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LPR给市场“秀”了哪些实惠
新版LPR首秀!
8月20日,据中国货币网数据,1年期LPR报4.25%,较此前的4.31%水平小幅下行6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报4.85%。
此番下调被看作利率并轨的重要标志性事件,为央行政策利率的进一步下行打开空间。
而这一举措,又会对股市、债市和房贷产生何种影响?
新LPR报价符合预期
8月20日9点30分,备受市场瞩目的新版LPR报价如约而至。
中国货币网公布的报价结果显示,2019年8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4.25%,5年期以上LPR为4.85%。
记者注意到,自2018年4月8日至2019年8月16日,LPR一直保持在4.31%的水平,相比之下,新的一年期LPR小幅下降6个基点,较4.35%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降10个基点。
据了解,新的LPR由新组建的18家报价行,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前,以0.05个百分点为步长,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交报价。该拆借中心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取算术平均,向0.05%的整数倍就近取整计算得出LPR。
在多位市场人士看来,新版LPR报价结果符合预期。
“在增强LPR市场化和灵活性的同时,让银行贷款定价以LPR为基准,这是以市场化方式推动实际贷款利率水平下降。”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称。
恒丰泰石董事总经理韩玮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称,“新版LPR首次报价公布后,比先前贷款基础利率呈现平稳略降,符合市场预期,并将对提升资本市场效率及各行业均有利好性。”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认为,1年期LPR报价有所下降既符合央行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的政策诉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银行自身的利益诉求;5年期报价4.85%,与1年期利差60BP,较贷款基准利率曲线的利差(55BP)扩大,5年期的LPR实际降幅偏窄,暗含了“房住不炒”,加强调控的政策原则。
新版LPR首次报价公布后,A股整体反应略感“波澜不惊”。截至8月20日收盘,沪指报2880点,跌0.11%;深成指报9328.73点,平收;创指报1611.59点,跌0.69%。
相当于变相“降息”?
由于新版LPR来临一定程度降低贷款利率,也让市场上掀起变相“降息”的议论潮。
“虽然市场上变相降息呼声渐起,但我认为更应将其理解为利率市场化机制的改革与完善。”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在此之前,央行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情况下,通过定向降准、T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及MLF(中期借贷便利)投放等公开市场操作进行,实际上都是采用数量化的手段,而此种方式使用后虽会使利率出现回落,但此降幅却对企业而言感受并不明显。而LPR新机制的形成会使数量化驱动的市场利率下行转变为LPR利率下降,在传导机制上带来疏通与改变。
东吴证券也认为,LPR首次报价4.25%高于此前基准利率九折,影响温和暂不构成“降息”。“从政策短期成效来看,由于LPR报价本质上作为‘最优客户贷款利率’,而此前实操层面银行通常以央行贷款基准利率的9折作为隐性贷款定价下限(以央行1年期贷款基础利率为例,计算目前隐性定价下限为4.35%*90%=3.915%),因此本次改革后的首次报价是否实际起到‘降息’效果,取决于两者孰大孰小。据此说明,本次报价暂时不构成实质性‘降息’,各银行报价策略依然稳妥”。
值得一提的是,在8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央行对于新版LPR出台原因也作出明确回应。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称,此次完善LPR形成机制,主要有三点考虑,即提高LPR市场化程度、推动银行运用LPR及坚决打破贷款利率的隐形下降。
“利率市场化改革就像‘修水渠’,目的是让水流更加畅通,让水更有效率、更精准地流到田间地头,但水的大小还是要看闸门。”刘国强强调,此次推出新的LPR形成机制,旨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由各报价行按市场化原则报价,并由银行参考LPR自主加点定价,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促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缩小国家调控政策与实体经济感受之间的落差。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新版LPR的来临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海富通基金认为,相比全面降息,“两轨变一轨”淡化了贷款基准利率概念,有望实质性推动企业融资成本下降的同时,又能预防全面降息带来的全行业杠杆抬升,有效控制举债规模的过快上升。并且,资本市场估值也有望迎来分子分母端双重提振,尤其是针对研发成本较高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利好性明显。
“虽然本次LPR整体降幅有限,但确实反映出这样一个导向,对降低整个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具有帮助。”不过,温彬也表示,虽然如此,但由于LPR是针对信用等级最高客户给予最优惠贷款利率,所以在收益的力度及群体上仍会略有差别,相对信用等级高的群体将受益更为直接明显。
