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音乐新闻

歌仔戏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唱响姑苏城_新闻联播结束音乐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12-1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他山之音

“如果演的是女人,请注意看我的手指,她会做出一个「兰花指」的手势,大拇指及中指捏住,呈现出一个花瓣形状,以食指来代表方向”

此次反响热烈的表演,是明华园“压箱底”的经典剧目《英雄佳人》中的两场折子戏《鸳鸯枪》和《护国将军》。这两段戏可谓琳琅满目:结合戏剧、音乐、舞蹈及武术小品等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身段与唱腔“有声皆歌,无动不舞”,“合歌舞以演故事”,而且戏中经常出现人们通过影视作品了解的地区民间的俚语、谚语,因此即便是戏曲的“门外汉”,或者语言的“门外汉”,也一样可以欣赏,“无缝对接”。

方母:来来来!准备好了吗?女儿呀!擦亮眼睛,准备选女婿!

掌柜:“RuleNo.1,competitioninhand-to-handcombat,Thatistoolastatleastonehundredrunswithmydaughter!”

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院长哲博士在阵阵笑声和掌声中如是说,眼睛不离舞台:

事实上,苏州人尚不太了解的这个“明华园”,在地区,甚至是闽台两地,恐怕都可以“歌仔戏天团”的说法来评价了。“明华园戏剧团”是于1929年创立、拥有86年历史的民间老牌歌仔戏团体,历经时代沧桑,现为地区规模最大、历史最为悠久、也是最为著名的歌仔戏团之一。在地区,民间有“传统戏剧第一团”的称号,也被日本NHK、ARD联播网、奥地利国家、、、英国、等国际竞相报导,为地区歌仔戏向世界发声,做出了很大努力。

“孙翠凤二十六岁才开始学戏,凭借后天努力和表演天赋,一从龙套、小旦、青衣、刀马旦、花脸、文生、武生打拚到明华园当家首席台柱,真是从奴隶到将军,很了不起。她和她的同伴们,坚守传统艺术舞台,同时跨越现代剧场、电视、电影、唱片界,全方位向社会推广歌仔戏艺术,孙翠凤在一年近两百场的大小演出及近百场的文化薪传推广之余,还能带头作公益,她是目前地区最多公益广告代言纪录的保持人。”演出现场,一位在苏州工作的,不无自豪地说起这位同乡:“她是许多年轻人的行为典范。”

这是一种有着非凡艺术魅力和社会接受度的传统艺术形式。歌仔戏里,生旦净丑都用闽南语真嗓演唱和念白,音乐曲调既有悠扬高亢的“七字调”、“大调”和“背思调”,又有民谣诉说式的“调”,更有忧郁哀伤的各种哭调,非常丰富;同时传统的艺术形式更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实质和伦理。

这就是此次明华园戏剧团营苏州科技学院之邀,来苏进行交流演出的一个令人惊讶的现场片段。

比如“卷珠帘”的动作展示。此项旦角常用的身段,动作细腻微妙,往往就是一个歌仔戏小旦演员身法的考量标准之一。因为古代帘幕,多是以竹制成,所以表演中卷的动作比较有难度,基本的象征表现是“踏左脚蹲下,双手放低平,大拇指、食指、中指共同往上卷动。”其后,还要以手于帘幕两端做出灵活的打结动作。表演示范里,演员一丝不苟,敬业态度令人叹服。

“歌仔戏”

虽然冠名是“高校交流演出”,面向社会,但明华园领衔的仍然是台柱孙翠凤,演员们无论整冠或“跳台”,精气神如虹,表演收发自如。而往往被人们认为是“过场”的艺术介绍、技艺展示部分,却能够看出表演组织者的匠心独运。请大学生上台互动,现场教学,互相配戏整个演出和艺术推广活动连缀成篇,从不冷场,剧团、演员敬业态度令人动容。

刚刚结束的亚洲打击乐代表性团体朱庆打击乐团充满现代音乐观感的尚未褪却,一声悠扬的闽南本嗓,又将亲切自然的歌仔戏,通俗流畅地徐徐送入了苏州的耳朵。

舞台上,被誉为“无敌小生”的歌仔戏艺术家孙翠凤,明眸善睐,娓娓道来,语若垂珠,吴方言区的众多听众,在她的循循善诱之下,几分钟之内,就完全掌握了闽方言特色强烈的歌仔戏的表现手法和语言逻辑。

