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文網:中國教師在英“支教”說明什麼bbc中文网
許多英國學生初中畢業后進入職業教育,另外一部分學生繼續高中學習為考大學准備(BBC中文網)
原標題:BBC中文網:中國教師在英“支教”說明什麼
教育多元化,惟有讀書高
不同的志向和教育價值可能反映了社會價值的不同和社會運作的不同。英國學校初中后就把升高等教育的學術教育和職業教育分流,相當一部分學生進入諸如電腦、會計、水暖工和其他技工等職業發展途徑。在他們同齡學畢業面臨就業的時候,職業培訓的學生往往已經開始就業並取得了經濟獨立。往往在大學生還在求職或工作還學生貸款的時候,他們進入職業教育作建筑工人或汽車修理工的同齡人可能已經有了自己的住房,有的已經結婚生子。
這次在BBC紀錄片引發的討論中,英國漢普郡博航特中學校長尼爾·斯特勞格爾(Neil Strowger)在《泰晤士報》的報道中說,中國的學校缺乏想像並且訓導過多,他認為英國教育更優越。
斯賓塞說,回頭看看這件事,布朗未必小時候就很想做足球選手,隻不過他的公關顧問讓他這麼對年輕人說以取得溝通效果,他們總是低估年輕人,認為青少年簡單,他們不過是喜歡體育、音樂和明星,因此可以以長者自居地忽悠他們。
但講究讀書高人一等和要專業對口的觀念又不利於讓大學畢業生去填補藍領工人的需求缺口,特別是眼下中國的獨生子女家庭,成年子女向父母伸手或依賴父母已經成了新常態。有條件的中國家庭對子女“啃老”的度要遠遠高出英國家庭。
他們參觀中國的中學期間,中國學生問布朗他小時候的理想是什麼。布朗回答說他夢想過當足球運動員,也想過當足球教練。斯賓塞回憶說,當中國學生聽了這個回答一片沉默,他們覺得不可思議,因為足球運動員在中國並不被看重。令中國學生感到困惑不解的是,像布朗這樣重要的人物小時候竟然有這種理想。
泰伯特以直言英國福利文化而聞名(撒切爾夫人同泰伯特在1987年大選中)
而中國類似科舉般的應試教育並沒有為社會准備社會需要的技術工人和其他非學術人才。許多評論說認為“學非所用”加劇了中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背后是教育供給與社會實踐需求之間的脫節。近幾年的經濟發展有產生了“用工荒”和“技工荒”等現象。
從小學開始,中國學生一天花在功課上的時間和精力往往會超過了一份全職工作。有得必有失,如此一來中國學生就要犧牲正常的課外活動和正常生活。
中新網8月15日電 據BBC中文網報道,BBC拍攝反映中國教師在英國漢普郡博航特中學教學,表現中英教學差異的紀錄片《中國學校》再次掀起了中英教育話題討論,這次英國和中國媒體都參加了對紀錄片本身和中英教育話題的討論。
許多英國學生初中畢業后進入職業教育,另外一部分學生繼續高中學習為考大學准備
泰伯特曾在撒切爾中任內閣大臣,后獲得貴族爵位。他以直言英國福利文化而聞名。他曾經說“我成長於30年代,我有個失業的父親。他並沒有去參加騷亂,而是騎上自行車到處去找工作,一直到找到工作為止。”泰伯特曾經提出要無所事事的英國年輕人去邊清除雜草以換取國家福利。這句話在當時引起很大爭議。
中國媒體也對英國的紀錄片做出反應。中國網絡報道指BBC制作的電視片在內容上有夸大和取舍。例如如有報道說,在電視制作方的要求下,加入了做廣播體操,眼保健操和升旗等中國元素。但這可能更多說明了電視媒體的特點,即通過鏡頭剪輯作取舍達到強化重點的效果。
獨立性、自主性
中英教育話題比這部紀錄片反映的內容要大得多。紀錄片僅僅描述了英國一個中學的一個班聽中國老師講課的內容,並沒有英國教師在中國學校課堂講課的內容,也沒有總體上對比兩國學生的表現,比如在課堂外,社會上和家庭中的表現。紀錄片沒有反映的東西也很多。