那么,这是否可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对此,温彬指出,由于LPR为资金成本、市场供需及风险议价三项加点构成,目前更倾向于反应了资金成本的下降。但只有企业的风险溢价出现下降,才会可能使真正的实体融资成本出现明显回落。而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它的风险溢价程度相对比较高,因此助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仍有进一步空间。
在温彬看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两个途径:第一个路径为继续下调MLF的利率,降低资金成本;另一方面要解决中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及信用难题,对银行而言,就需要转变经营模式,比如利用金融技术等手段来降低风险溢价成本,并通过这种方式切实地降低整体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据艾瑞咨询《中国小微企业融资研究报告》,中国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的比例约为37.8%,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亟待弥补。另据世界银行2018年发布的《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对新兴市场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融资不足与机遇的评估》报告,我国中小微企业潜在融资需求达4.4万亿美元,融资供给仅2.5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5万亿元),潜在融资缺口高达1.9万亿美元,缺口比重高达43.18%。
股市债市料“双赢”
同时,新版LPR的推出,也将对股票、债券市场带来正面效应。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认为,LPR机制调整对股票市场而言是较大利好,有利于所有行业,预计短期有助于提升市场风险偏好。对债券市场而言是较大利好,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有望下行至2.8%。
国泰基金认为,股市方面,流动性边际改善,将利好流动性敏感的券商和科技板块。但监管约束下和信用分层下难以“大水漫灌”。债市方面,MLF利率的下降将打开长端、短端的空间。
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学术委员、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此次调整对未来基本面的实际意义,以及市场情绪面的影响,均偏正面。对于股市有一定支撑作用,基本面预期可能会有所好转,同时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宽松的预期。债市方面,利率债处于相对比较宽松的区间,有利于其走牛的态势。对于信用债而言,对风险的担心则有所缓解。
“从这两天的盘面来看,市场对此的反映偏正面,原因主要是目前宽货币向宽信用的转化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华东某券商策略分析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助于加快引导利率下行,提振市场对后期经济企稳的信心。另外,利率下行也有助于提升市场的估值,但最终的结果还取决于央行的操作。
对于具体利好的行业,上述策略分析师对记者进一步表示,“短期来看,市场预期利差降低偏空银行,相对利好地产和公用事业等负债偏高的行业。”
“综合来看,LPR形成机制的形成有助于A股筑底企稳。结构方面继续推荐关注科技成长、黄金和汽车等板块。”广发基金宏观策略部表示。
此外,债市方面,李奇霖表示,信用债受益更大,由于风险偏好提升,部分银行可能会加大更高风险与收益的信用债配置,信用利差有进一步压缩的可能。对利率债而言,存在宽信用的风险,但受实体融资需求制约,利空冲击有限。
央行定调房贷利率不会降
另外,对于新的LPR报价机制,消费者较为关注的话题还有,其对于房贷利率是否会有影响?
“由于新版LPR来临后会降低整个社会的利率基数,也会使整体房贷利率出现下调,特别是首套房贷款利率。”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从整体看,在此种情况下,房地产相对贷款成本上行可能性不大,但因为各种政策约束,预计下调的空间也有限,保持平稳将是主流。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李万赋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从此次报价水平上看,5年期LPR利率4.85%仍然高于目前贷款基准利率的9折(4.41%),即目前房贷市场隐藏指导利率水平,因此,新LPR整体上还是优先保证不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刺激。”
对此,央行也称,近期人民银行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发布关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的公告。新的LPR形成机制并不会使房贷利率下降。金融行业应当注意,“房住不炒”的定位不能偏离,同时,避免把房地产工具化。
李万赋还指出,虽然贷款市场利率改革只针对新发放的贷款,存量贷款不予追溯。但与短期贷款不同的是,目前个人住房贷款多是浮动利率贷款合同,那么新增个人住房贷款是否必须与LPR挂钩,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又何时跟随LPR浮动,这些问题都还没有明确答案,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则明确。
那么,贷款利率的下调是否会对居民存款造成影响?
对此,温彬认为,本次改革只是涉及到贷款利率的报价,并没有相应的对存款利率进行调整,对于居民而言,仍需要根据自身流动性及风险承受能力作综合考量。
- 标签: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