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模仿自制爆米花:教孩子风险防控是必修课
一种说法
对未成年人而言,最可怕的可能不是风险本身,而是毫无防备地面对风险的降临。
近日,枣庄两名女孩模仿小视频自制爆米花被烧伤事件,持续引发舆论关注。其中一女孩因感染过重离世,更令人深感悲痛。
据最新报道,网红博主小野方已与离世女孩哲哲的家属及另外一名烧伤女孩的家属和解。
该事件中,监护人、涉事网红、短视频平台责任各担多少,或许仍有争议。但无论是两名女孩会去模仿有风险的自制爆米花视频,还是她们能轻易在家中拿到1公斤桶装高浓度工业酒精,并在火还没灭时二次倾倒,对整个社会都是一次警醒:提升未成年人自身安全的风险评估意识,急急如律令。
从未成年人轨迹看,青春期是个不断向外界学习和模仿的成长历程,也是不断尝试和参与冒险的敏感阶段。贯穿其中的风险无处不在,类似自制爆米花短视频的诱惑难免令部分孩子跃跃欲试,生出效仿心态。如果再叠加朋辈间的相互鼓励或纵容,这种诱惑无形中被放大,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更加难以抗拒。
事实上,对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在自身及周遭的常规性风险,未成年人通常具备初步的朴素研判,并据此调整言行举止。由此而来的适度冒险,监护人在可控范围内可予以适当鼓励,否则可能会打消未成年人的进取心,以至于畏缩不前。
不过,此类行为必须建立在对所要参与冒险行为的风险进行综合研判的基础上。
现实中,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的不少悲剧与模仿相关,惊险刺激感受带来的诱惑,使他们不由自主地将自己套入被模仿者行为之中。但在心速加快及期待享受的同时,风险也在一步步靠近。对未成年人而言,最可怕的可能不仅是风险本身,而是毫无防备地面对风险的降临。
1986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引入了“风险社会”一词,主张加强对风险及其动态管理的关注,特别是对风险最终之可控性研判,已成为风险社会日常生活的核心内容。
一般来说,“风险”指不良后果发生之可能性或者个体遭受伤害之概率,即未来发生负面后果的可能性。通过对系列相关信息的关联研判,风险评估可帮助人们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并据此作出决定,以减少乃至灭失风险。
未成年人成长经历是个信息吸收、存储、加工、辨析的博弈过程,充斥着学习、理解、评估与判断。对他们进行系统的风险评估教育,而不只是零碎地告诫他们“这不能做那不能做”,很有必要。
毕竟,对新鲜事物,特别是对带有冒险精神活动的向往是未成年人天性之一。简单而粗暴地要求未成年人不触及,甚至屏蔽所有风险活动的想法或做法,既过时也无法持续奏效,远远不符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现状——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尝鲜心态跟敢闯敢试个性,也会排斥那类说教式风险教育。
鉴于此,在各种海量诱惑面前,有必要更新理念,帮助未成年人愈加理性思考、客观理解,以减少误判的可能性。
着眼未成年人的自身安全,当务之急在于逐步培养其在风险认知基础上,通过学校及监护人的不断引导,强化风险量化评估意识,逐步树立、修正其对身处风险社会这一客观现实的了解、分辨和识别能力,继而更加理性和理智地做出风险判断,实现《儿童权利公约》中所说的“在社会上独立生活”。
□张鸿巍(暨南大学少年及家事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 标签: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