紀錄片中5名在英國教學的中國教師當中一個將英國學生散漫歸咎於英國的福利制度,說不勞而獲的文化使孩子缺乏動力。這個評論受到英國報道的關注。這名教師被斯賓塞比作從前英國保守黨元老諾曼·泰伯特(Norman Tebbit)。泰伯特被稱為工人階級出身的撒切爾主義者,是奮斗得到社會承認的典型(social climber)。
電視媒體一方面比廣播和紙面媒體更能傳播身臨其境的真實感,但另一方面也掩蓋了同真實的距離。當然這並不是說BBC這部紀錄片不真實,第一集紀錄片突出了中國式填鴨式的課堂教學和對學生長時間反復練習的要求,也突出了英國學生課堂的散漫。盡管有突出和渲染,但基本事實應該不錯。
去年英國教育大臣伊麗莎白·特拉斯去上海考察中國學校,她認為中國的教育做法值得英國效仿(伊麗莎白·特拉斯在中國觀摩數學教學)(BBC中文網)
去年英國教育大臣伊麗莎白·特拉斯(Elizabeth Truss)去上海考察中國學校教學,並且在英國報紙撰文說中國的教育做法值得英國學校效仿,就引起過關於中英教育的討論。當時就有人指出中英教育差異不僅僅在於老師和教學方式,而在於兩國社會的差異。有人把中國學生勤奮刻苦歸因於中國社會機會少,價值取向單一,競爭殘酷。
希望也能有人拍部英國教師在中國學校課堂講課的紀錄片,讓大家對兩國學校和學生對比有更全面的了解。但即使沒有這樣的電視片,我們也對中國一條龍的教育方式能有大致的了解:學生在家長的關懷和壓力力下,從上小學,升初中,考高中,進大學,一連串埋頭苦讀。許多人又再接再厲地考研,考博,博士后....。.
其實那位中國教師責怪英國福利制度也襯托出了中國社會缺乏福利的現實。在社會缺乏福利保障,人多資源少(包括教育)的情況下,才有她所說的“中國的孩子都知道,要得到任何東西都要努力才行,需要努力掙錢養家糊口”。同樣的原因使得中國的“虎媽”、“狼爸”多於人均資源比較多的寬鬆社會,他們為了孩子有出,有出息,對孩子嚴加管束(tough love)。但嚴加管束的另外一面是對子女不能放手,加重了青少年的依賴性。
這種教育流水線的背后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價值觀。一個曾經在中國讀過小學的英國學生講過一個有趣的事情:中國小學生在講述自己志向的時候,大多都會說要當科學家,還有要做宇航員的,但沒有人向英國小學生那樣說長大要做自己父親做的職業,比如木匠、電工、水暖工……
不過出發點不同,感受也會不同。《每日電訊報》曾經長期駐中國的記者裡查德·斯賓塞則看到中國學生教育中樹立遠大志向積極的一面。他在《每日電訊報》發表文章認為,BBC的系列紀錄片說明了英國教育存在很多問題。他在文中提及前工黨首相布朗在做財相的時候訪問中國的一件往事,一次強調中英兩國學校教育差異。
中國3000萬獨生子女中許多受到父母和祖父母兩代人的關愛呵護,他們曾被美國《新聞周刊》的報道稱做“小”。這些被嬌慣的青少年任性、嬌氣,等心理弱點已經受到中國的教育專家和心理學者的關注。相比之下,BBC的紀錄片雖然顯示英國學生在課堂上紀律散漫的一面,但比較而言,英國青少年在課堂外往往表現出更強的獨立性,在公共生活中也能自律,而且嬌生慣養、依賴父母或“啃老”等問題在英國青少年中並不突出。
當布朗反問中國學生他們想將來做什麼的時候,有的學生說想做生物科學家,還有說想要當企業家,當工程師…
英國保守主義者反對國家福利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他們認為福利鼓勵了依賴,不利於自食其力和自律﹔他們認為一部分人不通過勞動得到其他人勞動所得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