传统艺术进入现代,必须要适应现代,而不能高高枯坐。扶持、社会支援都是重要的推动力,但如何让好的艺术,重新光彩,需要我们继续思考发展,而这一点,就意味着不能够远离市场和观众,相反的,坚守传统文化艺术的实质基础上,更要去开发新的观众,拥抱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审美。在地区,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在避无可避的商业市场中存,求发展,观众周一可以听来自欧洲的交响乐演奏会,周二是美国,周三有周杰伦的演唱会,周四是歌剧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在商业市场中被拉平了。没有人不相信,传统文化艺术有深度,是宝贝。但如何适应当下,敢于亮宝,勇于让传统文化之宝不断变化的社会人生,是艺术家们需要不断积极探索的工作,是一条不敢懈怠的西西弗斯之。

据剧团负责人介绍,歌仔戏是唯一发源于地区的汉族传统戏曲,也是福建及地区的汉族传统戏曲之一。艺术是历史和文化的共同产物,至今,起源迄今约有百余年历史的歌仔戏,最重要的艺术源头福建漳州地区的说唱艺术“歌仔”,就是明末清初,由民族英雄郑成功及其部属收复时带来的。

“东方音乐剧”

一阵“歌仔戏旋风”,曼妙地刮起来了。

其后,结合车鼓小戏之身段与地方歌谣小调,发展到时期,根据《省通志》及《宜兰县志》的记载,谓歌仔戏起于初年,宜兰地区乡民自发的社群活动。歌仔戏继续发展,吸收北管、南管、九甲戏和民间歌谣等音乐曲调,引进京戏的锣鼓点和武打动作,使用北管曲牌、服饰、妆扮和福州戏的软件彩绘布景,并且援用各剧种的戏码、身段、道具、乐器,发展成一种兼容并蓄内容丰富的新剧种。

带着一点“游龙戏凤”风格的幽默手法,歌仔戏灵活的舞台表现让这出温馨幽默、欢喜冤家的小戏,三翻四抖地铺延开来。

时值今日,作为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宝贵艺术形式,歌仔戏已经成为维系两岸人民文化的一条重要纽带。2006年5月20日,歌仔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灵活的戏剧表现形式,原汁原味、丰富动人的闽南本嗓唱腔,展示着社会上下的穷形尽相,人生百态,源于生活泥土的艺术形式,展示着来自于人类生活最基本的生命智慧。让观众大呼过瘾,演出整个过程,掌声不断,热潮阵阵。

比如茶馆老板娘方母对着比武招亲的“登徒子”们道:“你们听清楚了!打擂台招亲规则:

又像是在比武招亲,又像是一场世界搏击大赛的决赛现场,戏仿手法、象征手法、甚至外语元素的嵌入,让原本在中国各地传统戏剧中都有诙谐表现的情节过渡部分,在歌仔戏的表现里,更凸显了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之间游刃有余的灵动。

方母:“第一,拳法高强,与我女儿交手百招之内保持不败!”

如此广泛的艺术接受度,来源于歌仔戏的诞生源头和深厚历史文化背景。

还是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厅,在落成还未到半个月的时间内,第二场具有国家级高水准的音乐艺术演出,又一次鸣锣开幕,这次的主角,就是与苏州昆曲一道同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歌仔戏艺术。

2015年12月03日夜,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厅里,气氛宜人,座无虚席。戏声笑声掌声声声悦耳,故事趣事史事事事喻心。

唱红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厅

剧情很简单,古代一位打扮成老百姓到民间微服私访,听说一家茶馆老板娘的女儿文武双全,貌美如花,正在为寻丈夫而举办比武招亲。动了心,于是也冒充比武招亲者,报名上台。岂料,上去时候自信满满,殊不知人家姑娘可不卖任何的面子(况且还是隐藏了身份),没能耐,就娶不了美娇娘一国之君,当街就让布衣裙钗的民间小女子好好修理了一顿。怎么办?皇上怎么能输呢?有人出现,于是作弊也要让国王成功娶回心上人

