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满帆,国产动画任重道远
中国原创动画电影正在经历难得的狂欢,《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煌煌票房使动画片在整个电影格局中获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面貌一新的《江南》也高歌挺进。这部为共和国70周年献礼的动画片在给观众带来全新感受的同时,也促使我们冷静下来,思考中国动画电影尚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其长远的健康发展。
作品缺少储备量
《江南》是一部有情怀的动画片,反映的是创立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江南制造局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变迁。江南制造局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发愤图强的一个缩影,从当年开始建造铁甲舰船到今天推动我国的航空母舰事业,展现了几代“军工人”的精神风貌。三年前,创作者感奋于这段充满光荣与梦想的历史,希望能够将之拍摄成动画电影,向共和国70周年献礼,在查询各个影视机构的创作计划时,发现此类题材储备稀缺,因而有了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因而建立起了决心和信心。
在《哪吒》进入9月依然冲劲不减之时,观众有理由期待一部具有厚重的历史感、体现几代人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前仆后继的鼓舞人心的动画电影。在这样的期望中,《江南》以金鸡独立的姿态应声而出,当然是值得称道的。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这部动画片的公映也适逢其时,说实话,在国庆献礼片的片单中,如果没有这样一部动画片,那刚刚建立起来的动画片的王者地位恐会遭受质疑。
观众希望动画电影可以保持如今的强劲势头,但要是没有数量上的储备,那很可能后续无着。《江南》这部动画片从筹备到公映历时三年,据闻《哪吒》的创作历经五年,由此看来,一部动画片的创作周期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既然这样,如果动画片要保持后续力,那势必要求有相当的数量上的储备。
现实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看一下国家电影局发布的今年6月全国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立项公示:全国处理的备案故事影片一共有200部,而备案动画影片只有11部,其中3部木偶戏还是一个系列。由此可见,从总量上来说,动画片所占比例非常低弱,数量甚少,屈指可数。这样一种局面,如何支撑动画电影的持续性发力,令人担忧。我们总不能老是把希望寄托在一两部作品的偶尔发力。如果只有偶然为之,那么,动画片在整个电影格局中的竞争力显然是弱小的,也显然不足以保证其作为一支电影主力军和生力军的地位,随时可能不堪一击,高浪跌落,碎成泡沫。因此,我们应该珍惜今天动画片的良好局面,在电影创作上一定要有整体规划,保证动画片的数量储备。
题材缺少多样性
《江南》在题材上无疑是有独创性和开拓性的,在动画片的艺术长廊里增添了一个可亲可爱可敬的为追求理想而勤奋努力的“小工匠”形象,也填补了动画电影中反映重大历史和现实生活的一个空白。影片中13岁的少年阿榔对威猛的铁甲舰船和各种机械充满好奇,有着工匠的天资,但他同时也是一个顽童,天真烂漫,常常与要求严苛的师傅陈铁寒“斗智斗勇”。影片细腻而传神地刻画了他的“工匠精神”,那一张张逼真的图纸、一个个精细的零部件,都是以往动画片里难得见到的,呈现在银幕上有一种撼人的力量。阿榔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机匠,与师傅一起去建造最新的军械,并共赴前线,为中国海军维护战舰,出生入死。
