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珊瑚 亲爱之师”走进珊瑚实验小学“亲亲课堂”系列报道(十七) 科学:在探究“动物的卵”中收获生命教育启迪
编者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科学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和现实针对性,对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新形势下,学校应如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校长谭劲看来,要做好教育现代化,应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由“爱”出发,让孩子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爱自然。教师要不停叩问内心“我的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价值吗?” 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用科学方法启迪孩子的智慧。
珊瑚实验小学作为一所品牌学校,始终秉承“珊瑚最红,孩子最亲”的办学理念,以“关系亲和、过程亲证、生命亲在”为核心,以亲近孩子成长需要为出发点,构建并实施了包括亲亲德育、亲亲课程、亲亲课堂、亲亲团队、亲亲校园五位一体的“亲亲教育”。这里的每一位“亲爱之师”最愿关爱孩子,最会亲近孩子,最能发展孩子,帮助每个孩子真正实现了快乐成长!
本学年,华龙网记者团队一行,将继续走进珊瑚实验小学“亲亲课堂”,切身体验在“亲亲教育”理念影响下,“珊瑚娃”们最真实的成长与发展。
朱洪老师的科学“亲亲课堂” 珊瑚实验小学供图 华龙网发
同学们完全投入到趣味无穷的探究过程中 珊瑚实验小学供图 华龙网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9日15时23分讯(许义丽)“哇,刚出生的小鸡原来是这样!”“老师老师,鸡蛋为什么可以孵出小鸡呢?”......这是朱洪老师的《动物的卵》科学“亲亲课堂”。朱老师从一段小鸡孵蛋的视频引入,从视觉上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整堂课通过学生熟悉的鸡蛋展开观察探究。
记者在现场看到,课前,朱老师收集了大量有关动物卵的图片,供学生观察。孩子们看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卵,连连称奇。“呀,蝴蝶的卵是这样的啊!”“快看,瓢虫的卵!我还没见过呢!”“这个,快看这个,鱼的卵,看,还有眼睛呢!真有意思!”......
为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朱老师从大家最熟悉的鸡蛋入手,先让同学们说说鸡蛋的构成,并让大家猜一猜“鸡蛋的各个部分在孵化小鸡的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同学们七嘴八舌,“蛋壳可以保护鸡蛋!”“蛋黄可以发育成小鸡!”“卵白可以提供营养!”……朱老师见已成功调动起孩子们的探索兴趣,便继续启发大家一起去观察鸡的卵,“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看看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呢!”
朱老师介绍,选择学生最熟悉的鸡蛋作为研究对象,有助于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中体会到,即使是自己最熟悉的事物,也有他们所不知道的“秘密”,从而养成主动观察、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习惯。
探究过程中,只见孩子们颇有兴趣地投入到各个小组中,开启了合作探索、亲历探究过程的“旅程”。为帮助孩子们养成有序观察的好习惯,朱老师引导大家由外到内进行“探秘”。在观察外部结构中,有的孩子用放大镜仔细研究卵壳的外部结构特点,猜想它在从卵到鸡的过程中可能会起到什么作用;有的孩子则拿起笔,认真记录下小伙伴们观察到的每个细节,生怕错过任何一个“伟大”的发现......
“我仔细看了一下,卵壳上面有很多小斑点,凹凸不平的。”“鸡蛋的外壳有很多小孔。”......观察结束,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汇报起自己的发现。“那这些蛋壳上的小孔有什么作用?”朱老师问道。这个问题似乎有一点难度,孩子们或托着腮帮思考,或跟小伙伴“窃窃私语”,但不一会儿,一个声音勇敢地发出来,“小孔是透气用的吧!”“你真聪明,这些小孔就是透气用的!”听到老师的答案,同学们顿时流露出豁然开朗的表情。
朱老师走入学生中间答疑解惑 珊瑚实验小学供图 华龙网发
正认真记录观察结果 珊瑚实验小学供图 华龙网发
接下来该继续观察卵的内部结构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将准备好的生鸡蛋轻轻磕破,并用镊子先剥开一个小洞,再小心翼翼地将蛋壳一小块一小块地剥掉。当洞有一个蛋黄大小的时候,再将整个蛋液倒入塑料碗中,开始仔细观察......
