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星座爱情

华文媒体的文化突围:在对话与了解中实现共鸣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0-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华文媒体的文化突围:在对话与了解中实现共鸣

  中新社石家庄10月13日电 (李晓伟)舞龙舞狮、戏曲、扇子舞……这些在中国耳熟能详的表演艺术,被华人艺术团带到尼日利亚,并与当地民族舞蹈同台演出,传播中国文化艺术,促进彼此了解与认同。

  10月13日,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举行四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和华媒代表就移动互联时代的媒体应对之道、大变局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新时代·新使命·新模式等议题展开探讨。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13日,在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平行分论坛之一——聚焦海外华文媒体“新时代·新使命·新模式”分论坛上,尼日利亚华星艺术团团长、《西非华声报》董事长倪孟晓以该艺术团为例,讲述中华文化如何被海外民众接受。

  倪孟晓自称是“在尼日利亚舞狮、扭秧歌的报人”,他说:“只有互相了解,互相尊重才能形成文化共鸣。”为此,他非常尊重尼日利亚当地文化,并挖掘整理当地文化艺术瑰宝,在平常文艺表演及报道中予以呈现。

  倪孟晓说,这些努力不仅给当地民众带来亲近感,而且增进了当地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让“传播中国文化事半功倍”。

  无独有偶,一部曾引得超过八成德国阅读者愿意亲往中国实地游览的童书——《黄鹤楼童话故事》的成功,也让德国明斯特电视台中国部总监周俊深有同感。

  数年前,由周俊和德国人马克共同创作编译的德文版《黄鹤楼童话故事》一经出版即引发强烈反响。对此,周俊表示,重视用户思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黄鹤楼童话故事》的成功就在于它采用国际调研机制,将中国传统故事与德国人的日常生活对接,使德国人从故事情节认同走向价值认同。

  “未来传播有两大趋势:传播的去中心化与中心化并存;人类共同体与族群分化并存。”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高金萍称,那种依仗软实力同化他者的全球传播体系正在走向名存实亡,未来在传播内容上要注重对话性传播。

  “这要求中国在未来的文化传播中,要尊重个性和差异,注重互动、交流和沟通,在对话性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高金萍说。

  已是第八次参加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新西兰《信报》社长王浩说,16年来,《信报》从诞生到成长为当地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华文媒体,一直在努力“成为海外中华文化的一个声音”。

  王浩表示,这需要海外华文媒体对自身立场的把握,同时加强与住在国主流媒体、当地政府的沟通与合作,扩大中国文化的传播,增强话语权,“海外华文媒体要不卑不亢、不浮躁,做真正的信息传递者”。(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