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 新一轮零售业变革来了?
6月23日,苏宁易购宣布拟出资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引起舆论广泛关注。
对此,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在6月2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的商业零售业是充分竞争行业,战略合作、兼并重组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国外老牌商超巨头为何“卖身”中国本土电商新贵?这场收购背后,是否预示着新一轮零售业大变革即将到来?本报记者就这些问题对相关企业与专家进行了采访。
家乐福怎么了
“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就是一家人周末去超市里大采购。”1995年出生的江苏姑娘吕亦告诉记者,她童年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开间大超市”。
就在吕亦出生的那年,家乐福进入中国。之后迅速扩张,长期霸占中国外资零售商的榜首位置。2005年,如日中天的家乐福在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排名第22位。那年,在家乐福大卖场抢着去推购物车的吕亦,看着人声鼎沸的场面,一定很难想象到今天的局面。
家乐福怎么了?曾经光芒万丈,如今为何黯然离场?
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看来,家乐福在中国市场的“由盛转衰”,首先源于外部大环境的变化。2010年之后,现代服务业的冲击、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家乐福曾经对中国传统零售企业所积累的优势荡然无存。“可它(家乐福)跟上外部环境大趋势的步伐却相对滞后。”白明说。
的确,在应对时代的变化时,家乐福总是显得“慢半拍”。比如当电商已成必然趋势时,家乐福2015年才在上海正式开通网上商城,且覆盖城市数量小、送货慢、需满129元才包邮……这对于习惯了网购当日达、次日达的中国消费者来说,简直毫无竞争力。
“家乐福的优势在于体量大,但‘船小才好调头’。”白明表示,中国本土零售企业可以对市场变化迅速做出反应、调整经营战略,而家乐福庞大的体量、过去非常成功的商业模式,反而可能变成了制约进一步改革的“包袱”。
据业内人士介绍,家乐福正是因为过去“高度分权模式”太成功,以至于失去了对未来的敏感度。与沃尔玛“中央集权模式”不同,家乐福始终没有建立统一的采购和配送中心,而是把权力下放给各门店的店长,由门店自主选择当地供应商,供应商直接送货。两种模式各有优劣,但通过把物流成本甩给供应商,家乐福得以“轻装上阵”,取得暂时领先。
但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供应链体系建设的忽视,让家乐福在网购时代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当竞争对手纷纷深耕物流体系,建立起对网购的“护城河”时,直到2015年家乐福才开始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配送中心,可惜为时已晚。
在中国国际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看来,家乐福事件还应放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中理解。“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全球化现象
- 标签:
- 编辑:李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