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星座爱情

许向东:时代正气与观点精度的相遇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2-0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表达过尊重劳动、关心劳动者的理念,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人心。然而,当前社会上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各种误读以及“不劳而获”的观念仍然存在。针对这类现象,中国教育报刊社在五四青年节之际刊发评论《让劳动光荣成为青年坚定信念》,呼吁让劳动光荣成为青年坚定信念,推进劳动教育,使其与德智体美并行发展,发挥了引领导向、明辨是非的积极作用。

1

彰显新闻价值,实现社会效果

把握评论时机,回应现实热度

时效性和时宜性是评判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准。时效性是指从事件发生到新闻发布之间的时间差。在通常情况下,时间差越短,时效性越强。时宜性强调发布的时机,它要求新闻工作者在开展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要正确把握新闻选择、报道内容、发表时间同社会客观形势的关系,综合考虑传播效应和社会效果后决定何时发布报道。201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再提劳动光荣,强调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人心。评论紧跟新闻事件、紧随讲话精神、紧抓合适时机,继承了“劳动”这一热点话题,并进一步聚焦青年群体,细化分析角度、延伸讨论内涵,提出让劳动光荣、劳动精神上升为青年精神的一部分。把“劳动”与“青年”结合起来,正好切中青年节的引导和教育主题,体现了时效性和时宜性的统一,激发了广大青年共识,凝聚了社会力量。

阐释劳动内涵,具有理论深度

评判新闻价值的另一标准是重要性,即强调新闻报道应事关大局、影响普遍,与当前社会生活和广大群众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其衡量尺度是看它对国家、民族、人民、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文章首先凝练了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观点,指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正是劳动使人和动物具有了本质性的区别,强调了劳动的认识论意义;其次,指出了社会上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误读,即“人们狭隘地对不同劳动给出了高低贵贱之分——来自底层群体的劳动被视为一种低级的劳动形式,从事底层劳动的劳动者难以获得应有的尊重”,并把这种片面的劳动观念定性为“严重背离了马克思的劳动本位论”,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哲学理论角度解释了这一观点的不正当性和不合理性,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

摆出具体对策,体现思想高度

解决了劳动是什么、为什么要尊重劳动的问题,关键还要看怎么做,即如何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评论以马克思理论为原点,结合时代特征和社会实践,提出了四条有针对性的建议——“回到劳动应有的哲学语境和价值本位”“充分认识劳动的价值本位与生命要义”“让‘劳动光荣’的观念成为时代新风”“用‘劳模精神’指引我们的社会实践”。这些具体的对策既呼应了上文的学理分析,又顺应了时代的现实需要,还回应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内核,足见该评论立意及论述之巧。

提出劳动教育,凸显观点精度

随着党和国家对于劳动精神的日益重视,关于“劳动”的讨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他们如何看待劳动和劳动者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评论率先提出了“劳动教育”观点,思想前沿,角度新颖,切中要害,充分表现出对时代趋势和理论内涵前瞻性的精准把握。

社会效果显著,实现传播广度

评论呼吁劳动光荣,强调劳动教育,指出在教育实践中推进劳动和德智体美并行发展。这一观点得到主流媒体呼应,成为广大青年的共识。该文获得中国教育报2018年“年度锐评”。2019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该评论再次引起关注。媒体纷纷援引该评论观点,呼吁将劳动精神上升为青年精神的一部分,以丰富当代青年精神的内涵。

2

注重表现手法,提高传播效果

结构脉络清晰,论述重点突出

论从事出,论之有理,都离不开清晰的结构和脉络。评论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简要清晰、条理分明、层次清晰、脉络顺承。最后,文章重申论点,提出“弘扬‘劳动光荣’观念,践行‘劳模精神’,使其成为流淌在青少年血液中的价值基质”,与开头遥相呼应,使文章脉络互相贯通。不止于此,文章还进一步引申,把目光从青年身上再度转向社会,指出社会也要创造健康的、公平的、正义的劳动环境和公共秩序,让劳动者真正“劳”有所得。这种“总—分—总”的叙事结构简洁明快,最大限度地突出核心观点,使读者能够充分地了解和掌握文章重点。

表达方式得当,引领舆论导向

评论的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议论主要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构成,相辅相成。论点是议论的核心,提出一个明确的中心论点既是议论的目的,也是议论的第一要义。这篇文章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提出议论的中心,即“再提‘劳动光荣’,推进‘劳动教育’”,观点新颖,让人眼前一亮。议论不仅仅是提观点,还需要有充足的论据作为支撑。文章的论据来源丰富,既有“劳动者和奋斗者的故事”等事实论据,又有像马克思、前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等名人名言,论据材料翔实。文章采用了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方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中心论点,加强了论证的效果,从而发挥了评论引领导向的作用。

语言平实有力,激发广泛共识

整体来看,评论文章的语言准确贴切、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兼具学术性和通俗性。具体来说,在对劳动的内涵展开学理分析的过程中,作者虽使用部分专业性词汇,但也是为了深入解析,并且做了通俗化的解读,不会让读者产生误解和困惑。在论述应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时,作者一连使用了四个排比段落,结构清晰、脉络分明、论述严密、说理透彻、议论酣畅、语势强劲,读起来琅琅上口、发人深省,能够激发广大青年的共识。

这篇评论篇幅不长,但贵在创新,新在观点,新在表达。“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劳动”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命题,该评论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教育”这一观点,充分展现了新闻评论的前瞻性特征。归根究底,这篇佳作能够获得中国新闻奖,离不开作者对时代脉络的准确把握,对社会问题的认真思考,对表达方式的细心揣摩。

(作者许向东系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巧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