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钢: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绿色发展与城市和谐共融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钢”),始建于1934年,迄今已有85年的历史。
从新中国第一炉不锈钢、第一块热轧硅钢片到“笔尖钢”、“手撕钢”打破国外垄断与技术封锁,从双相不锈钢首次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到签下文莱和马尔代夫跨海大桥用钢合同……太钢8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成为我国钢铁工业乃至中国制造由弱到强的一个“缩影”。
8月仲夏时节,穿过都市钢筋水泥森林,记者漫步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太钢厂区,看不见烟尘,闻不见异味,听不见噪音,迎面走来的太钢员工,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很难想象这是一家有着80多年历史沉淀的“老”企业。
在钢铁行业去产能的背景下,太钢是如何在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奋勇前进的?在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请看记者来自一线的报道。
厚度仅0.02毫米、宽度达600毫米的“手撕钢”。人民网记者杜燕飞摄
瞄准“高精尖特”产品 市场占有率屡创第一
2018年初,历时两年,经过前后711次试验,先后攻克175个设备难题、452个工艺难题,厚度仅有0.02毫米、宽度却达600毫米的超薄不锈钢精密箔材在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研发成功。它的厚度只有普通A4打印纸厚度的四分之一,轻轻一撕,就能撕开,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手撕钢”。
作为不锈钢材料里的高端技术产品,以前“手撕钢”只有德国、日本等少数国家能够生产,而且其生产的是窄幅“手撕钢”,宽度为350毫米到400毫米之间。太钢研发的600毫米宽幅“手撕钢”,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车、电子、家电、计算机、新能源、柔性折叠屏等领域,填补了国内空白,太钢也因此成为全球唯一可批量生产宽幅超薄不锈钢精密带钢的企业。
“手撕钢”附加值高,可以“论克”卖,一片A4纸大小的‘手撕钢’,市场价格为400元。“我们生产出来之后,国外产品的价格就应声大降。2018年‘手撕钢’产销2.4万吨,20%出口到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土耳其、巴西、东南亚、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太钢有关负责人自豪地说。
“以前都是销售人员带着产品找市场,现在主动上门寻求合作的商家越来越多,今年订单量成倍增长,有些应用领域是我们都想不到的。”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销售人员表示。
不只是“手撕钢”,早在2016年1月4日,在一次以“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为主题的工作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我们还不具备生产磨具钢的能力,包括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需要进口。”总理的“圆珠笔头之问”,拨动着千万人的心弦。
一年后, 2017年1月10日,经过五轮上百项试验,太钢研发生产的圆珠笔笔头用不锈钢新型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制笔厂家,性能与进口产品水平相当。2018年,太钢新一代笔头钢通过测试,即将量产。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通车运营,太钢再次被外界关注。这个集多项世界之最的超级工程使用了太钢生产的双相不锈钢钢筋,延长了桥梁使用寿命,推动了我国跨海大桥建设材料的升级。
目前,太钢高端和特色产品占到钢材总量的80%以上,21个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16个产品国内市场独有。2017年,在全行业钢材出口下降30%的形势下,太钢不锈钢出口增长21%。
在高祥明看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须做到市场认可、社会认可,并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高精尖特”产品和技术,如同天空中的繁星,见证着太钢高质量发展之路。
聂景峰创新工作室里专心工作的太钢员工。人民网记者杜燕飞摄
创新文化融入血液 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太钢认为,1000万吨钢的生产规模,在行业不算大。如果这1000万吨钢都成为国家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精品,就极有价值。同时,太钢位居中心城市,周边环境容量较小,绿色发展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和发展的基础。要赢得生存空间和发展未来,只有坚持走创新之路,才可以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才有可能有更大的发展。
“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太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祥明表示。近年来,太钢成功研发出的“笔尖钢”“手撕钢”、高铁用钢、核电用钢、高端碳纤维等一大批“高精尖特”产品集群,是太钢“闻新则喜、闻新则动、以新制胜”创新理念以及“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反对守成”创新文化的结果。
“这种创新文化极大激发了工人们的积极性,尤其是在‘五小竞赛’(小革新、小建议、小设计、小发明、小创造)这方面,只要你说出一个好的想法,不管实施不实施,都会给予50元奖励,如果被公司采纳合理化建议,则会给予重奖。”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二厂冶炼二作业区作业长吕涛说,“目前,太钢创新成果累计达1192项,累计节约成本3亿元。”