事实上,这样的题材是大多数动画电影创作者不敢涉猎的,被认为缺乏动画片的票房号召力,因为如今的观众已经很难跳脱神话传说、古代故事和幻想童话这类题材,如果另辟蹊径,观众可能不大能够适应和接受,于是影响票房收入。但正是这样的不敢碰触,不敢开拓,导致形成了观众的单一欣赏口味,而且在创作题材上越来越狭窄,越来越单调。更不可忽视的是对重大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创作的轻视乃至放弃。我们同样可以从国家电影局发布的今年6月全国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立项公示中作出分析和判断:全国处理备案的200部故事影片中,现代和现实题材(1949年以后)为161部,占80.5%,历史题材(1949年以前)为39部,占19.5%;而在全国处理备案的11部动画影片中,古代神话和历史故事类5部,童话幻想类5部,科幻类1部,真正反映现代和现实题材的不见踪影,这与故事影片形成强烈的反差,由此可以看出动画电影让人不安的创作倾向。
不可否认,如今动画片创作在题材上呈现“一窝蜂”状况,基本都在古代神话和历史故事中打转,这被认为是最为保险的,所以即使取得成就的古装题材动画片的创作者,接下去也是沿袭前路,制作多部系列影片,而没有新的题材拓展。如此一窝蜂,导致题材缺少多元化和多样性,势必招致观众的审美疲劳,也势必不能满足不同观众的欣赏要求。另一方面,题材单一,也容易导致创作上的同质化,故事千篇一律,形象雷同互袭,没有鲜明的个性风格,也没有缤纷多样的表现手段。从现有备案公示的一些童话幻想类作品内容梗概来看,真的是缺乏新意,同质化严重。而最让人担忧的是,创作者的放弃,表现出对现实的冷漠和回避,而这与今日我们高度重视和力倡的现实题材创作没有相向而行,这使动画电影的创作缺乏创新,缺乏诚意,缺乏对现实的关注和关照,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急功近利。
创作缺少产业链
《江南》的创作过程就像影片主题一样充满了“工匠精神”。作为一部以历史真实托底的作品,既遵循了动画片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幻想性的艺术之道,同时也严谨地,表现出对历史应有的尊重。片中江南制造局和上海城隍庙的场景设计都源于老照片,还原了历史原貌,使作品获得了深厚的历史感。影片结尾部分更是犹如交响曲中的华彩乐章:百年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在无界的时空中交叠融汇;昨天的阿榔和今日的阿榔相遇重逢,展现工匠精神的代代传承;越过清末上海东南角的江南制造局,如今的长兴岛上一派兴旺;透过东方明珠,由江南造船厂设计的卢浦大桥扑面而来……这真是中国原创动画片的高光时刻。
但是,光环背后却掩藏着国产动画片行业的艰难困境,由于创作缺少完整的全产业链,所以可以用惨淡经营来形容整个动画电影。动画片的创作是一个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涉及投资、剧本、制作、宣发、上映等诸多环节,一部作品动辄参与人数达到一两千人。据透露,现在平台对于动画片的买价最低只有20元/分钟,而事实上动画片的制作成本普遍为每分钟几万至十几万元,显然售价与成本价严重不相匹配,违背价值规律,导致投融资困难,资本市场因不看好而拉动无力,对投资回报缺乏信心。资金紧缺形成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作为上游的创作人才纷纷撤离动画这一名声在外的“低薪行业”。以三维动画为例,这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体,而今动画艺术人才大多转向游戏行业,做电脑图形的计算机人才则跳去互联网公司。一位中国传媒大学2019届动画专业(三维动画与特效方向)毕业生称,他们班上的同学大概只有一半进入动画行业,而之前几届毕业生还在动画行业里的只占20%左右,这佐证了动画行业人才极度流失的事实;作为下游的制作公司,基本都靠接广告之类的单子勉强维持生存,结果一方面导致审美品位的低落,一方面导致作品质量的粗糙和损伤,偏于年轻的动画师更是对《江南》里的大量机械的历史科技细节缺乏概念,造成制作上的困难。
这是一个在艺术创作上以内容为王的时代,但是,由于动画行业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更缺少完整的全产业链支撑,结果便是内容本身不值钱,这是相当让人尴尬的。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根本的改变,那么,动画电影创作的良性循环不会实现,其前景也并不乐观。一两部作品的狂欢是维持不了多久的,只有构建现代动画电影工业体系,提升动画片全产业链的发展能级,打造良好的创作闭环生态,才能突破重围,走出困境,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真正开启中国原创动画电影的“平行宇宙”。
- 标签: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