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星座运势

裁员、库存积压、停产!年销售额超337亿的电子烟产业,一夜入冬?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1-2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今年下半年以来,电子烟在全球范围内都遭遇了严厉的限制措施。尤其是进入11月,随着国家电子烟网售禁令的出台,曾受到资本热捧的电子烟行业似乎一夜之间进入了“寒冬”。深圳作为电子烟的生产集散地,占据着全球90%的产量,如今那里的生产情况如何呢?

  丨电子烟市场降温 产品库存积压裁员“过冬”

  深圳宝安区的沙井街道,在这个总面积仅有3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至少聚集着四五百家电子烟工厂。央视财经记者在这里发现,近期从电子烟工厂辞职的工人开始多了起来。

  深圳某电子烟工厂工人表示,工厂原来一两千人,现在没什么班加,辞工了。现在每天8小时,2200元都拿不到,走了很多人。

  记者了解到,在电子烟行业订单多的时候,工人通过加班一般每月可以拿到五六千元,而如今随着订单减少,工人的收入也减少了许多,部分电子烟工厂开始撤离工业园区。

  深圳市某工业园区保安表示,原来这里还比较集中,还是有几家比较大的。现在都搬走了,原来有两家电子烟企业,搬走了一家,现在里面只有一家。对面以前有一家很大的也搬走了,搬走原因就不清楚了。

  而继续留在工业园区的电子烟工厂也在艰难度日,从事多年电子烟生产的许烜烜告诉记者,自从11月1日电子烟网售禁令出台后,他们的电子烟订单急剧下滑,以前他每天都要被客户催着加班加点出货,现在他每天都要催促客户来工厂提货。

  据了解,随着网售禁令的出台,电子烟渠道出货难度加大,目前整个电子烟行业普遍存在产品库存大量积压的现象,很多电子烟品牌都开始低价清理电子烟库存。

  天风证券研究所新型烟草行业研究员 蒋梦晗:自线上禁售令以来,众多电子烟品牌均选择关闭了线上店铺并将产品下架。但由于此前大部分电子烟品牌为备战双十一活动,准备了数十万到数百万兀不等的产品库存,此次线上禁售导致品牌方产品库存及现金周转压力较大,出现了部分品牌低价抛售产品的现象。同时对于代工厂来说,一方面面临部分客户拖欠此前订单尾款,另一方面由于后续订单增速下滑明显,有小部分小规模厂商决定裁员以减轻运营压力。

  丨电子烟出口下滑明显 工厂年后或迎倒闭潮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今不仅国内电子烟生意不好做,随着电子烟全世界禁售范围的扩大,以出口为主的电子烟工厂订单急剧下滑,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

  刘团芳是深圳一家电子烟代工厂的负责人,他们的电子烟产品主要出口美国,近几年他们的出口业务一直在快速增长,但是自从今年9月份,随着美国禁售“口味电子烟”的消息传出后,他们电子烟的订单出现了快速下滑。

  深圳易佳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团芳:由于美国的禁止口味电子烟的提案,导致了中国的电子烟行业订单有衰减。按照去年的规划,今年我们应该做到14亿元,但是现在看来,最多统计大概7-8亿元。

  刘团芳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在积极拓展海外新市场来弥补损失,不过随着电子烟全球禁售范围的扩大,公司的出口情况也不容乐观。

  无独有偶,深圳市卓力能电子有限公司生产部总监张汉城所在的电子烟代工厂,有相当部分业务为海外电子烟代工,业务繁忙时几乎基本上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九点半,现在不仅没有加班,新建的生产线也基本全都停工了。

  记者了解到,由于电子烟订单的下降,不少工厂开始减产甚至停产,这也波及到电子烟生产的上游产业链。

  深圳市卓力能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许烜烜:我们的上游供应链的影响,可能会更大,因为服务我们工厂的上游企业至少有上百家,比如做塑胶、做模具、做五金、做硅胶的,都会受影响。

  根据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提供的数据,中国是世界电子烟产品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2018年,国内电子烟从业人数超过200万人,年销售总额超337亿元,出口总额接近300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电子烟监管趋严,曾经的电子烟投资热潮正在逐渐退却。

  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秘书长敖伟诺表示,现在电子烟企业面临两大问题。第一,大规模裁员。第二,恐慌性抛售产品。根据他们最新的统计,应该有超过50%的裁员的压力。另外一方面,订单下滑的企业超过70%以上,这对整个电子烟行业是非常大的压力和挑战。他呼吁所有的电子烟企业,应该理性正确对待当前困境,避免大规模裁员,恐慌性抛售产品。

  对于电子烟网售禁令的后续影响,分析人士认为,对线上渠道的关闭以及禁止线上营销的措施,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影响相关品牌的销售情况,品牌方也将加大对于线下渠道的拓展和深耕,线下的渠道成本或将进一步上升。

  天风证券研究所新型烟草行业研究员蒋梦晗表示,中长期来看,严监管将是全球新型烟草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型烟草的监管未来或将“类烟草化”。在这一背景下,已与中烟体系进行过数十年合作的产业链服务商,有望继续在新型烟草领域通过为中烟服务率先受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