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对虚拟货币重拳出击 区块链概念需要拨乱反正
不久之前,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强调了区块链技术在新的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中的重要性,并明确要求把区块链技术,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和主攻方向。由此,区块链技术迅速再度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概念。然而,区块链技术受到关注,一方面为这一技术领域的长远发展注入了信心,另一方面却也使得在国内一直被严厉打击的种种“虚拟货币”出现了死灰复燃的势头。
这一情况很快受到了多地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据媒体报道,新一轮的整顿清理已在全国多地展开。11月21日,深圳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深圳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了一则《关于防范“虚拟货币”非法活动的风险提示》。11月22日,上海市金融稳定联席会议办公室、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也表示,要加大监管防控力度,打击虚拟货币交易。不难看出,有关部门对虚拟货币的态度是十分明确的。
客观地说,区块链技术与虚拟货币确实有着不容忽视的关联。区块链技术最早出现在公众视野之内,还要追溯到2009年比特币的诞生。比特币一直是最为火爆的虚拟货币,由于其去中心化、开放性、独立性、安全性和匿名性等特征的存在,比特币在几年前受到了投资者的热烈追捧,作为其底层技术的区块链技术也因此受到了各界的重视,并逐渐被开发与应用到更多领域。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早已不限于虚拟货币,在各行各业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作为一项方兴未艾的高新技术,公众对于区块链技术的认知并没有那样深刻,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公众认为,区块链就等于虚拟货币。也正因如此,在区块链技术进入公众视野之初,部分不法分子打着区块链的旗号,大行违法敛财之实,其中最为典型的手段,就要属利用虚拟货币炒作进行的非法融资和诈骗行为。
虚拟货币在国内刚刚兴起的时候,其中确实有一部分是以真正的区块链技术作为驱动的,然而,随着虚拟概念的火爆和投资者热情的不断上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开始出现,“圈完钱就跑”已然成为“币圈”的常态。新发行的虚拟货币里,相当一部分甚至连代码都是抄袭来的,空有虚拟货币概念而没有任何实体项目作为支撑,虚无缥缈,“空气币“一词也因此而生。对于“空气币”来说,币值的涨跌全靠营销忽悠支持,最终以不法分子在交易平台联合砸盘“收割”普通投资者结束,极大的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和区块链技术的形象。
其实,早在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就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对ICO和虚拟货币交易场所进行清理整顿,虚拟币交易规模也因此大幅下降,“币圈”利用虚拟币进行圈钱诈骗的行为也受到了沉重打击。不过,近段时间,虚拟货币炒作诈骗行为又有了抬头的迹象。值此区块链技术有望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之际,有关部门势必要拨乱反正,重新向公众进行区块链技术科普,严厉打击利用区块链之名的违法犯罪行为,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营造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
此次,多地监管机构先后出手,提示虚拟货币风险,传达出了领导层对利用区块链概念进行违法犯罪行为现象重拳出击的决心。近年来,虽然监管机构整治不法分子利用区块链概念行传销、诈骗之实已经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但在区块链技术上升到自主创新核心技术的高度之后,不少不法分子都蠢蠢欲动,妄图鱼目混珠。官方机构此时重拳出击,可以正本清源,让这些不法分子放弃幻想,也为区块链技术洗刷污名。
可以肯定的是,区块链技术在未来必然大有可为,但就目前来说,即便是在区块链技术开发运用较好的金融领域,总体上还是处于十分早期的阶段,更不用说在其他行业了。区块链技术如何与各行业融合。还需要全方位的探索。因此,在区块链产业尚未成熟时,更加需要政府和监管部门引导区块链技术朝着有益于社会和实体经济的方向发展。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
盘和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标签: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