“我是孙翠凤,你们可以称我小姐,也可以叫我先生。因为我在舞台上,专门演男人只有在回家看到老公才会变成女人。反串是歌仔戏的最大魅力,等一下的节目,你们会看到男主角是由女人来扮演,而也会有男人去扮演女人,这,就是歌仔戏中的。

歌仔戏自诞生后,两岸戏班及艺人演出交流不断,1925年,厦门“双珠凤”戏班聘请地区著名歌仔戏艺人矮仔宝至厦门传授歌仔戏,而后厦门地区纷纷成立“歌仔馆”;而歌仔戏团也大量前往闽南地区公演,歌仔戏自此风行闽南地区。这是闽台地区人民共同培育与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省和福建泉州、厦门、漳州等闽南语系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侨居住的地方,至今遍及全世界,在国际舞台上也深受欢迎,所以有“东方歌剧”之称。

一旁掌柜的赶紧站出来,用英文翻译:“Herearetherulesofengagement”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传统的唱念做打日趋完善,成熟的基础上,而剧情内容增加了现代观众的审美接受度。比如你看,本剧的剧情,女性角色的定位,一反以往传统中华文化戏剧中柔弱的王宝钏一类的女性角色,更具有了现代女性的特点,有能力,有见识,而且剧情里还以幽默手法,阐述一夫一妻制的观念,是娱乐性颇佳的欢喜短剧。”

“传统文化无处不在,无处不存,传统文化艺术,更应当竭尽全力,用柔性的文化之美来滋润现代社会的心灵,保持文化的品格,是我们的追求。”

 

不过,如“明华园”等地区的一些传统文化艺术团体,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或可给后来者一些。

苏州新闻网讯 对于听惯了六百年昆曲清丽气韵的苏州爱乐人群来说,2015年的冬天,注定充满了温暖的、来自海峡彼岸阵阵和煦艺术之风的惊喜:

“比武招亲中,生旦表演精彩纷呈,眼神中无限潜台词,真应了小生小旦,目尾牵电线之说;爱美人,结果大家就来帮闲,真是上好下必应,实在精辟。”演出结束,有老观众如是笑谈:“这出戏,有智慧!”

“表演前我先示范男人、女人的肢体动作,让大家能在等一下的表演中,可以分辨出谁演男人、谁演女人。

音乐,拥有着无限的可能

舞台上,明华园戏剧总团带来的歌仔戏经典大作《英雄佳人》中《鸳鸯枪》一折,给苏州听惯了慢调清雅昆曲的人们,带来了另一种亲热晓畅、风趣幽默的艺术味道。

比如,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自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就盘踞宝岛的日本,在地区厉行“皇民化”政策,施行民族,地区传统戏曲演出。当时歌仔戏团体韧性,纷纷或转移至乡间“游击演出”,或以“皇民化剧”或“歌剧”之名,穿时装,将朝廷改成公司,改为董事长,文武官员改为职员,用留声机代替被的文武场伴奏,台上心有灵犀,转圜地演出传统老剧,保存传递着中华文化的传承。

此次来苏演出,台上,好探究的听众们已经在纷纷打听演出团体的底细:“明华园,是个怎样的剧团?”

俯下身段,推广传统文化艺术,是孙翠凤近年来的工作重心:“苏州地方,社会对昆曲、评弹等等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程度,令我们羡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历史沧桑,红遍世界

12月3日夜,由苏州科技学院邀请的、地区久负盛名的歌仔戏艺术团体明华园戏剧总团,为苏州听众带来了该团压轴戏剧大作《英雄佳人》中广为流传的两折,将原汁原味的地区歌仔戏的神髓,完美地呈献给古城苏州。

“因此,你可以理解,歌仔戏是目前地区最盛行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也是观赏人数最多、观众阶层最广的剧种的原因了。这次演出是歌仔戏中的内台歌仔戏形式,舞台布景、灯光及服装较为讲究,演出很严谨,也是歌仔戏艺术中最为典型也最有艺术性的形式之一,你看这脚步手的身段这次苏州的观众有耳福和眼福了。”

“这就是歌仔戏深具亲和力与草根性的重要特色之一,无论是大企业的董事长、高校的教授,还是挑脚的阿伯、或者还在上小学的小囡,有一个说法,6岁到106岁的观众,都能一同坐在看戏,一起流泪和欢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