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工程见证高原电网70年
中新社西宁10月2日电 题:世界级工程见证高原电网70年
中新社记者 罗云鹏
“经幡飘扬的地方,一条条银色的哈达,穿过年保玉则(湖),翻越阿尼玛卿(雪山),一头连着雪域深处岁月的灯盏,一头通向光明的未来……”
这是2015年中国最后3.98万无电人口结束无电历史时,青海果洛州久治县大学生晋美多杰在朋友圈里写下的话。
“青海农牧区民众口中调侃的‘洋蜡黑饭’,很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况,煤油灯、酥油灯、蜡烛甚至都是奢侈品。”今年78岁的青海送变电公司退休职工徐兴利回忆说,1949年青海解放时,72万平方公里的青海仅有西宁水力发电厂,电力线路全长仅有21.8公里。
2005年9月,中国首条750千伏工程投运,青海率先进入特高压时代;进入“十二五”时期,青海电网累计投资350.36亿元(人民币,下同),先后建成投运了青藏交直流电力联网、玉树联网、青新联网、果洛联网等一批具有世界级难度的重点工程。
被誉为“电力天路”的青藏交直流电力联网工程平均海拔4500米,途经三江源、可可西里以及羌塘等自然保护区,是当时世界海拔最高的直流输电工程。
中国国家电网青海电力检修公司柴达木换流站站长李晓明介绍,目前“电力天路”工程双向累计输送电量突破91.4亿千瓦时,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能源支撑。
而在刚刚过去的9月,又一条“电力天路”进入西藏向西延伸,阿里联网工程启动建设,这条建设在“世界屋脊”的“屋脊”上的线路未来将使西藏主电网覆盖74个县,解决西藏97%人口的用电问题。
“在三江源核心区建电网,不能爆破,不能使用大型机械,电力物资只能靠骡马驮。”曾参与果洛联网工程的项目经理董勇介绍,该工程先后有四川等地40余支马队、809头骡马参与物资运输,因高寒缺氧及高强度工作,工程竣工时有28头骡马死亡。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青海省已累计建成750千伏线路3180公里、330千伏线路6365公里、110千伏线路10764公里。岁月流转间“洋蜡黑饭”成为年轻一代对于“烛光晚餐”的代名词。
1992年,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下,青海首座光伏电站在青海湖畔的尕日拉村投运,容量为4千瓦;如今在距此几十公里的塔拉滩上,中国首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湛蓝色的“光伏海洋”延绵向天际。
“自2010年以来,青海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速达58%,成为中国国内新能源发展的‘领跑者’。中国国家电网青海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常华介绍,至2018年底,青海累计外送清洁能源电量超过240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实现了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自2017年开始,青海电网连续3年实施“绿电行动”,“三刷”全清洁能源供电的世界纪录。
2018年11月,全球首条清洁能源外送特高压通道——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总投资231.5亿元,途经青海、甘肃、陕西、河南等4省。
“工程青海段将于2019年底实现贯通,将实现青海清洁能源基地电能直送中国中部地区负荷中心,预计每年外送绿色清洁电能超400亿千瓦时。”中国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建设部主任杨记宁表示,“届时,青海将实现‘风光天上来、绿电送中国’的美好愿景。”(完)
- 标签: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