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加速开放 外资半年净增持逾2800亿元债券
主持人杨萌:近年来,我国资本项目开放成果显著,今年上半外资增持债市,外资资金进入A股市场,外汇局在今年也两次发声考虑放宽甚至取消OFII额度限制。这种种迹象都在说明,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信用评级市场开放、会计、税收政策安排等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的速度明显加快。
本报记者 包兴安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债券416亿美元(按6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计算,为2859.8752亿元)。专家认为,中国债市对外开放释放了活力,外国投资者加速入场。未来需要继续出台政策,吸引更多外资配置中国债券。
外资持续加仓中国债券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外国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相当于为国内债券市场引进全球资金,有利于债券市场的资金供应,而多元化的市场主体也有助于债市流动性的提高与利率定价基础的夯实,进而不断提升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取得长足发展,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央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92.1万亿元。
同时,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也在加速。例如,4月1日起,中国债券纳入彭博巴克莱债券指数。这意味着追踪该指数的被动投资资金,将同时流入中国债券市场。这是中国债券市场开放迎来的新的里程碑。此前,国际投资者可以通过QFII、RQFII、债券通、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等渠道进入中国债券市场。
6月份,证监会表示,将扩大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拓展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渠道,以完善投资者结构,丰富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朱振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交易所债券市场由于规模大,门槛高,资金有限,很多券种的流动性都不高。扩大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对于流动性改善,合理估值乃至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都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大型经济体,且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对于境外投资者来说,投资中国市场就相当于共享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红利,从而寻找到更多的机遇。”付一夫说。
随着中国债券市场开放加快,境外机构也逐渐增持中国债券。近日,中央结算公司公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境外机构持仓中国债券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达16452.38亿元,当月增持346.19亿元,为外资连续第7个月增持中国债券。同期,境外机构在上海清算所持仓3090.43亿元中国债券,单月增持超400亿元。自此,外资持有银行间债券规模合计约2万亿元。这些数据表明,境外投资者在不断加仓中国债券。
“随着外资的不断涌入,我国可以充分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以此来不断完善我国债券市场的监管方式与方法,并提高服务质量。”付一夫说。
打造债市开放升级版
尽管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速,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但在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还有提升空间。
“推动债市稳健开放,打造开放升级版。”7月18日举行的“2019债券年会”上,中央结算公司总经理陈刚明表示,要引入更多境外主体参与境内市场,进一步提高直接入市的便利化水平,发挥在岸价格主导权。建议对境外投资者简化资金账户的开立材料和流程,试行备案制。
陈刚明表示,要适当放宽对交易工具的使用限制。建议在控制杠杆的前提下,放开对境外投资者参与回购交易的限制。在主要用于套期保值的前提下,适度放宽境外投资者风险对冲工具的使用,吸引更多境外长期投资者配置境内债券。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国际合作。要探索中央托管机构的跨境互联,发挥境内托管机构、境外托管机构和境内银行机构的合力,优势互补,丰富境外投资者入市渠道。
“国际投资者的比例将会继续提升。”中国证监会债券监管部副主任卢大彪也在上述年会上表示,我国债券市场体量已经很大了,今后需要更加注重推动其功能强大、质量提升、稳健性的增强。首先要增强债券市场的包容性,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让信用资质相对弱的企业,在做到定价合理、信息披露规范、诚实守信的前提下,较为顺畅进行债券融资。其次,要推动信用生态不断优化,让风险与收益更加匹配,通过对外开放、鼓励竞争引导评级机构提升公信力,扩大信用评级的区分度。继续完善市场对于信用风险的消化机制,提升市场出清效率。此外,要不断加强法治化建设,明确各方职责。注意防范和化解风险,完善市场机制,依靠市场自身力量来消化风险。
付一夫表示,加快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应深化债券市场改革创新,持续完善监管体系、评级体系与债券市场发展制度建设,要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债市开放应与人民币国际化共同推进,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人民币输出量也在快速上升,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建设数目开始增多,为此应在发展离岸市场的同时,国内市场的改革也需同步跟进,促进在岸市场成熟壮大。
- 标签: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