记者在现场看到,记录表上,留下了同学们密密麻麻的观察收获。1小组发现,卵膜是白色,贴在蛋壳上,用来保护卵白;卵白无色、透明,用来提供营养;卵黄最后发育成小鸡。1小组同学话音刚落,2小组的同学随即补充道,“我们发现,在卵黄上还有像羽毛的白色丝带。”看见同学们疑惑的表情,朱老师随即说明这是系带,可以固定卵黄,并引导大家一起观察胚胎。
“我们也发现了胚胎,我们认为是胚胎发育成了小鸡!”3小组同学接着补充道。此时,孩子们的想法出现了分歧,有的认为是胚胎发育成了小鸡,有的认为是卵黄发育成了小鸡。为了解答同学们的疑惑,朱老师随即播放了一段视频,向大家展示了胚胎发育成小鸡的过程,把学生带入一个真实的卵的世界,使课堂“活”了起来,充分调动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科学教育不应该传授给孩子支离破碎、脱离生活的抽象理论和事实,而是应当在探索研究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用恰当、生动的方法,帮助孩子们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对世界的理解。”朱老师介绍说,有些组把壳和膜整个剥下来,更加仔细的同学只剥掉卵壳,先观察膜......同学们不仅用眼观察,还用手去触摸,调动不同感官,多角度去观察,掌握了科学的探究方法。
在学生观察鸡蛋的过程中,朱老师引导大家先观察整体外观及卵壳,然后打开生鸡蛋观察鸡蛋内部的卵白、卵黄以及卵黄中的胚胎,最后再观察熟鸡蛋,朱老师说,这样层层推进的观察有助于学生深刻认识卵的结构,同时也能引起学生的思维碰撞,将前概念修正或补充。
在学生完成观察鸡蛋这一实验的基础上,朱老师还指导学生推断出小鸡孵化的条件,朱老师告诉孩子们,只有受精卵才能发育成小鸡,需要有帅气的鸡爸爸,漂亮的鸡妈妈,甜蜜的相处过程,还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并要每2小时翻一次蛋,约21天才能孵化出来。
“哇,一个小生命的诞生太不容易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感叹道。课堂最后,朱老师还作了拓展延伸,通过小视频让学生感受其他小动物成长的过程,将课堂的有限时空拓展到了生活中,让同学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新生命诞生的不易。
这堂课,朱老师从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出发,用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并结合图片、视频去学习,探究动物的卵所蕴藏的秘密。过程中,朱老师层层深入,有效地将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素养的培养融合起来,让孩子们感受到生命的多样性和延续性,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新生命诞生的不容易,进而培养了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珊瑚实验小学供图 华龙网发
小组踊跃上台展示探究成果 珊瑚实验小学供图 华龙网发
“珊瑚娃”谈收获:
熊思媛:这堂课我最喜欢的是实验环节,虽然我们不小心把蛋黄弄散了,但却有了意外的发现,原来在蛋黄外还有一层膜,叫卵黄膜是保护蛋黄的。朱老师鼓励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善于解决问题。整个观察的过程,让我们受益匪浅,学会更加科学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刘俊杰:以前,我只知道鸡蛋由蛋黄、蛋清和蛋壳组成,在这节有趣的实验课上,我通过自己的观察,还发现了鸡蛋中有胚胎、系带等结构,了解了小鸡的孵化过程。原来,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也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科学知识,以后我会用发现的眼睛去观察生活。
许锐敏:这是一堂有趣又难忘的科学课!这堂课上,老师带领我们做实验、观看视频,我还跟小伙伴们运用实验工具观察鸡蛋,自己记录下观察结果,太多有趣的发现!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要养成通过双眼、双手观察、求证的好习惯。
杨雅雯:这节课让我对卵生动物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通过对小鸡孵化过程的了解,我越发觉得一个生命的诞生太不容易了,让我联想到自己,我妈妈也是经历千辛万苦才生下我,感恩母亲,也让我更加懂得珍惜生命,热爱大自然中的小生命。
“亲爱之师”评课:
吴凤君:朱洪老师执教的《动物的卵》一课,巧妙地选择学生所熟悉的鸡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鸡蛋的卵来深入研究,以点带面,了解更多动物卵的共性。整堂课充分体现了科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并且回归到生活的朴实理念,纸盒的出现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课前积极性,让学生养成爱动手、爱思考的习惯,培养起环保理念。
穆安莉:朱洪老师执教的《动物的卵》,引导学生在观察、推测、质疑、分析的学习过程中享受、感知生命诞生的奇妙,理解生命孕育的整体性,复杂性……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了生命教育,将科学学习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对生命进行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整个课堂,朱老师诠释了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舒小娟:这堂课,朱老师采用了“自主观察探究
- 标签: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