在吕涛看来,创新要技术,人是最关键的。他首创“1+1+1”培养模式,所带团队中有2人成长为高级技师,7人成长为技师,21人成长为高级工,带动了岗位人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快速提升。
为推动全员创新,太钢每年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始终保持在5%左右,每年在预算中安排3000万元资金,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先后与国内外4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学研联合实验室……
同时,太钢设立30多家职工创新工作室,形成了以技术领军人物为龙头,技术骨干、一线技术职工参与共同攻关的创新团队。以聂景峰创新工作室为例,短短一年,该工作室提报创新项目25项,创造效益1000多万元,其中,合金加料模型项目平均单月降成本40万元以上。
太钢不锈冷轧厂连轧作业区班长牛国栋认为,“创新就是每天改变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要立足于岗位,目的要明确,现场工人每提出一个改进就是创新,以小见大。”用他名字命名的以“一减二抬三调整”为核心内容的“牛国栋操作法”,大大降低了废钢切损,年可创效1000万余元。
“每一个品种和工艺的研发,都有一个艰难的攻关过程,有着极大的风险。正是由于太钢的绝对信任,员工才敢于承担。”太钢技术中心不锈钢研究所一室主任李国平表示。24年来,他率先在国内主持研发了各种高性能双相不锈钢,满足了长江三峡、真空制盐、石化炼油、轨道交通等重大工程需要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必须静下心来,用心对待每一个细节,致力于研发‘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产品。”太钢技术中心铁路用钢首席工程师王玉玲告诉记者。
目前,“人人都要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新风尚正在太钢形成,而这正是太钢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源。
太钢前身——西北实业公司西北炼钢厂2号锅炉。1940年11月1日正式投产,2007年9月4日正式停炉。人民网记者杜燕飞摄
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 与城市和谐共融成长
太钢始建于1934年,是一家有着80多年历史沉淀的“老”企业。随着城市的发展,太钢主厂区逐步为城区所包围,成为典型的城市钢厂,环保压力大。
“其实,钢厂与城市没有天然的鸿沟,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是完全能够解决钢厂环保问题的。钢厂环保问题解决好了,完全可以实现与城市的和谐共生。”太钢能源环保部部长助理谢海运表示。
为此,太钢确立了“1125”绿色发展模式,即树立一个理念(钢厂与城市是和谐发展的“共同体”理念)、确立一个目标(建设冶金行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示范工厂)、依靠“两个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拓展“五大功能”(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消纳处理、绿色技术输出、绿化美化),走出了一条都市型钢厂与现代化城市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据谢海运介绍,近年来,太钢投资上百亿元,逐步完成全流程装备的升级改造,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从2008年到2013年,投资130多亿元,用世界最先进的循环经济工艺技术,实施了140个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项目,建立起废水、废气、废渣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快企业内部小循环向社会大循环转变。
2010年7月,太钢第一次带着骄傲地笑容打开大门纳客,听到消息的人们纷纷涌向这座时年76岁的钢铁企业。人们惊讶地发现:一个在印象里震耳欲聋的钢铁工厂,竟然可以无烟、无味、无声。从那时起,太钢持续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社会公众进厂参观监督。
“别小看这样一个活动,没有对环保工作的自信,就不敢请那么多人来监督。”谢海运自豪地说。截至2018年,参观太钢的公众已经超过10万人次。
自2013年开始,为提高整个钢铁行业绿色发展水平,太钢开始对外输出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利用、工业含尘废气余热回收等具有知识产权的先进节能环保技术。“环保产业是可以挣钱的。未来钢厂的竞争就是环保水平,要让环保成为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和新的竞争力。”太钢党委宣传部长王发生告诉记者。
为了与城市同生共融,太钢通过余热回收利用,冬季为周边30万户80万居民2150万平方米采暖;日均处理回用城市居民生活污水5万吨;将厂区运输汽车更换为LNG新型密闭车辆,减少污染;在厂区和周边社区建设167个公共自行车点,投放1万多辆自行车,倡导绿色出行;主动承担太原市东山、西山绿化以及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和林区养护等任务,显著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数据显示,2018年与2000年相比,太钢吨钢综合能耗下降48.47%、吨钢新水消耗下降85.54%、吨钢烟粉尘排放量下降97.12%、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97.3%、吨钢COD排放量下降99.06%,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作为我国都市型钢厂绿色发展的典范,太钢“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已经得到了客户的认可、职工的认可、公众的认可。
“绿色发展是公司战略的重要支撑。优美的环境是太钢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是包括太钢人在内的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今年的世界环境日当天,高祥明这样说道。
- 标签: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