得,关键在于收入。问清了尹本熊的需求,姜继美给他开起了药方。
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条件恶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针对这类情况,习总指出,贫困人口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要实施易地搬迁,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国家级贫困县陕西镇安一些搬迁下山的移民,前一段时间又搬回了山上,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扶贫干部会怎么解决?《理政新实践》专栏继续《脱贫军令状》系列报道,今天关注陕西省镇安县的移民搬迁。
央视网消息(央视《》栏目):
镇安县的这个扶贫搬迁移民小区,建成刚两年。这里的绝大多数住户,都是从山上搬下来的贫困户。
在太平村,人均收入不到两千元,搬迁下山,才有脱贫的希望。可不少人对山下的生活,满是担心。
对这些企业,县里会提供贷款、土地出让等政策优惠,要求他们招收员工时,必须有40%的贫困户。尹本熊妻子以前在餐馆当过配菜工,就可以去古镇的餐馆工作,一个月能收入两千元。
扶贫搬迁:重“搬” 更要重“扶”
针对家里有老人的情况,移民小区还会新建一个日间照料中心,年轻人白天出门打工,老人可以送到这里,取暖聊天,并由提供免费午餐。山下这些变化,搬回山上的尹本熊不太了解,现在新增了很多就业机会,两口子表示春节后就搬下山。
镇安县地处秦岭深处,贫困人口5.77万,有三万多人需要通过移民,搬出大山,才可能实现脱贫。移民小区建在山脚下,地势平坦,整齐漂亮,为什么有人不愿住呢?前两天,镇安县分管扶贫的副县长姜继美去了趟太平村,他要去找一位叫尹本熊的村民。
目前陕西还有360万贫困人口,几乎都生活在山区,其中125万人必须通过移民搬迁才能实现脱贫,陕西省将在2019年前全部完成搬迁,并通过加大培训力度、鼓励外出打工等手段,让他们搬得出来,富得起来。
尹本熊今年48岁,搬到移民小区才五个月,他就带着老人孩子搬回了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