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电影新闻

垃圾分类,乐见更多城市“拎得清”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7-0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推进垃圾分类首先是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不仅需要理念层面的认同,更要普及相应的知识。要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等生态文明教育;以社区为着力点,加强主动宣传,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7月1日,上海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按照当日开始实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垃圾混投的个人将处以50元至200元罚款,如果是单位没按规定实施垃圾分类,最高罚款5万元。近一段时间,逼疯上海人的“垃圾分类”引发全民关注,做个拎着垃圾能分清的上海人,让“拎得清”这个词有了新内涵。

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已有19年历程。早在2000年,北上广深等8座城市被确定为全国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在此基础上,2015年我国又推出了第一批26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尽管总体上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但垃圾分类的理念生根发芽,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

推进垃圾分类首先是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不仅需要理念层面的认同,更要普及相应的知识。上海的垃圾回收被分为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4类。喝剩下的奶茶、吃剩下的小龙虾怎么扔?如果说食材废料都属于湿垃圾,为什么粽子叶、玉米衣又是干垃圾?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与宣传不可或缺,上海构建了从线下到线上,从社区到学校,一个全方位、立体化、无缝衔接的垃圾分类习惯培养体系。培养垃圾分类的习惯需要时间,垃圾分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检讨过往垃圾分类的探索,一些垃圾分类试点的地方,人们最初的积极性常常因为垃圾转运、处理无法满足分类需要而受挫。因为,精心分类的垃圾最后被一辆垃圾车混装运走、成为“一勺烩”,这是推进垃圾分类的一道坎儿。垃圾分类是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环环相扣的完整链条,涉及产生垃圾的居民和单位,收集、运输和处理的企业,管理的政府,参与者众多。推进垃圾分类,每个环节都应该把自己在这一链条上该负的责任负起来,推诿指责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解决实施垃圾分类的“痛点”,需要综合、全局的思维和统筹考虑。为此,主导此项工作的住建部门开出了5个“方子”:以党建为引领,推动“一把手”亲自抓垃圾分类工作;从娃娃抓起,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等生态文明教育;以社区为着力点,加强主动宣传,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加快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完善垃圾分类计数设施标准,加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环节有机衔接;加强法制建设,通过立法源头减量,提升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水平。眼下,将这5个“方子”细化为可执行、可操作的制度举措,是做实做好垃圾分类的必要功课。

上海垃圾分类引发了全社会关注,犹如一场“热身运动”,将垃圾分类与人们的生活更紧密地绑在了一起。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发布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2020年底前,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46座城市城区都要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其他45座城市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能够成为下一座可以叫响“拎得清”的城市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