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娱乐资讯

传统文化传播创新呈现出时代特点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7-2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传统文化传播创新呈现出时代特点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从国家到个体,从政策到市场,我们都在努力探索如何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创新的时代新特点。

创新样态更加丰富

在大众对文化消费与体验不断发生变化的今天,文化与科技,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与日常生活的融合为我们带来了更多创新体验产品。而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则从需求端与供给端为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带来了更加广泛、多元的机遇。这些内外部要素的聚合,构建了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传播的时代语境。从参与主体上看,有以故宫博物院为代表的文化机构;有将企业战略从“大文娱”发展为“新文创”,以影视、游戏、文学、动漫、音乐等内容业务为平台,通过数字化工具联动传统文化机构的互联网文创企业腾讯。而于近期,淘宝则发起了“国宝联萌”计划,计划在未来3年,联动淘宝卖家、平台设计师及生态伙伴,共同开发国宝IP。除此以外,还有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机构企业正在从文创设计、非遗园区、非遗数字化以及特色文旅等多个角度进入非遗文博的创新传播领域。与此同时,以非遗文博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播已然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发展的热点,并吸引更多行业、企业及个人进入。

注重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

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只有外部形式的创新是不够的,尤其在强调文旅融合的今天,文化的内涵、深度成为愈来愈显性的需求。这就需要将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积淀、美学意味与创新的传播意识相结合,在传统与现代、内部与外部之间形成有效的链接。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不仅有社会外部力量的加入,作为传统文化持守者的组织与个体也在立足传统、挖掘内涵的基础上,逐渐展现出由内向外的传播主体的创新意识。当我们流连于故宫精美的文创产品,或看到《古画会唱歌》在青少年中获得的传播效能,通过微信小程序“敦煌丝巾”DIY属于自己的“敦煌丝巾”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在梳理、保护、研究和历史文化挖掘上所做的工作,以及针对文创产品开发设计所进行的前期研究。这正是创新体验获得认可的保障与基础。从机构到个体,皆是如此。传统文化艺术内部与外部社会多种要素的合作探索,立足传统,与时代接轨,与大众的需求接轨,这是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重要一环。

创新多元生态图谱逐渐显现

传统文化创新传播,是立足当下社会,鲜明地体现社会主义文化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一盘大棋中,文博、非遗、文创产品、多元新文化体验以及相关教育活动,一起构建了当代社会传统文化创新传播的生态系统。在这一生态谱系中,不同的部门和产业门类也在进行着自己的探索。

从传播形态来看,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包含要素传播、作品传播和文化传播3种形式。日常生活中的文博文创产品就是要素传播的典型代表,这也是传统文化艺术进入日常生活的重要形式。而展览演出则是作品传播的主要形式,往往都以相对完整的产品展现在观众面前。以传统文化艺术为主题的各种线上线下文化活动则属于广义多元的文化传播。在行业发展中,这三种形式往往相互交织,相互补充。在《创意中国》中夺魁的风雷京剧团,其梨园三部曲《网子》《缂丝箭衣》《角儿》通过包含京剧元素的话剧这一形式,以戏曲行里的人、事、物为着眼点,将京剧人的坚守与情怀展示给观众、打动观众,通过要素、演出以及文化表达来推广戏曲文化。北京皮影剧团的影戏舞台剧《影戏传奇》将皮影戏艺术与真人表演结合,展示皮影艺术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且围绕演出设计系列文创产品和体验项目,既体现了对传统非遗的敬畏,也体现了非遗的动态性与活态性。更让人欣喜的是,在这些打动年轻观众的演出中,老一辈艺术家、非遗传承人与年轻的传承者在舞台上共同演绎展示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对外,这是传统文化的传播,对内,则是文化传承和精神延续。

由于载体形态的差异,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有不同的路径,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有的已经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并推动行业社会的发展,有的依然在起步探索。无论如何,让传统文化在构筑国人文化记忆的同时,成为“活”在当下的文化,这是传统文化面向当下、面向青年人展现、传播甚至传承其价值的过程,更是我们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形成的过程。(胡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